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家族長張昭
- 三國:開局迎娶諸葛亮大姐
- 樹葉里的夏天
- 2691字
- 2024-07-23 03:15:51
張遂很快找到了張昭的住處。
張昭住在一棟頗為寬大的民房里面。
民房的四周都是高過人頭頂的圍墻。
在民房大門門口,還站著四個青年壯漢。
四個青年壯漢,張遂都見過。
也都是張家主族之人。
準確地說,都是張昭的家臣。
所謂家臣,就是從家族里挑選出來,從小培養的死士。
平日里,這些家臣保護主家人安全。
到了需要舍命的時候,這些家臣必須毫不猶豫給主家人送死。
因為隨時可能喪命,因此,家臣,通常而言,都沒有家室。
不過,他們的生活條件,也要比家族里其他人好很多。
主家人有一口吃的,通常也會分他們一杯羹。
四個青年壯漢雖然不認識張遂,但是,顯然,他們已經得到提醒了。
此刻,見張遂靠近,他們一邊拔出兵器,快速包圍上來,一邊質問道:“來者何人?”
張遂陪笑道:“張遂,之前讓衙役通報過,想要見家族長一面。”
一人伸出手,在張遂身上摸索了一番。
確認沒有危險物品,這才做了個請的姿勢,在前面帶路。
不過,卻沒有從正門走進去,而是從大門旁邊的側門,一個只有一米八左右高,不到一米寬的小門進去。
側門,是給地位低下的人走的。
于張昭這個家族長而言,家族里也沒有人的地位比他還高。
家臣帶著張遂進入側門之后,指了下大廳道:“家族長在大廳里接近賓客,你在門口等候片刻。”
說完,退了出去。
張遂走到大廳外,在門檻右側停了下來。
大廳里面有兩人。
兩個中年男人。
一個身材頎長,不茍言笑。
這便是彭城名門張家家族長張昭。
另一個身材瘦削,臉上堆積著笑容。
張遂是第一次見。
張遂出現的時候,張昭就注意到了。
朝張遂招了招手,張昭道:“你就是張遂?那個能夠識文斷字,想要在我手底下謀一份差事的人?”
張遂邁過門檻,快步進去,朝張昭行了一禮道:“是。”
張昭這才沖身旁的中年男子道:“嚴兄,你且稍等片刻。”
中年男子笑道:“無妨!你我兄弟,還這般客套?”
張昭嗯了一聲,看向張遂道:“你說你識文斷字,那我考你一考。”
“你讀過哪些書?”
張遂道:“讀過《詩經》《論語》《太史公書》,不過,都是略通大義,不求甚解。”
在這個時代,名門士族,都會努力挖掘并培養主家的孩子。
張遂所在家族,是彭城名門張家。
張家也有這個規矩。
在張家的祠堂,張家設立了一個私塾,聘請了一位教書先生。
主族的孩子,在十歲以前,都必須趕到祠堂的私塾,跟著教書先生免費念書。
如果他們在此之間展現出念書的天賦,便能繼續免費跟著教書先生念書到十歲之后。
如果他們沒有展現讀書的天賦,家中又沒有多余的錢資,十歲之后,便會被趕出祠堂私塾,不再念書。
張遂這具身體,就是十歲以前沒有展現讀書天賦的那一類人。
好在他父母早期還是有些錢資,一直花錢供他念書,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出頭。
在名門士族眼里,念書出人頭地,為官一方,永遠是第一等的榮耀。
可惜,這具身體還沒有成名,父親就染上重病。
為了給父親治病,家里的錢資都耗光了。
這具身體便輟了學,開始種地為生。
直到曹操為父報仇,大軍壓境,兵臨彭城。
這具身體帶著病重的父親,和羸弱的母親,跟著張家族人,被徐州牧帶領將士從彭城押解到郯城。
途中,這具身體的父母和自己,都死了。
張遂由此穿越過來。
這具身體雖然念過幾年書,卻因為天賦不佳,后來明知道無法成才,也疏于努力,因此基本上將學過的詩書忘了個干凈。
張遂穿越前,倒是學過漢末以前的一些詩書。
但是,從來沒有學過完整的,都是語文課本上截取的片段。
因此,他只敢托詞“略通大義,不求甚解”。
穿越過來后,張遂明白,這個時代誠信異常重要。
如果撒謊,被揭穿,不止這次找不到差事,將來恐怕也無法在家族里混下去。
所以,模棱兩可一些,比較好。
張昭皺起眉頭,一臉嫌棄。
略通大義,不求甚解?
不過是推搪之詞。
這是分明沒有讀書天賦,早早被趕出祠堂私塾的廢材!
一旁的中年男子見狀,笑著對張昭道:“賢弟,不要著急,我再問問。”
張昭這才哼了一聲。
中年男子對張遂道:“你既然不求甚解,那你還能記得書中內容?”
張遂道:“對于一些我自認為精妙的片段,我特意記過。”
中年男子問道:“哦?那你背兩段來聽聽。”
張遂略微思索了片刻,這才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與子偕行。”
中年男子鼓了鼓掌道:“不錯啊!你還會哪些?”
張遂又背了幾篇《論語》。
中年男子笑著對身旁的張昭道:“感覺是謙虛之語。”
“這孩子,對這些東西很熟悉。”
張昭的臉色這才好看了一些。
能夠熟練地背出這么多,的確足夠證明“識文斷字”了。
張昭略微沉吟了片刻,對張遂道:“你成家了沒有?”
張遂道:“今天剛剛從官府那里領到了一房妻子。”
張昭道:“那這樣,我這里缺一個書童。”
“我出門的時候,你幫我背東西。”
“我在家的時候,你幫我照顧身體不便的阿母。”
“我也沒有多余的閑錢給你。”
“我只能保證,給你和你剛剛成親的妻子每天兩餐稀飯。”
“如果你愿意來,你先跟著我,待會送嚴兄出門。”
“如果你不愿意,我也不強求。”
張遂暗暗松了口氣。
這個時候,還能奢求更多?
能夠和自己剛剛領到的女人一天兩餐稀飯,已經足夠了。
否則,只能忍饑挨餓了。
張遂忙感謝道:“謝家族長!”
說完,站到張昭身邊。
中年男子站起身,對張昭道:“賢弟,時間也不早了,我得走了。”
張遂忙快步走到中年男子身側。
張昭也站起身。
中年男子走了一步,又停下來道:“賢弟,你再考慮下。”
“如今,彭城張家就靠你了。”
“現在你只是一個茂才,官府發放給你張家的口糧很少,很多族人都要忍饑挨餓。”
“可如果你接受府君的任命,在他手底下任職,你就有俸祿,你們張家族人能夠分到的口糧就會大大增加。”
“曹操和袁紹聯軍圍城很緊。”
“我也不怕跟你說實話,還不知道要圍困多久。”
“如果持續下去一個月,官府發放給各大家族的口糧還要減少。”
“到時候,你們張家族人更是難熬。”
“可如果愿意為府君做事,郯城再怎么艱難,我們這些官員的家族子弟,都會最大程度地保證有糧食吃。”
張昭冷笑一聲道:“難道嚴兄要我為了一群拖累而委曲求全?”
中年男子愣了下。
片刻之后,他回過神來道:“一個家族是一個整體。”
“誠然,要賢弟為了家族子弟而委曲求全有些過分。”
“但是,為府君做事,又怎么算是委曲求全?”
張昭搖了搖頭道:“嚴兄,我也不跟你繞彎子。我以為,陶謙沒有什么本事。”
“雖然之前黃巾賊作亂,他有些功績,但是,那都是他跟對了人,跟著車騎將軍皇甫嵩的緣故。”
“沒了皇甫嵩將軍,他獨立領軍的戰績,你也看到了。”
“先是聯合袁術,卻被弱小的曹操打得潰不成軍。”
“如今,更是讓曹操兵臨城下,搶占了大半個徐州,屠殺了十數萬百姓。”
“尤其是現在,被曹操困在這郯城。”
“他連一個救兵都搬不來。”
“在他手底下為官?怕不是今天為官,明天城破,我就得和他一起坐大牢,甚至被屠戮。”
中年男子皺了下眉頭。
他想要說點什么。
終究,他什么也沒有說出口,只是嘆了口氣,轉身就走。
張遂忙在前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