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講武德!(求收藏!)
- 女帝讓我去和親?我決定奉天靖難
- 紅塵妖刀
- 2181字
- 2025-02-14 23:40:08
【恭喜宿主獲得抽獎機會:中級獎池X1,低級獎池X6。】
李恒強忍著心中的不適,瘋狂吞咽著大鍋中的豬食。
還好這么多年都已經吃習慣了,再加上這豬食畢竟是皇宮內做的,甚至比些窮苦百姓家中正餐還要好一些,也就不至于難以下咽。
“吧唧吧唧~”
除李恒吃東西的聲響外,現場無一人出聲,他們全都默默地注視著那位傳言中的豬皇子,眼中流露著好奇、鄙夷、痛惜等多種神色。
不遠處。
女帝倚靠在御駕之上閉眼假寐,雖未發一言卻不怒自威。
沒有人知道她為何忽然出現在洛陽城外,出現在和親隊伍必經的道路上。
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那是多年如履薄冰養成的警惕心在作祟。
盡管在這七年里,她不止一次派人暗中試探過李彘,得到的結果也都符合他天生癡傻的特征。
但是,當流淌著前朝皇室血脈的李彘被帶出洛陽城時,她還是不放心的跟了上來,并在路上將他們截停。
她想要最后再試探李彘一次,倘若李彘今日稍有與往昔不同之態,那他就留在這吧......
思緒至此,女帝緩緩睜開眼。
她揮手命人將李恒面前的大鍋抬走。
隨后,看著李恒手腳并用,跟著行走的大鍋,爬到自己的御駕之下。
“你們先退下去吧!”
“是!”
女帝清退左右,留下只有她和李恒對話的空間。
大鍋被侍衛藏起來了,失去了食物的誘惑,李恒雙眼耷拉的坐在地上,臉上還沾著食物的殘渣。
“李彘!”女帝輕喝一聲。
“......”
李恒沒有任何反應,唯有上下起伏的身體似乎表示著他睡了過去。
女帝俯下身,冰冷無情的眼眸似乎想要看穿李恒的偽裝。
“不愧是李氏子兒,一手偽裝出神入化,甚至為了能活下去不惜與豬同槽七年......”
女帝字字誅心,說的李恒差點露餡,還好最后穩住了心神,并沒有顯露出任何異樣。
“瑪德,老妖婆不講武德,竟然敢詐老子!”
“那七年可是系統在操作軀體,怎么可能會讓你發現問題。”
知道女帝在誆騙自己,李恒推斷女帝應該不會殺他,心口的大石也就跟著落地。
之后,他演的更是自然,完全看不出和那七年里系統操作時有什么不同。
女帝繼續道:“以你的聰明才智,加之韜光養晦的耐心,若是換個人或許還真給你騙過去了,可惜朕慧目如炬,早就識破了你的把戲!”
李恒穩坐釣魚臺,完全無視女帝作態。
“李彘,你可知罪!?”女帝突然大喝一聲。
這一下倒是讓李恒產生了些許類似于幼獸受到驚嚇的反應。
可惜,這種反應在女帝看來正是說明了李恒真的沒有任何偽裝。
看著趴在地上體胖如豬的李恒,女帝忍不住輕蔑的笑了一聲。
這一聲譏笑,有三分是對李彘,三分是對那些勸諫她的大臣,剩下的那四分則是對她自己。
“武玥啊武玥,你可真是小心過頭了!”
“就他這般模樣,就算讓他去造反又能如何?又能成得了什么氣候?”
女帝心中自嘲,覺得自己多慮了。
哪有人能偽裝七年,卻又能不暴露絲毫痕跡的呢?
這真就是一頭家豬罷了!
呵~
不再關注李恒,女帝揮手叫來侍衛統領劉忠。
“劉忠,淮陽王此次和親茲事體大,事關邊地百姓安危,朕欲加封你為禮部特使,為我大周出使蒼狼王庭十年,你可愿意?”
劉忠哪敢猶豫,當即下跪道:“臣愿往!”
“很好,待你歸返,軍中大將必當有你一職。”女帝鄭重承諾道。
“謝陛下!”
女帝繼續道:“劉忠,你附耳過來。”
劉忠靠近御駕身體傾聽。
“若是這些年里,你發現淮陽王有任何異于往常的情況,可寫密信告知與朕,你......明白嗎?”
劉忠輕聲道:“臣領命。”
“好了,帶著淮陽王退下吧。”
“是。”
劉忠同幾名身強體壯的士卒,抬著李恒退下。
女帝望著李恒遠去的身影,覺得光只劉忠一人還不夠保險。
于是,她又將目光投向一旁佇立的女官上官玉兒。
“玉兒,你跟在我身邊多少年了?”
“回稟陛下,五年。”上官玉兒輕聲道。
“五年,都過去這么久了......”
女帝輕嘆一聲,隨后主動拉過上官玉兒的手,打量著眼前亭亭玉立的美人,直接道:“你和你姐姐一樣聰明,想必無需朕多說,你也知道朕為何要讓劉忠監視淮陽王。”
上官玉兒點點頭以作回應。
女帝繼續道:“劉忠畢竟是武官,身處蒼狼王庭定會有諸多不便,而你身為女子,若以淮陽王侍女的身份陪同,便可彌補這一缺失......”
一聽到要給淮陽王當侍女,上官玉兒眼中閃過一絲慌亂。
“玉兒,朕知道將這份擔子壓在你身上頗為不公,但朕特許你三年為期,三年后待你回京朕允你直入鳳閣鸞臺。”
“是。”
上官玉兒深吸口氣,跟在女帝身邊多年,她知道自己沒有拒絕的可能,所以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去吧,你的行裝會有人給你安排妥當,你也無需與家人告別,朕回宮后自會告之。”
聽到不能和家人告別,原本強裝鎮定的上官玉兒瞬間紅了眼眶。
畢竟才十八歲,還很年輕,在情緒控制方面當然比不了在宮中沉浮多年的姐姐。
只見她銀牙輕咬紅唇,略帶委屈的向女帝行禮后,便退到官道旁小心翼翼地抹眼淚。
......
“回宮!”
帝王的儀仗鋪展開來,女帝倚靠在御駕之上,腦海里回憶著那天含元殿上大臣們勸諫她時的場景。
她承認,那些大臣說的都對,若是不對,她也不可能忽然出現在這里將和親隊伍攔停。
可......那又如何?
正是因為他們說的都是對的,她反而偏偏要與之背道而馳!!!
身為帝王,怎能由一群大臣牽著鼻子走?
更何況......
那些大臣口中說的冠冕堂皇,又是沒有先例,又是皇子和親會危害大周江山......實際上就是在暗指她得位不正!!
試想一下,倘若大唐太宗皇帝,或者高宗皇帝,他們讓皇子去和親,有誰敢說一個不字,又有誰敢句大唐江山會傾覆?
那些大臣就是看中了她來位不正這一點,以為捏到了她的痛處,所以才敢那般肆無忌憚的發言。
她如果真的按照大臣們說的那樣,收回成命,豈不是相當于親口承認了?
所以,就算皇子和親有風險,她也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