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治愈全子(第5更,繼續求票)
- 簽到大明:肩扛兩京十三省
- 風燈煙樹兩茫然
- 2117字
- 2024-08-20 22:15:52
“這……云羹的這成本恐怕有點高。”
熊禮拿過去看了一下,“一份羊奶,兩個雞蛋,白砂糖蜂蜜……這有什么成本高的?”
“兩位少爺有所不知,這個時節羊奶本就少,而且這里邊的工序也頗為講究,恐怕剛開始做起來要有很多浪費……“
“第一,試錯成本我們可以接受,第二這個產品不要想著走量,賣多少,這個產品把定價拉高,把試錯的成本也拉進去。”
王掌柜變了變色,那恐怕是很難賣出去,王掌柜其實本來想說一碗也賣不出去,但是還是給兩位公子留了留面子。
東樓笑了,靠你和現在這破酒樓肯定是賣不出去多少,我們要……
東樓把自己的想法詳細的說給熊禮和王掌柜。
此后近水樓就開始了為期15天的裝修。
這期間東樓又從小一那抄錄了幾分方子,叮囑王掌柜看完記住后銷毀,以口述的方式自己去交給主廚師傅。
說實話,東樓要想靠酒樓掙大錢,他有很多辦法,他平行時空的上一世飯店行業很卷,各種手段,甚至還有加料的。
可以能是因為回想太多了,東樓一連幾天做夢都是上一世的酒樓。有一天他睡的很沉,無棘敲門他都沒聽到,無棘叫醒他后還笑他。
“怎么了,無棘”
“少爺說夢話了,無棘第一次見人說夢話”
東樓撓了撓頭,“我說什么了”
“少爺說‘換一批’”
東樓沉默半響,湯翰誤我。
…………
15天后,云水樓開業,但是東樓沒有去,不是因為他要去國子監,是因為桂與來他們家拜訪,還帶來了一名醫生。
“來給全子看病?”東樓有些差異,桂與怎么突然關心起自己家下人了。
父親沒在家,東樓走到堂前,看著桂與和一位先生坐在堂上喝茶聊天,母親在一旁招待。
“家父認識一位名醫,最近剛好來京城,我記得你跟我說過你的貼身仆人因為一直癱瘓在床,便跟父親說,請他來你家看看,父親準許讓我帶醫生過來。”桂與看見東樓站起身來,還是那么溫文爾雅。
東樓雙手抱拳:“小弟領情了,大哥。”
“賢弟不必客氣,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太醫吏目李言聞,李大夫。”
“李大夫您好,久仰大名。”
東樓給那位長衫李先生做了一禮。
李大夫笑呵呵給東樓回禮,人看起來十分和藹。
“剛在給嚴公子的母親診脈,令母氣脈平穩,身體康建,定能長命百歲。”
“那托李先生吉言了。”東樓看這個李大夫的言行,感覺有點像騙子,而且太醫吏目也只是個九品小官,礙于桂與的面子,東樓對李大夫還是頗為客氣。
東樓帶李先生到全子的房間,路上把全子的情況跟李大夫和桂與講了。
李大夫給全子號完脈后,微微點頭。
“先生可有辦法?”
“有”李大夫捏了捏胡子
“當真,有幾成把握?”東樓找了很多醫生,但是沒有一個醫生說有辦法的,聽了這話又驚又疑。
桂與則面帶微笑,看起來對李大夫很有信心。
“十成把握,只是治療這病需要的藥材都比較貴,治療起來恐怕價格不菲。”
東樓從來沒見過一個大夫如此言行,雖有疑慮,但心想全子這樣子,就算情況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了吧。
“先生盡管開方子,開診費,只要不是特別過分,務必治好。”
李先生捏著胡子笑,貴公子在家中說話可算數?
東樓愣了一愣,從懷里拿出幾兩銀子,
“家中僅我一子,這點事說話自然算數。”
東樓越來越覺得這李先生像個騙子,但是桂與介紹來的,難道桂萼也被騙了?
但是桂萼怎能被江湖術士給騙了,這李先生難是賣大力丸起家的?桂大人有隱疾?
李先生接過銀子,墊了墊,笑瞇瞇的收下,然后打開腳邊的藥箱,
“我要開始施針了,兩位公子請先屋外回避。”
李大夫以怕他們打擾到自己行針,把他們倆人請出了房間。
東樓把桂與拉到一旁,“這位李醫生,你父親是從哪里認識的,怎么感覺……好像一個赤腳醫生,不像太醫吏目。”
東樓說話隱晦,沒有直接說像個騙子。
桂與也面色有些尷尬,開始為李醫生解釋:“我爹說他醫術高超,為人忠厚……而且我聽我爹說,他之前還救過一個王爺的妃子,聽說那妃子都70了,聽說突然中了風,整個人不省人事,牙關緊閉。
當時那王府里幾個醫生,輪番搶救半天,都沒有一點效果,束手無策,王府特意派人去請的這位李大夫,說是他過去了,開了一副湯藥,灌入那王妃的口中,不到一刻鐘,那老王妃就醒了過來,幾天后就好了,而且就是因為這個事情,荊王府給他請了一個太醫吏目。”
東樓聽了桂與的話,心中稍定,但是突然覺得哪里不太對,轉念一想,那王妃中風,牙關緊閉,其他醫生都沒有辦法,這李醫生是怎么把藥給王妃灌進去的?
他便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問桂與。
桂與聽了東樓的問題,面色有些古怪,他沒想到東樓這么細致的細節都能想到,他猶豫了一下。
“聽說……這位李醫生,敲掉了這位老王妃的一顆牙齒,把藥灌了進去……”
說完,一陣冷風吹過,有幾只烏鴉非常趁景的叫了幾聲,東樓和桂與都是一陣沉默。
東樓覺得有點不妙,準備回去看看,這李大夫不是在屋子里給全子用拔牙喚醒法呢吧。
桂與也跟著在身后。
“這李大夫的醫路有點偏啊,我還以為姓李的大夫跟李時珍都有關系呢。”
東樓一邊走一邊小聲嘀咕,走到門口臺階,正巧此時門開了,李大夫從門內走出。
東樓腳下沒落穩,被這一驚差點要摔倒,勉力維持身形,就聽那李大夫來了一句。
“貴公子怎知我小兒名字?”
東樓直接摔倒在地。
————————
《本草綱目》卷十七“藜蘆“條,記載了李言聞的一則醫案:
我朝荊和王妃劉氏,年七十,病中風,不省人事,牙關緊閉。群醫束手。先考太醫吏目月池翁診視,藥不能入,自午至子。不獲已,打去一齒,濃煎藜蘆湯灌之。少頃,噫氣一聲,遂吐痰而蘇,調理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