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陳珪滅絕人性的計謀
- 三國:開局迎娶諸葛亮大姐
- 樹葉里的夏天
- 2459字
- 2024-07-27 11:28:23
張昭和張遂這里坐下沒有多久,坐在為首位置左側的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道:“諸公,今天緊急召集大家過來,是有件事情,不得不商議了。”
老人看向身旁的中年將領,道:“田將軍,要不,還是你來說?”
張遂:“......”
老人?
田將軍?
又是坐在最首位的兩人。
那老人應該就是徐州牧陶謙了。
至于中年將領,則應該是來援的青州刺史田楷。
張遂掃了一眼四周。
沒有看到劉備、關羽、張飛和田豫。
根據史書,按照時間推測,這個時候的劉備四人,應該已經是之前趁著口子被撕開,還沒有被曹操和袁紹大軍堵上的時候,殺出去了。
為什么要殺出去?
和城內形成犄角之勢。
確切地說,是“守望相助”的態勢。
這樣子的話,一旦曹操和袁紹聯軍從圍城變成攻城,已經殺出去的劉備大軍可以從外面形成侵擾,從而讓曹操和袁紹聯軍無法全心攻城,只能圍城。
而圍城,對雙方都是一個考驗:糧草。
城內和城外的雙方大軍,每天的糧草消耗都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沒有多少人能夠扛住太久。
尤其是在東漢末年這個亂世,到處干旱,百姓餓死者不計其數,自然,能夠收上來的稅收有限,提供的糧草有限。
徐州想要和曹操拼糧草。
這方面,徐州有一定的優勢。
一,張遂跟著彭城張家族人被徐州牧陶謙帶兵押到郯城的時候,路上所有的稻田、糧倉都被徐州大軍給摧毀了。
這樣,曹操哪怕攻破了城池,也無法獲得糧草補助。
至于還沒有被抓的老百姓有沒有吃的,歷來不是考慮的重點。
自古以來,那些為官為將的人,從來不覺得老百姓是人。
他們口中的百姓,都是指的士族和官員的家人、部曲。
普通老百姓,只是可利用的工具。
從歷代王朝對這些普通老百姓的稱呼中就能看出:流、氓、黔首、賤民。
二,陶謙早在徐州治所郯城囤積了一定的糧草。
對應的曹操,他卻只能從兗州千里迢迢運送過來。
曹操如今的地盤在兗州。
之所以會攻打徐州,為的是為父報仇。
從兗州到徐州,路途艱難。
這個時代,運送工具普遍落后。
想要運送如此多糧草,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曹操無法承擔太久。
三,現在大漢四處干旱、瘟疫,各地的糧食普遍大打折扣,曹操的兗州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這三個原因,就是懸浮在曹操和袁紹大軍頭上的三把利刃。
青州刺史田楷見徐州牧陶謙將問題甩給自己,怎么可能接受?
沖陶謙為難地搖了搖頭道:“陶徐州,我只是援軍,這事,還得你們自己來解決。”
陶謙聽田楷這么說,只能嘆息了口氣。
掃視著所有人,陶謙道:“那我來說吧!”
“諸公,之前,我們就和你們說清楚了。”
“曹賊勢大。”
“又有袁紹派遣的朱靈大軍相助。”
“袁術這廝又不肯出兵相助。”
“我們徐州岌岌可危。”
“為了自保,我們只能從各地龜縮退軍到郯城,和曹賊拼糧草。”
眾人紛紛點頭。
陶謙繼續道:“曹賊地盤遠在兗州,想要運送糧草過來,非常艱難。”
“只要我們撐到曹賊糧草耗盡,他們就會退兵,我們徐州就能逃得一劫。然——”
陶謙話鋒一轉,嘆了口氣道:“城內人太多了。”
“我們囤積在郯城的糧草已經要耗盡了,支撐不了多久了。”
“曹賊那邊,我們估算過,應該也沒有多少糧草了。”
“但是,我們的援軍將領劉備和都尉曹豹率軍出城,和曹賊大軍試探過。”
“曹賊大軍士氣沒有多少削弱。”
“這說明,短時間內,曹賊大軍不大可能退去。”
“而我們這邊,卻雪上加霜。”
眾人頓時喧鬧起來。
雪上加霜什么意思?
陶謙舉起右手,示意大家安靜。
眾人這才安靜下來。
陶謙一臉沉痛道:“我們的騎都尉臧霸,帶著他手底下的將士,在劉備和曹豹率軍出城的時候,襲擊了我們郯城主要的糧倉,然后趁亂往瑯琊開陽方向逃走了。”
“我們試圖阻擊過,但是,沒有成功。”
“我原本以為曹賊這段時間會退去,所以,我也沒有將這事說出來。”
“可如今,城外的劉備派出死士送回來情報,曹賊大軍最近退軍的可能很小,讓我做好準備,我,不得已,只能將如今的狀況向諸公說明,請諸公幫忙出謀劃策,幫助度過最后的難關。”
陶謙的話,讓所有人瞬間炸裂。
騎都尉臧霸竟然在這個時候帶著手底下的將士逃走了?
而且,還襲擊了主要糧倉?
“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夠一直隱瞞?”
“府君,你糊涂!”
“那還打什么?趕緊開門投降!”
“你想死?曹賊為父報仇,已經先后屠了彭城四個縣數十萬百姓,尸體堆積在泗水,都斷流了。曹賊耗盡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來圍城,如今,到了這個節骨眼上,你說投降,他會答應?”
“夠了!”一聲咆哮響起。
卻見陶謙身邊的青州刺史田楷站起身,拔出佩劍,神色冷厲地掃視著所有人。
眾人迎著田楷要殺人的目光,這才紛紛畏縮地安靜下來。
田楷冷冷道:“事情已經發生,抱怨有什么用處?”
“投降更不可能!”
“如果真要投降,我千里迢迢跑來算什么?”
“現在,最重要的是出計謀!”
“計謀!”
“陶徐州養你們做什么?就是來抱怨的?”
“今天要是想不出合適的計謀——”
田楷左手握著劍柄,陰狠地目光從每個人臉上掃過。
眾人沒有敢與之對視的。
就這時,一聲幽幽的嘆息聲響起道:“老朽,倒是有一計謀。”
眾人紛紛看向聲音方向。
只見一個穿著華服,身形瘦削的老人緩緩站了起來,朝著徐州牧陶謙和青州刺史田楷行了一禮。
人群小聲議論起來。
“陳珪。”
“太尉陳俅的侄子。”
“陳老伯自從辭官歸隱,已經好些年沒來府衙了。”
“雖然人已老,但是,在下邳,他說一,誰敢說二?”
徐州牧陶謙忙做了個請的姿勢道:“漢瑜老弟,你盡管說。”
漢瑜,陳珪的表字。
陳珪沉默了片刻,這才抬起頭,看向陶謙道:“此次我們退守郯城,從各地押解了不少士族的族人一起來,將他們安在各個片區,用衙役看守。”
眾人紛紛點頭。
陳珪繼續道:“這些片區的族人,每天官府都要發放不少的口糧。”
眾人依舊點頭。
陳珪說到這里,吐了口氣道:“非常時刻,行非常事。”
“如今,他們都被限制在各個片區,對城內的狀況一無所知。”
“既然如今城內如此缺糧,那么,挨個片區,將他們宰殺。”
“這樣一來,可以節省他們的口糧,減少負擔。”
“二來,他們的尸體可以做成肉干,充當軍糧。”
“三來,這些人,雖然和我們一般,也都是士族出身,但是,都是一些廢材。”
“他們生前毫無貢獻,如今,能夠用他們的死供養我們這些活著的人,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陳珪的話,讓整個府衙大廳鴉雀無聲。
不少人瞳孔劇縮,一臉慘白。
普通百姓也就算了。
現在,連自己的族人也要這般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