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 簽到大明:肩扛兩京十三省
- 風燈煙樹兩茫然
- 1003字
- 2024-10-06 23:57:03
東樓他一直有這個習慣?熊徽略微思索了一下,沒記得東樓跟他提過類似的事情。
兩人認識也算是從小認識,等東樓搬到應天,也一直與熊徽有書信往來,結婚以后這月余,二人更是形影不離,甚至熊徽覺得自己和夫君無話不說。
按理說熊徽對東樓的了解很多,但是確實沒印象,眼下熊徽有了好奇便跟無棘問:“東樓怎么會有這樣的習慣?”
“我貼身跟著少爺的時候,少爺就有這樣的習慣,少爺有一些自己的秘密,夫人也不要過于追究了,等少爺想跟您說的時候,自然會跟您講起。”
“連你也不知道嗎?”熊徽又問。
“我也不知道,少爺不跟我講,我便不會去問少爺。”無棘回答道。
熊徽便不再繼續追問,囑咐無棘休息,自己也回到房間里。
躺在床上不多時,東樓便輕聲回來了,熊徽閉上眼睛裝作睡著。
東樓脫下衣服然后上床,看了看了熊徽,在熊徽額頭上輕輕親了一口,便擁著熊徽繼續睡覺。
系統的秘密,是東樓最大的秘密,這件事他不打算告訴任何人。
所以小一也好,甲蟲也好,東樓不會在任何人面前使用它們。
今晚東樓是去清點地庫的白銀了,眼下這季度各個產業的收入已經在這段時間也都換成了白銀,距離下一次簽到已經越來越近,東樓也越發迫不及待。
眼下兩件事,一件事是替父親交好夏言,另一件事就是完成十萬兩簽到,這兩件事也都有了眉目,而且自己還認識了陸炳,了解到他的一些秘密。
不得不說,自己的運氣也越來越好了。
東樓中了探花以后,已經被安排進入翰林院學習,等這段時間過了,就可以去報到,翰林院這個地方他爹嚴嵩之前也呆過,可以說明朝十個首輔,有九個都是出自翰林院,所以也有了“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
這個地方與國子監雖然一樣都是讀書的地方,也都有定期考試。與國子監的學業考試不同,翰林院的考試畢業合格是會獲得一個單獨的名稱的,叫做庶吉士
所謂庶吉士,就是在新科進士中再行選拔,以《尚書·立政》篇中所云“庶常吉士”之簡稱名之,在翰林院院學習三年后再試,合格者留院,稱留館,余者外委為他官。
但因曾就學于翰林院,世人對不能留館之庶吉士也以翰林視之。
而且翰林院這個地方要比國子監高級很多,翰林院是為國家培養高級官員的地方,主要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甚至也肩負著幫皇帝查詢典故,解學問的任務。
每次殿試后,都會選擇前三甲以及若干名進士進入翰林院,為國家補充人才,可以說翰林院一直在網羅大明朝的精英讀書人。
在翰林院,學習并不是最重要的,交際到各種官員大人,對于學子才是仕途上升最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