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我要賜婚
- 大唐:從玄奘高徒辯機開始
- 花門酒家客
- 3132字
- 2024-09-20 17:00:00
花費了兩刻鐘時間,恰好趕在大理寺的人到來之前。辯機帶著王孝杰總算把能看到能想到的痕跡全都抹掉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恐怕除了狄仁杰這種心思慎密、細致入微人,再也沒人能看出來這其中的門道。
辯機很滿意,剛歇息了沒兩下,大理寺的人就到了。
“事都知道了吧,將侍女都帶出來,我要一一審問。”
“喏。”
大理寺的這些人辦事動作很快,找了個房間稍微布置成公堂,有人負責看押,有人負責帶人,有人負責記錄,辯機和李漱端坐主位,開始審問。
審問之時,院子雖然幽靜,但隔壁不遠處院落時不時傳來嘈雜聲還是很清晰。
這事太突然了,帝國將星接二連三隕落,昌和的正月,真是不太平。
一個半時辰后,雪停了,地上積了厚厚的一層,審問也到了尾聲。
“唐少卿,這些婢女什么也沒有交代,要不要用刑?”大理寺的一人有些惱怒。
“官爺,奴婢們冤枉,真的冤枉。我們怎么敢參與這等殺頭之事呢?”八名侍女此時悉數跪成一排,“砰砰砰”磕著頭,嚇得屁滾尿流。
大理寺的大刑,一般人可受不了,更何況她們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女子。
“此事暫議。”辯機想了想,開口做了決定。
這幾人都是冤枉的,但長孫無忌之死也跟她們偷懶有關。所以,這八人吃一些小苦頭倒沒啥,可受大刑,辯機心里就有些過意不去了。
“就先這樣吧,關起來。”他又說道。
“謝唐少卿。”
侍女們哭成一團,為暫時躲過一劫而慶幸。
辯機起身往外走,“走吧,我們去那邊看看,然后回府休息。不然,再這樣下去,我就猝死了。”
“猝死是什么意思?”王孝杰問道。
辯機做了個一頭栽倒的手勢,道:“就是忽然死亡。”
......
平康坊,屬于山南東道獨有的進奏院里,狄知遜愁眉苦臉。
回京好幾日,大事一件接一件,他根本沒辦法專程面見李治匯報夔州的事宜,倒是在英國公府和趙國公府吊喪時,遠遠碰見過李治,可是都擠不到跟前去打招呼混個臉熟。
“哎,自陛下繼位,災事一件接一件,好事倒沒見。”
狄知遜的貼身奴仆,張五郎感嘆了一句。
“住嘴!”
狄知遜慌忙看了眼四周,還好沒人,他叱道:“這些話你也敢說?還要不要命了!”
被狄知遜訓斥后,張五郎委屈巴巴說道:“現在私下好多人這么傳的,還有人說陛下得位不正,這是上天降下的災禍,不信您去外面打聽。”
“別管別人怎么說,我們要恪守臣子的本分!”狄知遜瞪了眼張五郎,這個張五郎平時老實本分,怎么這會就有些糊涂了。
張五郎所說的話,狄知遜并不是一無所知,他也有耳聞。
自四日前李勣與長孫無忌先后去世后,此種說法便漸漸流傳開來。
據說辯機調查長孫無忌匪夷所思的死因后,于昨日宣布長孫無忌之死沒有其他人參與,實屬偶然。
這是辯機動用大理寺和刑部的人將趙國公府里,參與侍奉長孫無忌的奴婢、挑選人員的管事、看家護院的奴仆等相關人等查了個遍后得出的結論。
他將調查情況和結論向長孫家和皇帝做了說明,得到了皇帝的首肯和長孫家的認同。
于是,關于長孫無忌的死因便蓋棺定論。
長孫無忌,乃偶起夜,見房內無人,便四處尋找,時值天色昏暗,天降大雪,到了庭院中不慎滑倒,墜入深井而亡。
這是大唐官方的說法,但民間和私底下就不這么認為了。
大家一致認為是李勣臨死前托辯機帶給長孫無忌的話起了作用。那番話是索命之音,李勣的冤魂驅使著長孫無忌投井自盡。
除了李治和辯機外,再無一人得知那番話到底是什么。但李勣能如此謹慎,辯機本人對此諱莫如深,一定是不能對外說的話。
李勣臨死前,宣辯機見面那一幕,太多人都目睹了,作不得假。
他要帶長孫無忌一起走的原因也很簡單。
本來,李勣就與長孫無忌合不來,同為李世民托付的顧命大臣。長孫無忌主文,李勣主武。
可太平盛世,文是高于武一頭的,李勣有礙于長孫無忌在朝堂上一手遮天,長孫無忌便暗里使了一些手段對付李勣。
這一切,朝堂上許多人都能看得出來。那么,這對由戰友轉變為對手,一人要走,帶走另一人同歸于盡的做法不足為奇。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李勣得知長孫無忌半瘋癲的模樣后,于心不忍,想給老朋友一個體面。
不管怎么說,這件事就這么結束了。
輟朝三日又延了一天,明日就將恢復。明日的早朝上,大概率會討論李勣和長孫無忌的謚號,以及喪事籌備事宜。
“等明天早朝結束,我準備面圣,不能再拖了。”狄知遜道。
他在這個時候想起了兒子狄仁杰。據探聽到的消息是,因為辯機的緣故,陛下已命兒子從安州回京,一切順利的話,要不了幾日就能見到他了。
真好。
“望阿郎一切順利。”
張五郎立即附和。
......
藍田縣屬于雍州京兆郡,以盛產藍田玉而聞名天下。
藍田東南與商州接壤,大名鼎鼎的藍關道就位于此地。
千里奔襲的狄仁杰和姜離薇剛剛趕到商州,因前日里商山忽下大雪,藍關道被大雪所覆蓋,無法通行,倆人只得暫時在商州停留,等待雪融。
“離薇,不要心急。”狄仁杰安慰道:“如今是二月,天氣暖和。這雪要不了一兩日就能化開,到時候我們再走藍關道也不遲。”
“嗯。”姜離薇噘著嘴,悶悶不樂應道,眼看翻過藍關就是長安境內了,竟然被阻礙在此,除了等待也別無他法。
......
深夜,太極宮兩儀殿內,辯機、李漱恭敬坐著,對面是李治。
“你們做的很好。”李治心情看起來很不錯,他沒想到辯機在李勣去世的當夜,臨近天明就滴水不漏做掉了長孫無忌。
四日過去,隨著調查結論被公布,沒有人質疑長孫無忌的死因。官方說法只是一種體面的說辭,世人都心知肚明,流傳的小道消息才是真的。
至此,李治最大的心頭病終于徹徹底底好了。
我無憂已!他在心里喊道,連帶著對像老鼠一樣躲藏的李恪也不那么擔心了。
“全賴李英公在天之靈保佑和陛下看重!”辯機很客氣,他的心情也很好。
這件事辦的果斷也干脆,而且沒留下把柄,算是冒險博得成功的典范。
“九郎,這件事中,王孝杰可也出了不少力呢。”李漱看到李治在斟酌著什么,像是在考慮怎么賞賜辯機和自己,連忙提醒了一句。
“哦,差點把他忘了。”李治笑了,順便問道:“給朕詳細講講這件事怎么做成的吧,朕還挺好奇的。”
辯機喝了口茶,開始講述。
此事其實早就埋下了伏筆,在辯機任大理寺少卿后,隨著多次調用大理寺之人為己所用,漸漸有了想法。他安排王孝杰借協助辯機查案之名,常到大理寺走動,對大理寺慢慢熟悉。
然后在張丁橋的配合下,辯機掌握了大理寺新一批死囚的信息,以熟悉大理寺公事為由調閱了這些人的案宗。
其中,有一苗氏子弟,萬年縣人,自小習武,身手了得,嫉惡如仇,故與鄉里惡紳結怨。惡紳聯合里正欺凌和報復,使苗某落得妻離子散的境地。其老母在兩月前凍餓而死后,其怒從心來,持刀殺了惡紳和里正,安頓好老父親便向縣衙自首。
苗某罪雖事出有因,可背負兩條人命,還是難逃一死,被判了絞刑,經復核后便等待行刑。辯機命王孝杰找到了其妻兒,施以豐厚財物,并帶入大理寺天牢與苗某秘密相見。
此后,王孝杰還答應苗某會照顧好其老父親,一頓好言相勸后,加以偷偷給與好酒好菜后,苗某便對王孝杰言聽計從,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死士。
直至李勣去世后,辯機在大街上看到長孫沖便想到了絕妙的機會,在大街上都是人來人往的吊喪之人時,趙國公府也因李勣之死,導致人心惶惶,不免有些松懈。
所以,辯機借探望長孫無忌轉告李勣之由,實則探明長孫無忌所居之地的具體情況。其后,安排王孝杰持手令以挑選一些死囚用來收拾不聽話的永嘉公主為由,成功從牢里調了幾名死囚,其中就有苗某。
苗某按照辯機交代王孝杰的行動路線和大概時間,脫身離開,趁夜潛入長孫無忌所居庭院,趁著侍女換班的空當,用枕頭悶死了長孫無忌,拖入井中,全身而退。
而苗某做完這一切回去后,在王孝杰承諾會再秘密贈送其家眷一些財物后,含笑自盡。
至此,這起謀殺案便大功告成。
至于苗某自盡,辯機有一萬種辦法解釋,沒有人會糾結一個本就該死的囚犯為何會自殺。
“朕明白了!”李治聽辯機講完了這起天衣無縫的計劃,贊賞不已,高興道:“這樣吧。”
“你們倆想要什么賞賜,盡管說出來,也替王孝杰說了罷。”
不等辯機開口,李漱搶著說道:“我先說!”
“懇求九郎賜婚我和辯機!”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