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芳樓后面的小院兒中,張不語和卓叔坐在樹下的軟榻上。
軟榻上還擺著一個矮幾,矮幾上擺著一套茶具,一個陶爐,一個瓷瓶和幾個茶碗。
在宋代,宋人燒水煮茶不用鐵鐵鍋燒水,也不用陶罐,而是用瓷瓶燒水。
燒水的瓷瓶是特制的,宋人叫它“砂瓶”,耐高溫,可以直接放在炭火上燒。
因為“砂瓶”是不透明的,看不到水開,因此宋人都懂得聽聲辯水,聽聲音就知道水有沒有燒開。
宋代的茶碗也是瓷的。
早在唐代,上流社會鄙視瓷器,喝茶用銅碗、銀碗或者是金碗,甚至是鐵碗,拒絕用瓷碗。
后來出了一個叫盧廙的茶道高手,他說金銀太貴重,銅鐵太俗氣,而且金屬茶碗還有腥氣,影響茶湯的口感和成色,只有瓷碗才是壓倒一切的理想茶具。
自此之后,瓷器茶具這才在宋代推廣開來,成為煮茶、泡茶、喝茶的不二之選。
卓叔煮茶很有耐心,而且有條不紊。
張不語口渴得很,但還是要看著卓叔慢條斯理的煮著茶。
過了許久,卓叔才把茶煮好,然后給張不語和自己都倒了一碗。
“嘗嘗吧,老夫煮的茶遠近聞名,你小子有福氣,能夠喝到老夫親手煮的茶。”卓叔笑了笑,對張不語說道。
“多謝卓叔。”
張不語朝著卓叔抱了抱拳,端起茶碗吹了吹上面的茶葉沫子,小心的抿了一口,然后贊道:“卓叔煮的茶果然好味道,晚輩就不懂這些了,晚輩都是大鐵壺泡了就喝。”
其實張不語很不喜歡宋代這個時候的茶,雖然這個時候已經(jīng)沒有唐代的那種什么都往里放的煮茶方法,但是丁香、豆蔻和小茴香等香料還是要往里放的。
而且茶湯煮出來還是奶白色的,卻沒有奶茶的濃香味道。
張不語自從穿越過來之后,只喝茶葉泡出來的茶水,這讓顧城都感覺有些奇怪。
不過宋代煮茶的只有上層社會的人才這么干,因為煮茶在他們看來是高級的雅趣。
到了普通百姓家中,通常都跟張不語的喝茶方式差不多,都是一把茶葉丟到瓷壺里,然后放在炭火上煮開,這就可以了。
卓叔嘆了口氣,說道:“老大最喜歡喝老夫煮的茶,如今老夫想要給他煮茶喝,他都喝不到了。
老二這個混蛋,他該死。”
張不語沒有接話,魚龍會里的這些烏七八糟的倒灶事兒他才懶得參與呢。
一杯茶默默地喝完,卓叔又給張不語的茶碗中斟滿茶,這才說道:“今日說請你幫忙賭一場,這事兒還要繼續(xù)。
實話跟你說了吧,免得你心里想三想四的。
這次老夫與他人賭的不是銀錢,賭的是鹽引。”
“鹽引?”張不語有些驚訝的看著卓叔問道:“鹽引怎么賭?”
卓叔笑了笑,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碗,抓起一顆干果丟進嘴里,邊嚼邊說道:“朝廷每年都要外放鹽引,有了鹽引才能販鹽,不然便是販賣私鹽,抓到會被砍頭的。
朝廷放出來的鹽引是有數(shù)的,每個地方每年只有那么多。
兩浙西路和淮南東路的鹽引由五家掌控著,朝廷的鹽引只放給這五家。
這其中就包括咱們魚龍會,其余的是淮南古家、浙西趙家、揚州孫家和紹興白家。
每次朝廷發(fā)放的鹽引就那么多,誰家都想多分一些。
于是大家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先是每家均分鹽引,然后大家坐下來開賭,誰贏了,誰就多拿一些鹽引,誰輸了,誰就少一些。
要是輸沒了,三年之內(nèi)他家只能看著了。
朝廷雖然是每年發(fā)放一次鹽引,但是大家賭的卻是三年內(nèi)的鹽引。
上次咱們魚龍會輸了不少,只剩下一少半的鹽引在手。
過些時日便是三年一度的大賭,而老夫上次請的高手卻被淮南古家給搶了過去。
直到前幾日老夫也沒找到一個高手,后來聽黃超說,你在錢來了賭坊一戰(zhàn)成名,老夫才動了找你幫忙的心思。
小子,幫老夫一把如何?大家賭的是鹽引,不是銀錢,這個沒問題吧?”
張不語在心里罵道:“你大爺?shù)模€鹽引就不是賭錢了?那些鹽引拿出去賣了不都是錢嗎?奶奶的,老狐貍。”
張不語在心里腹誹著卓叔,口中卻笑道:“沒問題,既然卓叔開口了,晚輩不敢推辭。”
卓叔很滿意的笑著點了點頭,接著問道:“小子,不知道你的賭術(shù)可有什么門道嗎?
江湖上的賭術(shù)千奇百怪,千門的居多,不知道你的賭術(shù)是哪一門?”
張不語雖然是后世魂穿過來的,但是江湖上的術(shù)語黑話也沒有多大的變化,因此他即刻就明白了卓叔的意思。
“卓叔放心,晚輩的賭術(shù)可不是什么千術(shù),是晚輩硬生生的練出來的。”張不語笑道:“晚輩不懂千術(shù),也沒有師父教,晚輩用的就是笨辦法,生生的練出來的。”
“哦,不是千門的東西?”卓叔驚訝的問道:“真的不是?”
張不語笑道:“不是,晚輩就是骰子摸多了,不管什么骰子一上手就知道要扔多大的力氣,僅此而已。
賭術(shù),重要的是術(shù),而不是賭,投骰百萬遍,手藝自然見。”
卓叔伸手在懷里取出三個骰子,放到茶幾上,然后取來一個茶碗放在張不語面前,說道:“投吧,老夫要三豹子。”
張不語把那三顆骰子拿在手中顛了顛,便笑道:“卓叔,您這三顆骰子有些意思,一顆是正兒八經(jīng)的骰子,沒做手腳。
一顆是灌了鉛的骰子,里面的鉛塊子不大,骰子里面還空了一塊兒,這東西手法不夠的話可是玩不好。
剩下這顆骰子是灌了水銀的,水銀的骰子更講究手法,手法差了,結(jié)果便是千差萬別。
卓叔,您就是考較小子,也不能拿三種骰子來考較吧?”
他說著話,三顆骰子就扔了出去。
那三顆骰子落到茶碗里,各自轉(zhuǎn)了幾圈,停下來之后正是三豹子。
卓叔原本見到張不語一上手就把那三顆骰子的底細說出來了,心里正震驚不已呢。
這時見張不語用三顆不同的骰子依然能扔出想要的點數(shù),頓時更為震驚了。
“小子,好手藝。”卓叔拍著巴掌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