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失散三百年的大爺
- 1980的村莊,我說一不二
- 水太多的大海
- 2042字
- 2024-09-04 09:51:55
姚繼英走在寬闊的六車道上。
一路上只琢磨一件事,去哪兒再搞200萬。
平陽銀行規模小,短期內再貸款不用想了。
去燕南銀行貸款,自己一個人也不認識,兩眼一抹黑,能貸來款才見鬼。
如果在燕南,有個當官的姚家親戚多好。
可高臺大隊的姚家,遵從祖訓不許做官,就沒出一個股級以上的干部。
曾經豪門的姚家族譜,保存的非常好,家族的家廟祠堂,在十幾年前才被拆毀。
族譜里記載,北方沒有姚家的分支。
遙遠的南方姑蘇,倒是有姚家的一支。
但南北方一個祖宗的兩個姚家,三百年也沒有聯系。
姚繼英幻想著。
地區剛上任半年的領導也姓姚,如果他是姑蘇人,我必須得去認親。
可領導叫姚平,名字就沒在族譜的輩分排序里。
姚繼英不甘心,繼續分析領導是自己親戚的可能性。
四十四歲的姚平,也許工作后改過名字。
姚繼英想到這里,抱著萬分之一的希望,小跑著回公社找李向南。
姚繼英急切的問李向南道:
“哥,你在燕南地區的后臺,姚平是姑蘇人嗎?”
“你要干嘛?”李向南反問道。
“我有個大爺,三百年沒有音信,我嚴重懷疑,姚平是我這個大爺。”姚繼英胡咧咧道。
李向南嘿、嘿笑道:
“傻小子,你是想錢想瘋了,別這樣好不好,我都看著有點心疼。”
“你先說姚平是不是我大爺。”姚繼英道。
李向南哈、哈大笑著譏諷道:
“他是你親大爺,我明天就帶著你去認親,滾吧!”
“我問你姚平是姑蘇人嗎?”姚繼英追問道。
“姚平不是姑蘇人,但也離著不遠,他是金陵人。”李向南無奈道。
姚繼英感覺有了希望,像神棍一樣的推斷道:
“姚平祖籍一定是姑蘇姚家浜,他肯定還有別的名字,你知道嗎?”
李向南聞言,被勾引起了好奇,說道:
“你咋知道他還有別的名字?他跟大哥是同學,上學時叫姚茂臣。”
姚繼英興奮地一拍大腿:
“這就是我親大爺,絕對跑不了。
姚家一百來年的輩分排序是、福山茂樹、繼金承銀。
姚平是茂字輩,比我親爹還高一輩,不是我大爺是誰。”
李向南半信半疑的挖苦道:
“你先滾回家,別再隨便認大爺!
我抽時間問問姚大哥,認不認你這個孫子。”
“你以后對我客氣點兒,我也是領導的親屬。”姚繼英影射李向南道。
“滾!”李向南手指著門外道。
麻的,自己拼爹拼大爺,都拼不過李守邦。
姚繼英只好從李向南的辦公室,灰溜溜的回了高臺大隊。
三天后,姚繼誠從渤海塑機設備廠回來了。
向姚繼英匯報完,聚乙烯薄膜機組的情況。
立刻給渤海塑機設備廠,電匯定金后。
開始在罐頭廠的六車道對面,規劃建設聚乙烯薄膜廠的廠房。
一個多星期后,天氣已經逐漸熱了起來。
姚繼誠帶著10名去學習的人員走后。
李向南來到高臺大隊,對姚繼英佩服的說道:
“姚平只是跟你一個姓,都能讓你鉆營攀附上。
好好準備一下,這個星期日的上午,領導要來高臺大隊看看。”
姚繼英心想事成,咧著嘴笑道:
“我必須黃土墊道、凈水潑街、紅旗招展、鑼鼓喧天。”
李向南鄭重的叮囑道:
“你不要亂來,重點是大隊的工作,別出了簍子。”
今天是周四,離星期日還有三天。
姚繼英緊急召開了,全體大隊委員參加的會議。
既沒提名也沒說職務,只告訴大家,星期日有重要領導來村里考察。
用三天的時間,大隊干部們分干包片,務必打掃完村里的衛生。
從今天起,任何人不許隨地小便。
看好各家的豬羊,不要在街上亂竄,留下豬屎羊糞。
最后,姚繼英殺氣騰騰的說道:
“這次領導來考察,涉及大隊的煉鋼廠能不能建成。
不管誰捅出簍子來,我一定要讓他生不如死。”
姚金明安排完大隊委員,各自負責的衛生片區,才宣布散會。
散會后,姚繼忠跟姚金明留了下來。
“老九,哪位領導要來考察?”姚繼忠問道。
“地區的老大。”姚繼英緊鎖著眉頭說道。
姚繼英還沒想好,跟二人說不說實話。
“陳武來的時候,也沒見六爺這樣重視啊。”姚金明道。
“你真是個缺心眼,陳武能給你二百萬呀!”姚繼英罵道。
姚金明趕緊閉嘴,不再說話。
姚繼英繼續琢磨。
姚平雖然是在星期日,以私人身份來高臺大隊。
但姚繼英很怕一個不小心,六十多歲的親爹,管著四十多的姚平叫叔。
那樣,領導很尷尬。
姚繼英想了許久,最后決定,等大功告成以后,再告訴親爹和六叔。
把姚平是南方一脈的姚家人這事,暫時爛在肚子里。
姚繼英跟姚金明檢討道:
“金明,給你道個歉啊,我剛才挺不是人。
地區的領導來考察,是我好不容易平地摳餅,才把領導請來。
就為了找燕南的銀行,再貸款200萬。
如果沒有200萬的貸款,建煉鋼廠就要等到猴年馬月。”
“九叔,怪我考慮的少。”姚金明給了姚繼英臺階下。
姚繼英叮囑二人道:
“三哥,鐵礦的那些設備和物資,要規整好,一眼看去要整齊、整潔。
軋鋼廠把衛生搞好的同時,務必把安全工作,作為重中之重。
領導參觀時,要讓高泰山多參與,要多講造小高爐的把握和信心。”
姚繼忠、姚金明二人,極力做了承諾。
姚繼英又去罐頭廠的工地,找到建筑隊的隊長姚繼榮。
姚繼榮不到五十歲,面孔黝黑,身材魁梧。
他在姚繼英同輩人中年齡最大。
姚繼英尊敬的對姚繼榮道:
“大哥,星期日有地區領導,來咱們大隊考察軋鋼廠。
罐頭廠和薄膜廠的工地,一要注意安全,千萬別出事故。
二要注意工地的現場,不要臟、亂、差。
如果我能抱上領導的大腿,不只軋鋼廠會有大發展。
咱們的建筑隊,也能在燕南地區站穩腳跟,多承攬一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