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帝師為何憔悴不堪?只怪女帝太誘人!
- 辭去帝師后,我卻成了女帝夫君?
- 九月的苦艾
- 2041字
- 2024-08-02 21:59:52
次日早朝
眾官都早早注意到了站在楚修王座旁的那道魁梧身影。
這是誰?
眾官心中皆是疑惑。
文官還好,武將內心則是掀起了驚濤駭浪,看向那道魁梧身影的目光中滿滿全是忌憚。
作為武將,他們更能感覺到那種壓迫感,來自層次上的壓迫感!
要不是趙鋒柱老將軍正在鎮守邊境,不在此處,不然他定能察覺到呂鎮的武道修為。
眾人心中雖是好奇,但因為楚修滿臉疲倦,害怕惹這位煩躁的緣故,卻始終未有一人敢上前詢問。
殿外鐘聲奏響。
“陛下到——”
慕九靈一襲龍袍,滿臉春風得意,與王座上的楚修狀態截然相反。
很顯然,她便是令楚修今日如此疲倦的罪魁禍首。
昨日輔助慕九靈處理完政務后,楚修見天色已晚,便也沒有回府的打算,在后宮中隨便尋了一間空閑的大殿住下。
但萬萬沒想到我們的女帝大人竟然還會弄出的夜襲的戲碼。
楚修對此的第一反應自然就是斥責。
但奈何慕九靈實在是太熟悉他了。
一番一哭二鬧,再加上“反正成婚之后會更親密的”,“早點熟悉一下更好”,以及“我就抱抱,絕不做其他事情”的理由,楚修最終還是同意了下來。
雖然最終并沒有做成什么,但是佳人外側,且只穿一身肚兜,你知道這種對于一個正常男人的誘惑有多大嗎?
而且不知道是故意還是不小心,慕九靈總喜歡將身體往楚修身上蠕動。
楚修雖還能克制自己,但也終歸是沒了心思睡覺,在痛苦和快樂中度過了這個夜晚。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
楚修之前對此還是不屑一顧。
但直到昨日他才明白有些畫能傳下來必然有其的道理。
也難怪美人計總能在對付男人的各種計策中名列頭籌。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經典的上奏環節結束后,慕九靈朱唇輕啟,準備宣布關于呂鎮的事情:
“想必各位應該也注意到玄王身邊的這位了。”
“孤剛好有件事情宣布,正與這位有關。”
“近來北境游民頻繁侵擾我國邊界,趙老將軍因駐守南境脫不開身,因而孤決定任命玄王手下呂鎮為何鎮北將軍,駐守北境。”
此話一出,百官中有幾人面色頓時一變。
幾名官員首先出列,大聲的反對:
“陛下,這萬萬不可啊!”
“哦?為何?”
龍椅上,慕九靈對此早有預謀,單手撐著小臉,杏眼微瞇,饒有興致地詢問。
旁邊王座上的楚修見此,心中有些怪異。
慕九靈這個動作其實挺酷的,但是在楚修看來,卻有一種看著裝逼的詭異感。
“陛下,此人雖然玄王大人的手下,但終歸是新面孔,一上來就擔任此等重任,實在不妥!”
“沒錯,陛下,這不是我們不信任玄王大人,可這北境坐鎮一事,事關重大,必須慎重啊!”
“對啊陛下,依臣看,臣認為宋大將軍就可以擔此重任,至于這位呂將軍,還是慢慢在軍營中從基層坐起為好!”
“臣也覺得李大人說的對,不過臣認為不止宋大將軍,王大將軍也能擔此重任!”
幾名大臣說得面紅耳赤,神情激動至極。
龍椅之上的慕九靈看著眼前一幕,卻是在心底一嘆。
這幾位大臣此時話都沒有什么問題。
呂鎮雖然實力毋庸置疑,但是他們并不知曉,有所質疑倒也正常。
如果他們真的完全只是出于為國考慮,那慕九靈自然欣喜。
可事實并不是如此。
這幾名大臣說的是正義凜然,但實際上都是私心為主,為國考慮的因素微乎其微。
率先反對的這幾名大臣背后站著的人慕九靈心里清楚。
他們所舉薦的那幾個將軍也并非是因為他們的軍事才能,而只是因為他們所屬一派。
那宋大將軍還好,碌碌無為,雖無大功,但也無大過,還看得過去。
但那王大將軍是屬實有些過分。
這位王大將軍最輝煌的戰績是先帝在位時期,以五萬大軍成功被敵國五千大軍擊退,可堪軍界“奇跡”!
要不是因為這位王大將軍的背后勢力相保,加上先帝性格昏庸,他哪里還能活著站在這里。
連這人都舉薦了出來,其中是為了王朝還是私心,已經可想而知了。
“哦?”
“各位怎么就知道呂鎮沒有幾位將軍的本事呢?”
清楚呂鎮實力的慕九靈嘴角微揚,故作疑惑。
一個連名字都沒聽過的家伙能有什么本事?
先前舉薦宋將軍的大臣張奮自信將手一拱,說道:“眾所周知,軍之一道需要在軍隊中日積月累,經歷軍魂磨練才能有所精進。”
“這位呂將軍在此之前名聲不揚,并未聽說那一方軍隊中有此號人物,顯然不具備這種條件。”
“縱使玄王大人慧眼識珠,呂將軍天資異稟,想要有坐鎮北境之能,想來還需沉淀一番。”
“比起宋將軍,想來這位呂鎮還是相差甚遠,甚至可以說是蜉蝣比之青天!”
越說,張奮便越發自信起來。
闡述完自己的依據,張奮負手身后,滿臉自信,一副勝券在握的姿態。
卻見他口中的宋將軍此時已經是一臉土色,不斷焦急地用眼神示意張奮閉嘴,但張奮此時全然沉浸在得意之中,根本就沒有注意。
“既然如此,那不如就讓宋將軍與呂鎮比過一場,如何?”
慕九靈嘴角微揚,頗具幾分楚修風范,像是一只陰險的小狐貍。
“那自然可以。”張奮毫不猶豫地就替宋將軍答應了下來。
可就在他話音剛落,那位宋將軍終于是坐不住了,從隊列中走出,跪倒在地。
他先是惡狠狠地瞪了張奮一眼,而后說道:“陛下,這比試就不用了,臣自認不是呂將軍的對手。”
張奮一個文官不清楚,他一個軍道武將怎能不清楚?
雖然不知道呂鎮的具體軍道修為是什么,但就那恐怖的壓制感,宋康就能肯定這位未曾聽過名字的玄王手下,在軍道上的造詣一定遠遠超過了他。
讓他去切磋,這不是自取其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