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量子信號強度?”
“這是一種通俗的說法,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大腦思考運行時的電流信號總和強度,信號強度越強,就說明這個人思考的速度快,密度高,甚至是能產生看穿真相的直覺。”
“就像一臺高配置的電腦那樣。”
男主任推了推眼鏡,抽絲剝繭的解釋起來:
“關于這個腦量子信號強度,科學和醫學界并沒有什么統一的標準數值劃分,如果把常人的腦量子信號設為標準值「1」,那么羅友亮先生的基值為「1.21」,守紅為「1.32」。”
“而崔先生的數值,則能達到「2.9」,幾乎是常人的三倍多,是截止目前附身者們在記錄的數值中最高的。”
“所以,這說明我很厲害?”
“呃,是,基本可以這么說,至少說明崔先生的反應力和思考密度絕對比一般人強。”
“不過,我還是覺得很驚訝,雖然附身者的腦量子信號強度基本都比一般人強,但這么夸張的數值我還真是第一次見,有些超乎常理。”
“就像你的腦子里還住著其他人一樣。”
「文」: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位主任沒說錯。
“那么主任,一般腦量子信號強度強的人……我是說附身者,都有什么規律和特點?”繼陽轉而問道。
“你問的好。”
聽到這個略顯專業的提問,主任忽然來了興致,便直接拉來一張寫字立板,拿著油性筆便寫出幾個關鍵詞。
“根據我們這幾個月來的數據收集分析,我們發現腦量子信號強的附身者,都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和規律。”
“第一是見多識廣,見的越多,腦子里裝的東西自然越多,腦量子信號強度自然會強,這是廣度層面上的,所以文化程度越高,資源條件越高的附身者,往往腦量子信號強度要強一些。”
“第二是經歷實踐多,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嘛,很好理解,腦子裝的東西多了,更重要的是要會運用,這一點往往是那些年長的,工作經驗豐富的附身者有優勢。”
“至于第三點則有些特殊,它是所謂的「共情力」,共情力越強的人,腦量子信號也就越強。”
“「共情力」?”
三人齊刷刷向主任投來疑惑的目光。
“那是什么?”
“通俗來講就是所謂的「善解人意」,但還要更進一步些,據那些迭代器說,「共情力」強的人,甚至能感知對方內心的想法,就像讀心術那樣。”
「文」:啊哦,我們很早以前就能讀心了哦。
“聽著挺玄乎,怎么樣才能做到共情力強呢?”
“關于這點還沒有定論,目前我們的主流看法是,共情力是一種特殊的天賦,它與「想象力」有關,這種天賦似乎是在個人經歷中隨機誕生的,就像所謂的頓悟那樣。”
男主任整理了一下現狀,又仔細瀏覽起繼陽的檔案,自顧自言起來。
“從崔先生的背景經歷來看,你其實并不比太多人見多識廣,出來工作兩年多照理說也沒有太多的實踐經歷,這兩點你并不占優勢。”
“所以,我認為崔先生你的共情力有些異于常人,這才是你腦量子信號能如此強烈的重要原因。”
“那,怎么證明這點呢?”
“簡單。”
男主任忽然邪魅一笑,眼見著他放下了手中的油性筆,離開片刻后取了一樣讓人意想不到的東西回來。
——是一根牙簽。
“這是要干什么?”
“不要問,只管看,只管聽。”
在三道疑惑不解的目光中,男主任在一張靠椅上坐好,然后把拖鞋取下,將牙簽塞在腳拇指指甲蓋中,幽幽說了一句話。
“聽好,我等一下要把這只右腳對準墻面,然后大力一腳踢上去,直接把牙簽刺到……”
「文」:痛痛痛……
「力」:快把這個死胖子的嘴塞上!
「郎」:被毒蟲子咬了……
友亮和守紅聞聲臉色忽然煞白了不少,而在旁的繼陽反應更是夸張,直接下意識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右腳腳趾,一種莫名的綻痛立刻錐入骨肉,男主任見了直接興奮道:
“看見沒有?我只是說了一句話,你就能切身感覺到那種錐心的刺痛,這就是共情力強的一種表現。”
“如果你不信,我還能伸出我的長指甲,想象一下指甲在黑板上劃過時,那種酸爽的黑板尖叫聲……”
“師傅別念了,我腦子都要炸了。”
男主任笑了笑不再折磨繼陽,旋即把牙簽收起穿好拖鞋,恢復了先前嚴謹的態度。
“這就是共情力強的最直觀表現,強大的共情力能讓你快速的感知他人的想法,但也因此你會更容易受到他人想法的影響。”
「文」:就像精神共振那樣。
“也就是說,并不是共情力越強越好?”
“是的,強大的共情力必須要與足夠強大的獨立人格相匹配,否則的話,最后就會成為一個空洞,沒有思想的應聲蟲,一具任人擺布的木偶。”
“不過這一點崔先生倒不用擔心,你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三觀心智也比較成熟,不用太擔心共情力會影響你的判斷。”
“這甚至是一種好事,因為共情力強的人本身就說明他很難會是一個壞人,因為壞人可不會輕易與普通人共情。”
“好吧,又被發了一張好人卡。”繼陽吐槽一句。
……
檢查結束,三人吃過早餐各自回了自己的宿舍,據喬隊長介紹,現在作戰室的作戰艙剛升級完畢,再休息半天后便準備集合返回夢中世界。
躺在床上,繼陽卻壓根沒有任何休息補覺的想法,只是輾轉反側內心焦躁不安,還在想月晴和家里老媽小妹的事。
他有種強烈的預感,這次回去之后,很可能有個一年半載沒法回來,天知道這次遠行究竟會碰到怎樣的變故。
要不要最后再打個電話回去?
這個念頭剛從心底升起,便被繼陽按了下去,只怕一旦打了這個電話,自己便徹底沒有了遠航的決心。
世上事從來沒有兩全法,能得知一切安好便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