第15章 好獄友王孝節
- 大唐:從玄奘高徒辯機開始
- 花門酒家客
- 2173字
- 2024-08-02 11:01:00
“辯機,委屈你一下。”
這是辯機聽到的最后一句話,然后不等他辯解,就被金吾衛帶走,直接扔進了大牢。
也不知道采薇在哪關著,住的比我好還是差,再看到大牢的時候,辯機心想著。
好消息是這次不是大理寺天牢,新大牢條件看起來還不錯,屬于刑部獄。
壞消息是這次不是單間,有個室友,是位少年郎模樣的年輕人。
這少年郎皮膚黝黑,生的五大三粗,看起來有些憨。
辯機被扔進囚房時,熟睡的少年郎被吵醒,他嘴里罵罵咧咧,剛罵了一句,突然止住,盯著辯機驚恐道:“你是人是鬼?”
“我當然是人!”辯機無奈道。
“你不是早被大行皇帝判了腰斬嗎?怎么還活著?”
“大行皇帝臨走前發善心赦免了我。”
“哦,難怪呢,我就說,嚇死我了。”
“敢問小郎君是?”
“臭和尚,連我也不認識了?月前我和阿娘去大慈恩寺祈福,還與你和玄奘法師搭過話呢。”
“我不是和尚了.....我不記得以前的事了。”
“為何?”少年郎睜大了眼睛,一臉好奇之色,這才過去了幾天,外面發生了如此精彩之事嗎。
辯機苦笑一聲,便一五一十給少年郎解釋和講了近幾日發生的事,聽得少年郎目瞪口呆。
期間,辯機也知道了少年郎因在平康坊和人爭風吃醋,惹出了禍端,才被投入了大牢。
“那我稱呼你是唐奉議還是辯機兄?”少年郎忽問道。
“這重要嗎?”辯機苦笑道:“我比你大好幾歲,你叫我唐兄或者辯機兄都行,唐奉議就免了吧。”
事實上,辯機也不知道李治有沒有罷掉他的官職,他這個從六品的奉議郎才當了三日而已。
他現在有點好奇李治他們會如何應對李泰謀反之事,也有點擔憂。
“辯機兄,你給我講講和高陽公主的事唄。”少年郎很感興趣地看著辯機。
“小小年紀,怎么就喜歡聽這些風花雪月之事?”辯機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道:“看你氣質和談吐,應是官宦子弟,努力考取功名才是正道,怎能沉迷于這些事,去那平康坊作甚?”
不過有機會得去平康坊逛逛,反正不犯法,辯機有些蠢蠢欲動。
少年郎梗著脖子,不以為然:“阿爺當兵去了,阿娘整日吃齋念佛,我太無聊了,一看書就頭疼,那些破書哪里有美人好啊。”
徹徹底底的紈绔子弟!辯機給少年郎下了定義。
“你倒是說你叫什么名啊?”辯機笑道,心里嘀咕看是誰家的敗家子。
“王孝節。”少年郎隨口道。
“是不是很普通的名字?”他苦笑一聲,蹲在墻角。
辯機陷入了沉默,他不太確定這王孝杰是不是幾十年后武周一朝威震天下的那位。
“你家何處?”辯機平靜問道。
“新豐縣啊,怎么了?”
沒錯,應該是他,臨潼人,辯機一時啞然。
辯機趕緊岔開話題,道:“詳細說說你在平康坊的事吧。”
“辯機兄,我給你講啊,平康坊最近來了位花魁,真乃絕色,是胡姬,名叫青鳶,吹簫可是一絕。”
“停停停,說這干什么,你就說說為何沖突打傷了別人就行了。”
“我跟著那在千牛衛的族兄王方翼等人在平康坊南曲喝酒,聽青鳶吹簫著呢,遇到狗鼠輩鄭家四郎一幫人,嫌我們太吵鬧,爭執幾句后,就起了沖突。”
王方翼?辯機想了想,并未聽說過。
‘狗咬狗,一嘴毛。’辯機心里浮現出六個大字,道:“然后呢?”
“王方翼沖我喊了一嗓子‘孝節!好樣的,精神點,別丟份。’我就上去掄了一拳頭。”
“然后就把那個誰鼻子給打流血了。”王孝節眉飛色舞說著,還揚起拳頭演示上了動作:“那個鄭家四郎細皮嫩肉,不經打,我還沒用力他就倒下了,我又趁機踹了幾腳。”
“再后面我就被坊正派人抓了起來,本來要關到萬年縣縣獄,不知怎么回事,送到刑部這來了。”
“那其他人呢?”辯機問。
“沒見,不知他們去哪里了。”王孝節悻悻道。
“抓你的時候沒抓其他人?”辯機又問。
“沒,就問了他們幾句話。”王孝節答道。
聽到這里,辯機明白了大半,這傻孩子,被人賣了都不知道。
“你讓我說你什么好?他們有探望或者營救你嗎?”
辯機直搖頭:“有勇無謀!”
“什么嘛,他們興許是被家里人看得緊!”王孝節毫不在意,顯然無人來探望過,他又高興道:“太子殿下即將登基,大赦天下,我也一樣會被釋放。”
“哪有功夫大赦天下,濮王造反了,你恐怕得多待些時日。”
辯機笑嘻嘻說道。
“什么?”王孝節轉身捶打著墻壁:“不!”
.......
李泰造反一事迅速傳遍開來,這沒辦法瞞住。
均州到長安約八百里,不過沿途崇山峻嶺,路崎嶇難行,大軍行動不便,除非北上繞行河南道,再向西過潼關進長安。
造反歸造反,大多數人也沒當回事,反正打來打去都是李唐,誰做皇帝都一樣。
但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就不這么想了,若李泰上位,他們一定會被清算。
褚遂良把原本為李泰準備的那道更改封地的遺詔給燒了,順便也把要給李恪的那道也給燒了。
現在,最擔心的事是李恪呼應李泰也在安州起兵,畢竟安州和均州相距不遠。
李泰起兵的次日,一條消息傳來,原定于六月初一即位的李治提前兩日,在以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為首的百官擁護之下,倉促舉行了登基大典,沿用貞觀年號,定于次年正月改元昌和。
這下,李治以新皇帝名義發布詔令平叛就更加名正言順了。
“昌和.......”辯機躺在刑部大牢里,有些唏噓,因為李泰造反,永徽竟改成昌和。
看管牢房和送飯的獄卒和王孝節混的很熟,有事沒事都會過來聊幾句,所以辯機對外面發生的事很清楚。
“辯機兄,昌和是什么意思?”王孝節問道。
辯機無語,瞥了眼王孝節:“昌盛人和,這都不知道?”
“我讀書少嘛。”王孝節撓著頭不好意思道。
“我問你。”辯機正色道:“你一身力氣是當兵的好苗子,怎么不學你阿爺報效朝廷,建功立業?”
“我早就想去了!”王孝節嚷嚷著,情緒激動:“可阿爺幾年未歸,阿娘舍不得我離開。”
“原來如此。”辯機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