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雨停風起
- 大唐:從玄奘高徒辯機開始
- 花門酒家客
- 3006字
- 2024-09-25 11:00:00
長安城,下起了蒙蒙細雨,仿佛在哭泣。
就在這細雨之中,李治站在太廟前,神情肅穆,一字一頓念著祭文。在其身后是龐大的王侯將相與皇族外戚等相關人等。
再稍遠處是嚴陣以待的千牛衛和金吾衛,而在最外圍,還有程知節親率飛騎軍四處巡邏。
可以說,為了今日李治能順利祭祀太廟和參加法事,安保做到了極致。
李治拒絕了隨侍的宦官為其撐傘遮雨的要求,他靜靜淋著細雨,在初春的氣息中念完了祭文。
在禮官的引導下,李治帶著文武百官與皇親國戚向著太廟行了隆重的跪拜禮后,便出發前往大慈恩寺。
辯機和王孝杰率領著十八名金吾衛在前面開路,早已升為右千牛衛郎將的王方翼率領著五十余名千牛衛呈扇形,環繞著李治,慢悠悠趕往大慈恩寺。
到了大慈恩寺外時,等候許久的窺基與圓測恭恭敬敬將李治迎下馬車,一路帶到寺內,身披李世民曾親賜的金色袈裟的玄奘早已做好了準備。與李治一番客氣行禮過后,待所有參加法事的人有序入寺后,法事正式開始。
遠遠望去,黑壓壓一片,寺院四周是威風凜凜的飛騎軍,程知節今日身披金燦燦的盔甲,十分威武。
大慈恩寺很大很大,參加法事者雖多,卻也不顯擁擠。人群中,有倆人正在竊竊私語。
“你說吳王今天會不會有所行動?”薛萬徹悄悄問道。
被他詢問的房遺愛眉頭一皺,看了眼周圍的人,發現都離得較遠,聽不到對話后,才放下心說道:“小點聲,我也不知。”
“但今天防備這么嚴密,他恐怕沒有膽子也沒有機會。”房遺愛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薛萬徹有些認同,感嘆道:“說起這吳王,自前幾日朝廷派兵接管了鄜州和虢州后,我就再也沒聽到過關于他的消息了。”
他很疑惑,莫非李恪被嚇到了?同李道宗進軍安州時如出一轍,唐廷的大軍在鄜州和虢州撲了個空,李元景和李愔及其家眷僅僅一日時間,就消失不見了。
這讓李治很生氣,定然是有人走漏了消息,且分量很重。更加生氣的是一時無法查出來和李恪勾連的人是誰。無論是政令下達,還是調動軍隊,都瞞不過身居高位的內奸。
房遺愛想了想,道:“我也沒聽聞,說不定他離開了長安城。狄仁杰回來了,他可能不敢再躲下去了。”
“難道你忘了,前些日子他警告我們一定要小心,盡量不要談論和嘗試與他取得聯系。需要的時候他會主動找我們。”
“這我知道。”薛萬徹自然也收到了提醒,他也認為李恪離開了長安。
想到此,他嘆氣道:“哎,這要等到什么時候去?夜長夢多啊,蜀王、荊王都被迫躲了起來,我們哪里來的衛隊攻進長安城啊。”
“你真笨,枉太宗稱你為名將!”房遺愛鄙夷不已,“吳王姓李,他只需要除掉現在坐在龍椅上的那位就行。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等他提著那位的人頭走進太極宮,你我跪下稱帝,還有誰敢站出來質疑?”
“難道你想著從外面起兵,打進來?你以為你是在征戰高句麗?”
房遺愛說的十分有道理,他行軍打仗經驗雖然差了一代名將薛萬徹很多,但對于李恪奪權的關鍵點卻看的很清楚。
李恪確實不需要像李泰那樣,妄想在封地起兵,打一場消耗戰。他只要殺了李治,在長安城內一幫舉足輕重的同謀者擁護下走進太極宮,自會加冕為帝。
對于長安的絕大多數人來說,誰當皇帝都沒什么影響,只要還是李氏皇族。長安之外的天下黎民,更是無所謂甚至是歡迎。因為,每一次新皇登基,都會大赦天下,說不得還會減免稅賦。
薛萬徹恍然大悟,愣了幾瞬,才呆呆看向房遺愛,“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遺愛,你如吳下阿蒙在世。”
“呵呵。”房遺愛干笑了一聲,看了眼側方,輕聲道:“有人來了,別說了,繼續觀禮吧,我總覺得吳王不會等太久的。”
“好。”
......
南平公主府里,本就十分冷清,在沙沙酥雨中,偌大的府邸顯得格外孤寂。
“三娘,今兒居然不肯去寺廟湊熱鬧,陪著我說些閑話。”李恪背著身,仰望著窸窸窣窣的雨滴,語氣平淡而又帶著笑意。
南平公主也同樣入神地看著紛紛細雨,冷冷道:“你又不是不知我已病入膏肓,還強撐著身體去做什么呢?九郎聽聞我病重,都沒有來府邸探望。在他心里,當我這個姐姐已經死了吧。”
“他啊。”李恪轉過頭看著南平公主道:“心里在意的只有十六娘和二十一娘罷了。”
“十七娘也算半個。”
李恪所說的十六娘指的是城陽公主,二十一娘乃李世民最小的女兒衡山郡公主。兩女同李治都為長孫文德皇后所生,因此李治十分疼愛兩位親妹妹。
文德皇后共生三子四女。三子中,李泰和李承乾已死。四女中,晉陽公主和長樂公主均先于李世民亡故。對現在的李治來說,最親的親人就是一母同胞的兩位妹妹了。
有意思的是,李治先后立了兩位皇后,城陽公主和衡山郡公主也是先后嫁了兩位駙馬。
南平公主聽到李恪的話,只覺得心里更加悲涼,誰讓自己不是嫡女呢,阿娘昔年也不得寵,又早早出宮嫁人,與李治不親幾,才落了個如此境地。
“你要是文德皇后所生,大郎承乾死了后,皇位肯定是你的。”
“是嗎?”李恪不以為然,淡淡道:“并不稀罕,我阿娘也是大隋皇帝之女。”
南平公主冷笑了一聲,伸出手感受著雨滴,輕輕問道:“雨快要停了,你到底打算什么時候動手?”
“你不必關心這個問題,我自有安排。”李恪并不想告訴南平公主他內心的想法。
“連我你都不徹底信任。”南平公主自嘲了一句,卻很欣喜道:“這樣我就更放心了,事以密成。我總覺得你找的那些人中會有人出賣我們。”
“這是自然。”李恪冷著臉,握緊了五指,“我正在找這個人,你等著瞧吧。”
......
晉安公主,李世民第十三女,先嫁韋思安,后又嫁給楊仁輅。她改嫁的原因有些別致,像南城公主、城陽公主都是因為駙馬犯了事,才改嫁的。而晉安公主,是因為自身犯了錯。她與其他男子私通,而且不止一人,被韋思安帶人抓了現行,扭送到官府。此事也傳到了民間,成為酒后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比之李漱、永嘉都要精彩許多。
韋家告官后,李治為了皇家臉面,只能令晉安公主與韋思安離婚,嚴懲了與其私通的十余名男子,將其嫁給了謀求前途,不在乎名聲的楊仁輅。
現在,晉安公主還未東窗事發,日子過的十分愜意。她的丈夫駙馬韋思安這會正在大慈恩寺里參加法事。她裝病沒去,趁著韋思安不在,悄悄與一名姘頭在府里幽會。
“公主,我與駙馬誰厲害?”
府邸深處的一間屋子床榻上,與晉安公主茍合的年輕男子得意至極,行歡作樂時不忘調侃幾句。
“那還用說?”眼神迷離的晉安瞪了一眼那男子,嬉笑道:“你肯定比那個廢物厲害多了。”
那男子壓低了聲音,準備再說幾句,忽然聽到外面傳來什么東西打碎的聲音。
“誰?”
他與晉安公主大驚,立即起身,衣服也顧不上穿,赤裸著身子就推開了門跑出去查看。
此時,除了地上碎裂的一個花瓶外,并無任何人影。
“完了,完了。”男子臉色變得煞白,他們不知道這人是誰,肯定是偷聽到了他與晉安公主的對話。
“別怕!”晉安公主到底要冷靜許多,沉聲道:“肯定是府里的奴仆,以為我不在,想要趁機偷竊些什么東西。”
“狗奴不敢將此事告訴思安的,說出去只會被滅口。你放心,我會暗中調查今天這個時候都有誰來了這處庭院。無論是誰,都得死!”晉安公主臉上此前的紅暈早已消失不見,變得殺氣騰騰。
“我們繼續吧。”她又面無表情說道。
“公主......”年輕男子語無倫次道:“我.....我不敢了,改天吧,對不住,我實在怕.....”
他當然怕,事情若敗露,晉安公主最多遭到皇帝責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依然還是公主。而他小命肯定不保,誰也保不住。
“我.....我先走了。”年輕男子不等晉安公主發聲,胡亂穿上衣服就跑了。
“真是廢物!”未得到滿足的晉安公主瞇著眼看著那男子即將消失的身影,朝地上啐了一口。
越想越氣的她決定現在就去查查是誰剛才來了此地,定要那人好看。
在晉安公主氣勢洶洶召集府邸的所有奴仆訓話時,有一位書童模樣的少年悄悄出了府,飛奔向大慈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