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安全:戰略實踐與展望
-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組編
- 2064字
- 2024-07-24 13:47:22
推薦序
科學技術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空前活躍,科技發展呈現多點突破、交叉融合的態勢,成為影響國家競爭力和世界格局的關鍵因素,但也給科技安全帶來挑戰。一方面,大數據、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新興技術帶來了諸如隱私保護、網絡攻擊、科技倫理等新的原生風險;另一方面,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地緣政治沖突頻發,國家間科技競爭日趨加劇,技術封鎖、出口管制、脫鉤斷鏈等風險不斷加大,對相關國家造成直接安全威脅。因此,美國、德國、中國等高度重視科技安全,均從國家戰略層面統籌布局。例如,美國2022年發布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多次強調前沿科技、供應鏈安全、STEM人才等在地緣政治競爭中的重要性。德國2023年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明確提出,創新能力、技術水平和數字主權是德國防御力和競爭力的重要來源。中國2014年創造性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并從包括科技安全在內的多個方面系統性構建國家安全體系。
科技安全作為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長期發展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其內涵也在發展演進過程中不斷豐富和延伸,與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面臨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技術應用特點和趨勢、政治軍事安全形勢等因素相關。立足當下,科技安全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也是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支撐保障,需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一是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能力。自工業革命開始,人類社會進入現代經濟發展階段,與傳統發展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和土地等要素投入相比,科技創新活動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更加強調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投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排名前30位的國家中,只有中國是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其他29個國家均為高收入國家。為了保持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各個國家和組織都在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如歐盟啟動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跨國研究和創新計劃“地平線歐洲(2021—2027)”;韓國則設計了領先科技和創意經濟兩條路線圖,以提供長期的戰略指導和政策支持。
二是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是維護國家安全、經濟獨立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是國家實現長遠發展的戰略支撐,需要從構建創新體系、形成創新網絡、培育創新人才、促進成果轉化等多方面發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具體實踐中還應從各國國情出發選擇戰略重點。例如,2024年2月,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發布新版《關鍵和新興技術清單》,明確將人工智能、能源、量子信息科學等作為發展重點。同時,在追求科技自立自強過程中,既要重視從技術路線、市場競爭、地緣政治等方面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也要注意保持開放的創新環境,確保科技創新的活力和多樣性。
三是做好科技風險治理。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衍生出諸如新技術自身存在的原生風險、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外部風險以及科學實驗和技術應用帶來的倫理風險等系列科技安全風險。這些風險如未得到有效治理,則可能對產業轉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并進一步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在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同時,還要通過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制定科技研發和利用倫理規范、鼓勵政產學研用多方參與、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等舉措做好科技風險治理,共同應對全球性的科技風險。例如,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于2023年10月發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系統性提出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國方案。
加快建立科技安全理論體系,有效開展科技風險治理實踐,已成為政府、產業和學術等各界共同關心的研究議題。《科技安全:戰略實踐與展望》對全球化背景下構建科技安全體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非常契合當前國家安全在科技領域面臨的復雜嚴峻形勢,既滿足新時代全面準確把握科技安全的現實需要,又符合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客觀要求。該書基于科技安全的演變歷程,對科技安全的概念進行了定義,從科技創新、科技自立、風險治理三個方面解讀了科技安全的內涵,從戰略高度審視了科技安全的重要性,比較系統地梳理了世界主要國家和組織科技安全政策體系和實施工具,提出了系統推進科技安全發展路徑。這些內容對于政策制定者、科研工作者、企業管理者乃至普通讀者,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的重要一年。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值此之際,我相信該書的出版將為讀者帶來新穎的觀點、深入的分析和豐富的案例,使他們能夠更全面地理解當前科技安全的發展形勢、機遇和挑戰,共同為加快構建國家安全體系,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華章作出貢獻和力量。
是為序。
中國科學院院士 尹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