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蠻夷不遵教化
- 亡商建國,三千年世家
- 雨霏羽
- 2079字
- 2024-07-26 22:19:51
離國內宮!
臨近四十的離國君紀離,正在內宮的花園里,抱著一個嬰孩逗弄著。
“君父!”突然這時一個身著粗布麻衣的翩翩少年走了過來,看到紀離后稽禮打了個招呼。
“應啊!有什么事嗎?”紀離聽到聲音后,并沒有去看來人,依舊在逗弄著自己的好大孫。
“君父,鎬京來言,三月后周公還政!”紀應也不在乎這些,對君父稽禮后便開始對紀離回報得來的消息。
“哦!”紀離聞言后頓了頓逗弄紀俞的手,眼神瞬間變得凌厲起來,背對著紀應看向遠處的花園中心道:“楚國什么意見?”
“不進京!”紀應聞言徑直說道。
“梅里國出身蠻夷,屢教不遵,這是對于先商今周的不遵之理,身為諸侯理當行教化之事,離國首當其沖,無奈不能進京!”紀離聽完紀應說的話后,隨即目光看向了東南之地,嘴中喃喃自語說出。
“梅里國不遵王命,理應接受教化!不行教化,是為對上天的不敬,對先商的不敬、邦周的不敬!”紀應聞言之后同樣目光看向了東南,口中稱頌著梅里對上天的不敬,以作對君父的回應。
“該交的,我也都教你了!其他的靠你了!”紀離聽完紀應的話后,轉而背過身繼續逗弄著紀俞對身后的紀應道。
“君父!應,明!”紀應聽后對君父稽禮后,緩緩的離開退出。
下去后找來了離國卿臣,做了一番商討后,直接派離國卿臣溫否代行傳訊鎬京,以作離國對邦周的恭敬。
在內宮的紀離抱著紀俞,到處行走逗弄,猶如一個暮年老臨甜年。
“阿俞啊!希望你以后也能擔起我紀氏的重任啊!”紀離抱著紀俞來到一個石桌前坐下,看著襁褓中的紀俞慈祥的笑著道。
這個孩子是今年三個月前出世的,其母親是楚國熊絳之妹羋女。在數年前他對紀應婚事商討過后,就派人前往楚國對熊絳商議過了。
他代離國以耕牛五匹、青銅利刃十件、開化蠻夷十、未開化土著奴隸三十作為聘禮,迎娶楚國熊絳之妹羋女為離國公子應之妻。
剛嫁來離國的羋女,當被紀離得知竟只比紀應大三歲時,他可謂是驚喜不已。
在大婚之時,他更是為此贊呼“女大三,運此生”六字,以稱二人之天作之合。
更是因為只比紀應大三歲的緣故,就在今年為他生了個好大孫。因為是年齡較大才生的緣故,倒是平安無事,是順產生的。
“哇~啊~啊哇~”或許是聽到紀離的話,在襁褓中的紀俞睜開眼看到紀離后娃娃哭了出來。
“唉!這么不喜阿爺呢?”紀離看著好大孫哭了后,無奈的喃喃自語。
“君父!阿俞應是餓了!”聽到紀俞的聲音后,在花園遠處的羋女走了過來,對紀離稽了一禮后道。
“唉!這阿俞看著就是不喜我這阿爺!”紀離將紀俞遞給了羋女后,無奈的說道。
“許是阿俞還小,待大些便不會了!”羋女接過紀俞后,對紀離說了這番話后,就背對著紀離走到一邊寬衣喂著紀俞朝內房行去。
“這孩子!”紀離無奈嘆了聲后,緩步離開了內宮,朝著離國宮議殿行去。
………
梅里國!
梅里遂身為梅里國的國君,這些時日里很是惱人,天天在殿中與梅里國臣商議。
今天也是不例外的在商議著,一件讓他非常煩惱的事。
“國君,我言打回去!”只見堂內端坐著的一個壯碩不著粗衣麻布之人,對上位端坐著的國君道。
“國君,我言同!我梅里國是東南強國,他那柔弱小國攻我梅里,我梅里不打回去,不理!”旁邊一個同樣打扮的國臣同樣對梅里遂道。
其余端坐在此的梅里國臣紛紛說著各自的話理,卻讓人驚奇的是,全部都是同一的打回去。
而這也是讓梅里遂最為苦惱的,只因梅里國西北的離國,在一月之前就屢次打擊梅里。
他更是被嚇的不敢出面,他早在數年前就與離國對過了,當時的他在雙方軍前差點就被一個手拿青銅棍的一棍子打死。
自此,他便恐懼于離國,梅里雖是東南強國,但國君卻畏懼于離國那手拿青銅棍的人,不敢與離國打對。
而今日之所以,所有人再次來這商討是因為,那離國又打來了,還抓走了不少他們的國民,美名其曰帶回去教化。
至于到底如何,他也不知道,更不敢于知道。
“君父,木言打!君父不敢,木代君父打!”眼看著梅里遂遲遲不能下決心,在宮殿側方看著的一個壯碩又有英氣的女子走出來,對梅里遂說道。
“就由阿木代君出戰離國!想來這也是一種天意!”梅里遂看著自己的長女出來愿意代替自己出戰離國后,頓時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想法,便一番言辭有理的對國臣說道。
“阿木謝君父!”梅里木聽著君父的這番話,雖是很無奈,但還是表面上恭敬的謝過。
十日后,梅里國由女公子木代國君,出戰對抗離國的軍隊。
雙方于一處無邊際的長河邊上相遇,離國方面這次不是國君出戰,而是由離國公子應領軍出戰。
“哦!梅里女公子木嗎?”離國帳內的的紀應在聽到去打聽對面消息的離國卿臣話后,對那個素未謀面的女公子木起了不小的興趣。
“公子,現在出戰最好,天予公子,豈能不取!”譙褚站在帳內對紀應上言道。
“不!夜幕微光時,再出戰!”紀應聽著譙褚這話不做贊同,而是有著他自己的一個想法在內。
雖然現在出戰,也能一戰而下將梅里木帶來的這兩千軍吃下,不過他這次來可不是打仗的,而是來抓勞動力的。
離國的勞動力不夠了,加上表現好的被予以為國民后,勞動力更少了,加上對邦周的表示也得做做。
所以這次無論如何,都得表現一番,給邦周送一點點的消息出去,好有一個交代。
雖然可能這個消息會有些造價在里面,但起碼也是個消息,真實的消息就留在東南就好了。
等過個幾百年后,再拿出來就行了,等到那時候誰還管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