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7章 去應天

雖然官升一品,但是調任到南京其實是明升暗降,因為應天這套政府班底,在明朝的時期確實屬于養老的地方,官職一樣,待遇一樣,但是都是閑職。

活少,壓力小,薪資待遇好,放東樓那個平行時空,肯定很多人喜歡的,但是這個時期,大多是官員并不喜歡去應天,去應天容易,回京師難。

“爹,我們要搬家嗎?”

等宮中的人走后,東樓問了他爹一個他最關心的問題,他爹調任應天,要不要帶家眷,也就是他和母親。

“搬,我們不住這里了,我們都到應天去,可以租個大院子,那邊也有國子監,你可以調到那邊繼續學習。”

“老爺,這么快就要搬走啊。”

“不著急,等年后,我要年后才能去任職,我們年后一起去應天。”

東樓他爹看起來還是很高興的,絲毫沒有因為調任做閑職而愁苦,還是笑呵呵的,至少表面看起來是。

東樓也就沒有去參加酒樓的開業,回到房間思考,這段時間扳到了湯家后,東樓很少用甲蟲再繼續偵查朝堂消息,也是因為手里突然多了熊家的事情,他還在研究小一本地資料里的發明創造。

東樓想了想,把房門鎖緊,從暗格里拿出小一,然后放到床上,用輩子裹起來,開機,又問了那個關于大明奸臣的回答。

這次小一的答案還是肯定的。也就是說他爹現在調任南京并不影響之后的仕途。

東樓想起來,歷史上的嚴嵩好像就是從南京(應天)調回京師后才入閣的,也就不在意這次調任里,糾結有哪些人在運作了。

在明朝時期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考吉、嘉、軍、賓、兇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換到東樓的平行世界,禮部大體相當于那個時期的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門。

按那個時期的說法,禮部其實在六部中的重要性并沒有吏部,兵部,工部等所掌握國家實際權利高,但是在嘉靖這個時期,幾乎大部分的內閣首輔都從是禮部尚書這個位置提拔上來的,皆與大禮儀息息相關。

東樓把小一藏好,現在他的暗格里除了小一,還有一大堆文獻,監控甲蟲,血經,以及3000兩銀票,國子監的買賣在熊禮事情被他爹知道了后,就停止了。

其中簽到和抄錄的資料,這些私貨的價值巨大,都是能逆天改命的物件。

這些東西搬家的時候,東樓肯定要貼身帶著,東樓想了想,把銀票取出1000兩,準備在離京的之前,私下采買一些東西,一部分帶去應天,一部分買一些禮品,送給桂與,熊徽和熊禮。

這個時候去應天其實有個好處,按照歷史進程,馬上就是嘉靖革新了,也就是一條鞭法要開始了,到時候張璁和桂萼恐怕又是滿朝皆敵。

現在去南京(應天)正好可以遠離下一次風波。

……

京城,熊家。

在失去母親的這段日子里,熊徽的世界仿佛被一層厚重的陰霾所籠罩,就像這北京城的冬天,格外的凍人。

唯一的寄慰,就是她哥哥給她拿來的那幾本故事,里邊的內容大多新奇,熊家和武定侯府走動頗多,武定侯作為明朝最大的出版社,自然熊府內也也有很多記錄故事和小說的書籍。

古代其實并不倡導女子讀書識字,但是明朝永樂皇帝的皇后,徐皇后是一位有明的女諸生,后來很多武將也有適當的培養家中閨女讀書識字。

熊徽讀過的書,其實相當的多,但是她從來沒有見過嚴世蕃寫的故事里的內容,最初她以為這些故事是從哪里抄錄的,她也曾四處打聽,但是根本沒有人和記載過這樣的故事。

這些故事大多天馬行空,異于常人的書,如此文風,如果是前人所寫,不應該籍籍無名。

熊徽便猜到這些故事是嚴世蕃自己寫的。

其中有一篇故事,名字叫

《月亮上的小女孩》。

在這個故事中,講述了一個偏遠縣城的小女孩因為孤獨而飛到月亮上,但她發現,即使在最遙遠的地方,也有人愿意為她點亮一盞燈,指引她回家的路。

熊徽最喜歡反復讀的,就是這篇故事。

那下邊還有一句嚴世蕃單獨寫給她的話,她哥熊禮應當是沒有注意到,否則定不會這樣交給她。

嚴世蕃那歪歪扭扭的字體在故事的背面寫著:

“你不是孤單的。我會一直在這里,為你點亮心中的那盞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中市| 陇川县| 汝州市| 土默特右旗| 玛曲县| 三都| 日照市| 如东县| 曲阜市| 临海市| 景谷| 岐山县| 鹿泉市| 长阳| 平泉县| 大埔县| 麦盖提县| 西安市| 双江| 铜陵市| 千阳县| 扎囊县| 东乡县| 治多县| 五华县| 麟游县| 广南县| 莲花县| 甘孜县| 涞源县| 荔波县| 长丰县| 芜湖市| 左云县| 高阳县| 大埔区| 轮台县| 上饶县| 新平| 浦城县| 伊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