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張璁 夏言二三事
- 簽到大明:肩扛兩京十三省
- 風燈煙樹兩茫然
- 1386字
- 2024-09-03 23:28:21
六年的時間,在張璁內閣中不僅斗倒了楊一清,登上了首輔,而且已經經歷了三起三落。
期間嘉靖皇帝應張璁的懇求,特賜其新名“孚敬”,并取字“茂恭”,此舉緣起于張璁主動提出避諱皇帝名諱的恭敬之舉。
在這件事上嘉靖帝親自揮毫,題寫四字御筆相贈。
此外,嘉靖帝還下令為張璁精心營造府邸,府邸落成后,更以興獻皇帝遺留下的“含春堂”三字墨寶制成匾額懸掛其上,并賜以金幣、羊酒等豐厚賀禮,以示恩寵。
宮里還傳旨浙江地方官員,對張璁曾求學之地姚溪山書院進行修繕美化,并親賜書院新名“貞義”,寓意張璁品德高潔、忠貞不渝。
張璁深感皇恩浩蕩,更加堅定忠君報國、務實改革,勤勉盡職的決心。
在張璁的內閣團隊中先后有翟鑾、桂萼、李時及方獻夫等數位,這些人均屬于大禮儀改制的議禮派核心。
其中張璁、桂萼與方獻夫三人,作為大禮儀的先鋒,從一開始便緊密相連,于內閣決策中亦能保持高度一致。而翟鑾與李時,則在政治方略上展現出了謙遜與順從的姿態,甘于充當輔佐的角色。
整個內閣團的運轉自然是十分順利流暢。
但是在內閣外,朝廷內的清流們依然心懷不滿。
雖然時間一直在向前走,雖然張璁在首輔位置上所頒行的政策,有一些不得不讓人稱贊是利國利民,
但清流大臣們的心中卻始終銘刻著大禮儀時期張璁的所作所為,那段左順門前血淚交織的廷杖記憶,如同烙印般深刻而難以磨滅。
這幫清流們無法釋懷張璁與郭勛之間的緊密勾結,以及二人如何借李福達案之手,編織出一場震驚朝野的冤獄。
積壓的怨念一直隨著夏言擔任吏科都給事中一職后發生了改變,朝中仿佛迎來了一股新的力量。
夏言以其正直不阿的品格和卓越才能,迅速成為了清流心中的一面旗幟。
在他的引領下,清流們重新找到了復仇的方向,他們紛紛聚攏在夏言周圍,將滿腔的憤慨與不滿化作一封封鋒利的彈劾疏本,不斷向張璁、桂萼等人射去復仇的箭矢。
這些彈劾疏本,皆是對張璁等人惡行的控訴,如同狂風驟雨般席卷而來,試圖將張璁桂萼等人的權勢與地位一一瓦解。
夏言,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自嘉靖皇帝即位之初便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清暢的文筆在朝中嶄露頭角。
擔任兵科給事中后,他更是以亢直敢言的性格著稱,將治理國家、振興朝綱視為己任。
這視為己任不是夸張,面對新帝即位后的朝政格局,夏言迅速把握時機,上疏建言。
他懇請皇帝在每日臨朝之后,能夠親臨文華殿審閱章疏,確保每一份奏章都能得到皇帝的親自關注。
同時,他還建言在處理朝廷大事時,應首先交由內閣進行充分討論和商議,形成共識后再行實施。這一建議旨在從根本上消除君臣之間的隔閡與誤解,防止奸佞小人趁機矯旨欺詐,從而確保朝政的清明與公正。
嘉靖皇帝對不僅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議,還委以重任,下旨派遣夏言與御史鄭本公等人共同負責查核親軍及京衛的冗員問題。
而在核查冗員上,夏言的嚴肅認真和公正果敢在這個事情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這件事用一個現代的例子。
好比一個集團公司,嘉靖董事長剛剛接任,還不太熟悉業務,夏言給他提建議說咱們公司門口的保安人太多了,很多人吃干飯,董事長就派夏言這位秘書暫時代替HR下去裁掉保安團隊,然后夏言裁掉了3200多名保安。(清查后一舉裁革3200人)
大家都是打工的,你為何踹別人飯碗踹這么狠。
夏言說,因為你不符合工作要求,我作為一名大明朝的骨干,眼里容不得你這種沙子。
除了這部分混碗飯吃的保安(親衛),在夏言眼里,大明朝現在的首輔,張璁大人也是一粒碩大的沙子。
_______
今天會把31日的9張月票大概6000字補出來,晚上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