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就折騰到上架了,正好借這個機會對目前的情況做個總結分析,賽博升堂,如何評價《從狼開始》這本小說。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作為一本網文小說看,《從狼》絕對是失敗的,這沒啥好掩飾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寫到現在我好像沒發現有任何爽點的橋段,整本劇情發展到現在,整個劇情基調走向都是偏陰暗的,主角雖然馬馬虎虎活到了現在,但也只能說是勉強活著,甚至可以說有些憋屈,哪怕是目前人類方明面上的頂流(真的)戰力,但好像根本沒有什么扶大廈于將傾,挽狂瀾于既倒的驚人表現。
這像主角的樣子嗎?說好的嘎嘎亂殺呢?
本來大家哥們平時在三次元打工上班就夠坐牢了,下班好不容易歇著看本小說,結果又在書里坐牢,你不涼誰涼是吧,hh。
大家是來找樂子的!不是來坐牢的!
(ps:我現在都不敢看評論,不用想肯定是各位的親切問候,請盡情的辱罵我吧)
好吧,反正涼也就涼了,我也就心態放平按照原先的預想把劇情寫完完結就好,當長長經驗,爭取下一本再接再厲。
說來也慚愧,其實我在此前壓根就沒看過什么網文,完全就是覺得我上我也行的心態,唯一看過看完的一本,是初中時期看的土豆的斗破。
順便一提,現在差不多40萬字下來,按照原先的劇情預想,應該只是走了五分之一的進度而已,也就是說全部生下來大概要200萬字?不爆更真是寫到猴年馬月去了。
為什么想要寫小說?理由很多,肯定是想賺錢是吧,而且都有種我上我也行的心態,結果只有真實試過之后,才知道你上你真不行。
網文是一個隱形門檻非常高的行業,光是毒點我就不知道踩了多少個,沒有多少一本封神的天才,既然沒有天賦,那你就只能堅持,學習,失敗,再堅持,再失敗。
現在社會外界的聲音太多,你的聲音太小,就只能平心定氣,堅持下去,然后吸取經驗教訓。
好了,雞湯不要太多,再說說寫《從狼》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和理由。
各位勇士既然能看到現在,應該注意到書里有很多游戲的情節和字眼吧?
是的,帥比作者是個游戲發燒友,而且很喜歡研究一些游戲里的設定,《從狼》里的很多重要設定都是從各種游戲里面縫合過來的,究極縫合怪。
這里順便一一寫明出處,就順便當是個游戲推薦。
一開始最明顯的,郊狼從一個大雨傾盆的都海世界醒來,這個情節就是縫合了《雨世界》里的世界觀,還有重要角色迭代器「屋旁青草」,也是縫(chao)合(xi)了游戲里迭代器的設定,就連取名的名字格式也非常相似。
「屋旁青草」這個名字,來源是前酥聯的一首經典曲目《屋旁的青草》,歌頌航天與思念故鄉的,很好聽,也非常符合這個深空探索空間站的設定。
總之蛞蝓貓可愛捏。
還有主角人格分裂這個設定,縫合了《極樂迪斯科》里主角哈里的人格思維設定,當時玩這游戲非常上頭,很喜歡里面人格拌嘴的表現方式,覺得非常的新奇,就試著搬了過來,結果讀起來又像是一個毒點,我淦。
還有就是,書里一個最重要的設定是「熵平衡崩潰」。
這里再次簡單復習一遍,這個設定的意思是,一定時空里的「熵平衡」變化是有一個固定的穩定值的,不會輕易出現巨大的熵增熵減波動,一旦出現額外的熵減現象,時空世界會生成相應的熵增現象作為補充,從而維持熵平衡的穩定值。
聽起來有點不好理解,舉個不嚴謹的例子就是,你有一天突然撿到了一張毛爺爺,這是好事,屬于熵減現象。
但既然你撿到了毛爺爺,那么就有人丟了一張毛爺爺,這是壞事,屬于熵增現象,兩者一減一增抵消了,就屬于所謂的熵平衡。
再粗暴點理解就是,好的東西和事,就是屬于熵減。壞的東西和事,屬于熵增。
這也是縫合《極樂迪斯科》里面的設定,游戲里有一種名為「灰域」的物質,這種物質的設定不好解釋,表現是能讓一切物理法則失效,生命也迎來終點,將一切變成「無」。
灰域出現屬于特殊的「熵增」現象,一旦這東西堆積過多,世界就會迎來毀滅,進入宇宙熱寂。
那么這玩意是怎么來的呢?
游戲里設定,有一幫叫「無罪者」的人,這種特殊的人能夠看見未來,準確講是能看到不同的未來世界線,也就是所謂的預測未來。
預測未來和多重世界線并不是稀罕的設定,而且預測也只是預測而已,想要把現實推向預測的未來世界線,還是需要無罪者自身的努力,有點像游戲SL一樣,有點麻煩。
但是這時候,有一幫無罪者動起了歪心思,既然能夠預測未來,那是不是也能預測未來世界的科技產物?然后記住科技產物的技術原理,回到現實世界直接給搓出來,這樣不就大大加速了世界科技文明的進程,也順便加強了己方的技術實力優勢?
可能大家沒看懂這段,打個比方就是你穿越回了古代,憑借現代人的知識手搓出一臺內燃機的那種情況,然后開始在古代世界嘎嘎亂殺,快進到世界大一統的那種情節。
毫無疑問,手搓內燃機絕對是額外的熵減現象。
游戲里那些「無罪者」的操作也是類似這樣的,憑借預測未來的能力,直接記住未來世界出現的科技產物技術原理,然后回到現實從無到有直接搓出來,從而建立技術優勢快速積累自己的資金技術優勢,最后更順利的把世界推向自己想要的世界線發展。
但這明顯是在卡BUG,屬于額外的「熵減」現象,按照游戲設定,這是在破壞時空結構的穩定性,作為「熵增」補償,來自未來世界的「新奇」科技造物一旦被制造出來,那么這個時空世界就會誕生更多的「灰域」,一點點侵蝕世界,加速世界的毀滅進度。
既然副作用后果這么嚴重,那么這些無罪者有停手了嗎?
當然沒有啦,灰域出現只是苦了苦人民百姓而已,無罪者的錢包可就是塞的滿滿當當了,有什么能比賺錢更重要?
是不是很像所謂的貸款,只不過這里的操作是在貸未來。
這種操作一出現,其他無罪者都蒙了,而且都不得不加入進來,因為靠預測未來制造「新奇」的操作來錢實在太快了,而且你不干,就等著被別人侵吞吃干抹凈,當一輩子窮光蛋,難有翻身之日。
這其實是一個死局。
所以,游戲歷史里的無罪者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而且或多或少都制造了「新奇」,只有一少部分的無罪者老老實實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世界。
那么代價是什么呢?代價就是這個世界的灰域猛增,百年時間后,熱寂毀滅即將到來。
但是,誰管死后洪水滔天?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
而回到小說里,主角所在的現實世界就是這樣嗝屁拉閘的,越來越多人注意到夢中世界其實就是未來世界后,也學起那些無罪者的操作,去挖掘未來世界的科技技術,比如人形體技術和基因改造技術,書里有暗示過的。
這兩樣技術就是書里的「新奇」,附身者其實也走上了游戲里無罪者的末路,一旦對未來世界了解研究的越深,現實世界熵平衡崩潰的到來就會越快,這其實就是一個死局。
就像核威懾一樣,你不去發掘,你就一定會被其他人威脅恐嚇,但如果大家都去搞這個,那么世界也就快玩完了。
所以,書里有個毒點,不是一開始見到屋旁青草嗎,她告訴主角世界末日即將到來,但就是謎語人不說是怎樣的末日,也不說降臨的時間,和災害具體發生在哪里嗎。
其實不是不能說,而是一說了就會立刻加速熵平衡崩潰的到來,因為預知未來也算是一種隱性的熵減現象。
換言之,現實世界的熵平衡崩潰已經積重難返,必須要死這么多人,屬于必然發生事件。
不過那時候沒處理好,讀起來像個帥比謎語人,該罰。
和《極樂迪斯科》特殊的熵增現象「灰域」不同,書里的熵平衡崩潰表現是時空重疊,來自未來世界的機械生命體開始從時空隧道「倒懸海」開始入侵現實世界。
倒懸海影響范圍內的物理法則失效,城市也開始像未來世界那樣擁有了生命在瘋長,活人變成嗜血的怪物,城市變成了一片煉獄,生命禁區。
(ps:倒懸海逆流雨的表現參考了隔壁的鳴潮)
只有那些經濟發展一般地區幸存了下來,比如鄉下農村之類的地方,以及第三發展國家。
說到城市擁有生命瘋長這個設定表現,也是縫合過來的,不過縫的不是游戲,而是一本老古董漫畫。
——《Blame!》
冷門神作,在我心中的地位是能和劍風傳奇坐一桌的檔次。
簡單介紹一下劇情就是,遙遠未來的世界,城市網絡失控,水泥城市瘋狂擴張增殖,人類被視為非法入侵者被城市安全警衛追殺,幾近滅亡。
最后,失控的城市擴張到了太陽系那個大小,幸存的人類只能像老鼠一樣茍活在這個水泥迷宮里,整天被一堆機械怪物追殺。
漫畫的主角「霧亥」是個特殊的安全警衛,任務是找到擁有遺傳因子的人類,然后前往網絡球幫助人類重新獲得城市的控制權,從而拯救人類。
三言兩語說不清,反正大概就是這么回事,這本漫畫里刻畫的巨大都市建筑集群的形象非常震撼,巨他媽的有科幻感,這也是小說里戴森球超構系統的重要設定來源。
不管合不合理,但就是覺得巨他媽的酷,巨他媽的科幻,可以說就是為了這個設定,為了這碟醋,我才寫的這本小說。
既然要寫科幻,不夠「大」怎么行,一定要大,格局要大,尤其是世界觀一定要大,不大沒那味,不大我不寫。
而且,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取得戴森球系統的最高權限,這個目標也是參考了《blame》的劇情,以及另一本前酥聯的小說《路邊野餐》。
還有什么縫合的來著?哦對,那個人形體的設定也是縫合的,來自最近兩年的一個恐怖游戲《信號》,以及一個剛宣布停服的某二次元槍娘游戲。
不是說書里有個「靈魂信號論」的設定嗎?這個設定就是縫合這個恐怖游戲《信號》里的。
怎么個事呢?簡單講就是,這個恐怖游戲有個重要的設定是,人的靈魂很可能是一種特殊的信號,既存在于腦子里,也游離于空氣中。
而且人死了以后,靈魂并沒有消失,而是像信號斷線一樣回到了宇宙空間中游蕩,而且不受時空限制,只要能制造出死者生前相似的大腦矩陣回路(忘了),并激活運行,重新把靈魂信號接收回來,那么理論上是能讓人死而復生的。
但就是會失憶,可以把記憶理解為身體里的本地數據。
哦,還有那個心流場的設定,這個就很常見了,隔壁高達里的新人類那種,精神共振就是新人類做法發功的表現,《信號》里叫「生物共振」。
書里的設定是,未來的人類大腦開發到了一種新境界,足夠強大的腦量子信號配合強大的城市網絡接收系統,能讓人直接動動腦子就能上網,所以并沒有走上賽博朋克的道路。
理論上講,進化后的人類配合上完全體的戴森球系統,就是那個權限「喚」,人類就是神,未來人類的社會生產力將進一步解放,但這一步最后沒有抵達,具體原因可以參考隔壁《原子之心》的劇情。
以上就是《從狼》創作時的各種縫合靈感要素了,看到這里就可以發現,要素實在是太多太雜了,可以想象讀起來一定很難受,全他馬的是私活自嗨。
說好的「進化」呢?怎么連個發育時間都沒有就擱著瘋狂推劇情了?掛羊頭賣狗肉是吧?
該罰。
必須得承認,進化不過是一個引子而已,由進化引出來的,映射現實的故事,才是帥比作者真正想要寫的。
這也是這本書會放在科幻的緣故。
歷史是曾經的科幻,現實是正在發生的科幻,未來是還沒發生的科幻。
關注現實,就是在關注未來。
科幻當然能天馬行空空想世界,但一定不能完全脫離現實癡人說夢,否則就是空中閣樓海市蜃樓。
亦真亦假,描寫那種有可能發生的未來,才能獲取那種科幻的,既陌生又熟悉的代入感。
基于現實,主角崔繼陽的經歷形象也是這樣塑造的。
一個原本躺平擺爛感情麻木的普通人,結果因為一次特殊的機遇逐漸走上了時代風口。
所以在一開始,主角沒有什么稱王成神的遠大目標,也沒有什么什么拯救蒼生的偉大宏愿。
而是隨波逐流,在末世不斷掙扎求生,不斷變強獲得力量,不斷認識世界荒唐真相的過程里,逐漸找回曾經死去的理想。
也是屬于人類的終極理想,只能說懂得都懂,別擔心不會鑒證的,太露骨了反而沒意思,像個魔怔人天天念經那樣。
一開始,我有點不知道該怎么塑造主角的性格形象,不過后來作者三次元那邊發生了一些破事后,我才大致確定主角一個最重要的特質。
那就是得有人情味,得是一個明事理人情,三觀正常且擁有強大共情力的普通人。
得他馬是個好人。
借用《極樂迪斯科》里的經典臺詞就是,「你擁有一個廣闊而浩瀚的靈魂」,就像各位屏幕前的帥比一樣。
所以,稱王成神君臨世界的格局還是太小了些,尤其是對于科幻小說來說,咱們看不上。
咱們應該走上一條讓蕓蕓眾生成神之路。
——
OK,最后做一個總結,現在來看,寫這本小說的事前準備是遠遠不夠的,要素實在太多太雜了,而且也一點都不爽,你一個剛入門的撲街根本沒有實力去寫這么宏大設定的小說,你不撲街誰撲街?
好吧,其實現實也往往總是這樣,沒有什么事情能讓你完全準備以后才開始。
但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不去寫,那就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你不去做,就永遠也不知道它到底能不能實現。
很多時候,僅僅是存在,就足夠讓人熱淚盈眶。
不知不覺就寫了快五千字,怎么牛魔的我寫正文的時候就沒這么順?阿米諾斯。
總之總之,謝謝各位能來看我寫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