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CAD機械設計教程:AutoCAD 2018(微課版)
- 陸玉兵 馬輝主編
- 1439字
- 2024-07-26 16:59:09
(三)繪制圖形
按1:1的比例繪制圖1.1所示的平面圖形,不標注尺寸,不繪制圖框與標題欄。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調整繪圖窗口的大小,以方便繪圖。在繪圖窗口中繪制一條長10mm的線段,滾動鼠標滾輪使所畫線段的顯示長度與視覺目測長度相差不大。
(2)啟用“極軸追蹤”和“顯示/隱藏線寬”輔助繪圖工具,如圖1.36所示。

圖1.36 啟用“極軸追蹤”和“顯示/隱藏線寬”輔助繪圖工具
(3)繪制中心線。選擇“ZXX”圖層,單擊“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后,命令行提示如下。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點: //指定線段的第一點(在繪圖窗口的合適位置單擊以確定線段的起點,向右水平移 動鼠標指針)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在繪圖窗口中任意指定第二點,結束命令(在出現水平追蹤線的情況下,輸入 “140<20+60+50+10”,10表示左右各超出輪廓線5,并按Enter鍵確認,結束命令)
繪制出一條長140的水平中心線,如圖1.37所示。

圖1.37 繪制水平中心線
(4)繪制輪廓線。選擇“CSX”圖層,單擊“直線”按鈕后,命令行提示如下。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點: //指定繪圖起點[移動鼠標指針至線段左端點(但不單擊),稍等片刻后向右移動,輸 入“@30<-60”并按Enter鍵確認。此時輸入“5”(左端超出輪廓線5),并按Enter 鍵確認,拾取輪廓線的左端點]
繪制結果如圖1.38所示。

圖1.38 繪制下半部分
此時命令行提示如下。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 //向右移動鼠標指針,在出現水平追蹤線時輸入“50(60-10)” 并按Enter鍵, 繪制出下半部分長度為50的水平線段
執行結果如圖1.39所示。

圖1.39 繪制下半部分長度為50的水平線段
命令行提示如下。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 //向下移動鼠標指針,在出現豎直向下的追蹤線時輸入“8[(56-40)/2]”并按 Enter鍵
依次向下移動鼠標指針,輸入8并按Enter鍵;向右移動鼠標指針,輸入10并按Enter鍵;向上移動鼠標指針,輸入12并按Enter鍵;向右移動鼠標指針,輸入10并按Enter鍵;向下移動鼠標指針,輸入4并按Enter鍵;向右移動鼠標指針,輸入40并按Enter鍵,完成下半部分輪廓線的繪制。
結果如圖1.40所示。
執行“直線”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點: //移動鼠標指針至左端繪圖起點處,捕捉線段端點并單擊,繪制出線段起點
命令行提示如下。
指定下一點或[放棄(U)]: //輸入“@30<60”并按Enter鍵繪制出上半部分的斜線段
結果如圖1.41所示。

圖1.40 繪制長度為8、10、12、10、4、40 的水平、垂直線段

圖1.41 繪制上半部分的斜線段
用相同方法向右水平移動鼠標指針,輸入50并按Enter鍵;向上移動鼠標指針,輸入8并按Enter鍵;向右移動鼠標指針,輸入10并按Enter鍵;向下移動鼠標指針,輸入12并按Enter鍵;向右移動鼠標指針,輸入10并按Enter鍵;向上移動鼠標指針,輸入4并按Enter鍵;向右移動鼠標指針,輸入40并按Enter鍵,完成上半部分各線段的繪制。
結果如圖1.42所示。
執行“直線”命令,依次繪制中間各豎直線段,完成全圖的繪制,結果如圖1.43所示。

圖1.42 繪制上半部分各水平、垂直線段

圖1.43 繪制中間各垂直線段
(5)保存文件,根據用戶圖形管理要求指定文件的存儲位置,設置文件名為“圖1.1.dwg”。
用戶可以分別采用輸入絕對坐標、輸入極坐標的方法完成此圖,也可以混合使用各種方式。但在繪制水平線段時,在確定起點位置后,向右移動鼠標指針,將出現一條水平虛線(追蹤線),直接輸入數值后按Enter鍵,便可繪制出一條長度為指定數值的水平線段。同理,將鼠標指針向上移動,將出現一條垂直虛線,輸入數值后按Enter鍵,便可繪制出一條長度為指定數值的垂直線段。
需要提醒的是,鼠標指針所在位置的點相對于起點的方向為正方向,如果在數值前加“-”號,則所繪線段的方向與鼠標指針所在位置的點相對于起點的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