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中,石永平和墨妍妍,大牛,三個人是一起長大的,墨妍妍和大牛更是青梅竹馬。墨妍妍是掌門的女兒,二長老當時收了六歲的石永平為弟子,隔了一年,掌門在外游歷的時候,帶回來大牛,同時交給三長老做弟子,大牛跟墨妍妍同歲,但是小了一天,于是,墨妍妍便成為了師姐。
剛開始幾年,三個人都相處愉快,一起長大,直到三長老發生了意外,大牛也就沒有了師傅,同時,二長老的性格又是屬于霸道型的,這就導致石永平慢慢地也變成如此,總喜歡搶奪同門弟子的資源,因為有二長老撐腰,大家也不能怎么樣。
大牛的資質還是可以的,功夫雖然不如石永平,但是相差也不多,可是,因為石永平有二長老撐腰,大牛沒有靠山,所以,漸漸的,被欺壓越來越多,也就變成了逆來順受的性格。
墨妍妍從小到大,在同門弟子里和大牛相處時間最長,自然是關照大牛的,但是,她也不可能一直看著大牛,大牛也覺得自己配不上墨妍妍,所以,也經常是能避開就避開。
估計是作者想給讀者一種強烈的對比感,所以,才安排這樣的局面,但是因為斷更,我也沒有機會看到大牛跟墨妍妍的圓滿結局。
現在,墨妍妍就站在自己面前,說不心動肯定是假的,因為墨妍妍實在是太漂亮了,頓時,我有點手足無措起來。
“你沒事吧”倒是墨妍妍先開口了
“沒事,小傷而已”
“今天的你,跟以前不一樣哦,發生了什么事情嗎”
“哦,以前的我是怎么樣的”
“以前,你被其他同門欺壓,總是默不作聲,只會逆來順受,所有的嘲諷,辱罵,你都是忍著的……”墨妍妍不知不覺,說了許多以前的事情
“妍妍,從今天開始,我要做回自己,以后,我會變地越來越好”我說道
“怎么突然覺悟了”
“以前,我忍氣吞聲,是因為念及同門之情,想想忍一忍也就過去了,但這么多年的結果來看,我的忍讓換來的是別人的變本加厲,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決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未來。他們對我的侮辱,欺壓,都已經成為過去,以后,再也不會有人敢像以前一樣輕視我,同時我要把我們的星夢門也發揚光大,這樣才能不負師恩,不負自己的大好年華……”我慷慨激昂地說著
墨妍妍在旁邊認真聽著,深深被感染,于是說道:“嗯,說的太好了,真有志氣,今天的你真的是完全不一樣了”一邊說,一邊看著我
我看著墨妍妍略微有點崇拜的眼神,心中想道:“這不廢話么,靈魂都換了,哪能跟以前一樣”
又閑聊了片刻,我率先告別墨妍妍,回自己的住所去包扎傷口了
今天我的表現,徹底顛覆門派所有人的印象,幾乎所有人討論的話題都是圍繞我的變化的,大師兄石永平也是如此,接下來一段時間,也派人調查了我,但都沒查到結果,唯一的結果就是:我在那天落水回來后,整個人都變了。于是,他只能歸結為,我腦子被撞了,然后開竅了
……
接下來三個月,我在門派里最為活躍,每天都忙著拜訪這個師弟,那個師妹,幫他們解決困難,打抱不平,開導他們。
憑借對劇情的了解,以及用現代人的知識和思維,游走在這群師弟師妹之間,真的是易如反掌。
三個月后,我的人氣已經達到鼎盛,門派里除了小部分大師兄的弟子外,大部分弟子都是唯我馬首是瞻
……
這一天,突然宗門的鐘聲響起來了,門派里大多數弟子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但門派有規定,一旦聽到鐘聲,立刻去廣場集合
我此時正在自己的住所里看書,這三個月,我的武功精進不少,同時,每天通過跟小夢的聊天,也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此時聽到鐘聲,便放下書籍,快步朝著廣場而去
我到的時候,廣場上已經有不少人了,眾人紛紛對著我抱拳行禮
我走到第一排,墨妍妍和石永平已經在了
石永平開口嘲諷道:“好大的架子,來這么遲,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掌門呢”
“我自然是有事情在忙,哪像你,整天閑著沒事”
“哦,那你倒說說,你為什么這么遲才到”面對我的回應,石永平繼續說道
“自然是在看書,我在看一些古籍,多讀書,多看報,少管閑事多睡覺,這樣才能有益身心健康,哎,算了,跟你說你也不懂,你這樣的粗鄙之徒,是不會理解的”
“你!”石永平突然不知道說什么
“多讀書,多看報,少管閑事多睡覺,師兄說的好有道理”有個弟子突然說道
“對啊,師兄不愧為師兄,說出來的話都好有道理”同時,接二連三有人附和
“好了,安靜”突然,傳來一聲洪亮的中年男子聲音
大家往臺上看去,原來是大長老
大長老俯瞰著臺下的弟子,說道:“五年一度的采藥盛典就在后天,今年的采藥盛典,定在牛陽山,由我帶隊,每個門派都會派十個弟子前往,我們星夢門也一樣,至于是哪十個人,自然是平常表現優秀的弟子,等明天早上,會公布出來,下面,我先說一下注意事項……”
我聽了,便心中了然,原來是牛陽山采藥盛典,按照原小說劇情,這次盛典,石永平采摘到了最極品的藥材,大放異彩,獲得大家贊賞,也獲得了獎勵。
不過,既然已經知道了劇情,我自然不可能讓這個盛典再按照原先軌跡發展。
采藥盛典,說簡單點就是:所有門派被選出來的弟子,一起進山采藥,時間是三天,第三天傍晚集中到一起,哪個門派采摘的藥最好,最多,便可以獲得三個門派一起提供的獎勵,同時,最優秀弟子還有額外獎勵
第二天,不出我所料,自己的名字也是在十人之列
經過簡單的準備,第二天下午,大長老便帶著十個弟子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