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我是一個天才
- 1980的村莊,我說一不二
- 水太多的大海
- 2046字
- 2024-09-02 08:24:52
姚繼英為了表現自己是一個天才。
他向吳云昌提出了一個九十年代,才會有的大棚膜技術概念:
“吳工,現在的聚乙烯薄膜,能做到覆蓋時無滴嗎?”
吳云昌驚訝的看向姚繼英,贊揚道:
“小姚,你考慮問題,非常的細致、周到。
現在阻礙蔬菜扣棚推廣的難點之一,就是國內無滴塑料薄膜的技術不成熟。
薄膜上密集的水滴,嚴重影響光照,造成蔬菜的長勢不好。
聚乙烯透明薄膜,要做到覆蓋無滴,就要在聚乙烯顆粒原料中,加入改性聚乙烯顆粒。
目前改性添加顆粒的生產,全國還沒有成熟的技術。
在咱們燕京塑料廠,我研發的無滴改性聚乙烯顆粒。
因為在局里的產品計劃內,沒有無滴薄膜的生產計劃,實驗的機會很少。
我目前也判斷不出,我的改性塑料顆粒性能、是否穩定。”
技術人員的科研成果,涉及工程師個人的職稱晉級,各種福利待遇。
姚繼英抓住機會,一把押上了賭注,說道:
“吳工,我爭取讓二輕局下達,少量的無滴薄膜生產計劃,讓您繼續做實驗。
等我們的塑料薄膜廠建成,隨時歡迎你去做實驗。”
吳云昌聞言,即驚訝姚繼英的能量大,能讓局里下達無滴薄膜的生產計劃。
也佩服姚繼英的遠見和膽量,邀請自己去做科研實驗。
“小姚,你們的塑料薄膜廠,要建在哪里啊?”吳云昌問道。
“吳工,我是平陽仙高臺大隊的隊長,廠子就建在我們大隊。”姚繼英答道。
“嚯,咱倆的關系越說越近,我是安源縣山北人,緊鄰平陽。
我是燕清大學畢業后,才留京在塑料廠工作,我知道你們高臺大隊。”吳云昌高興地說道。
高臺大隊往北,走平陽到安源縣的縣道,20公里就到安源縣的山北公社。
姚繼英聞言,也是充滿意外之喜,有用的老鄉格外親,語調夸張的說道: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我來燕京塑料廠學習,真是差點哭了。
農村建一個現代化的工廠,實在太難太難。
能見到您這個老鄉,我高興得不知咋說才好。”
吳云昌也更加熱情的說道:
“小姚,你們的薄膜廠,以后有任何技術問題,盡管來找我。”
“行,我回去后,給您準備一輛專車,需要您幫助時,我派車來接您。”姚繼英允諾道。
此時,李海燕來找姚繼英告別。
“我該回報社了,還有其他事嘛?”李海燕對姚繼英問道。
當著眾人的面,姚繼英跟李海燕客氣的說道:“海燕,辛苦你了。”
“且,虛偽!”李海燕揭露道。
姚繼英不便于耍貧嘴,只好說道:“我送送你。”
兩人走出車間,姚繼英說道:
“你替我巴結下周榮軍,我還有事找他,但具體的要求,我讓南哥跟他提。”
李海燕明白姚繼英所說的巴結,是什么意思。
遞給姚繼英兩個燕京塑料廠的臨時出入證,說道:
“我不會替你送任何東西,都是家里人,沒必要。”李海燕說道。
“我總覺得禮多人不怪,我咋就這么庸俗。”姚繼英嘿、嘿笑著自嘲道。
“你不是庸俗,是鬼心眼兒多,總想著萬無一失。”
姚繼英又想起了周援朝那句話,把兔子綁在樹上、再撒鷹。
笑笑沒再說什么。
姚繼英把李海燕送到廠大門口,看著她上了出租車,才回到了車間。
招待所離燕京塑料廠五公里。
姚繼英跟姚繼誠兩人,每天正常上下班一樣,兩點一線的往返。
在塑料薄膜車間,姚繼誠跟著工人,一起實打實的干活兒。
姚繼英負責公關各種有用的技術人才。
每天不是帶些煙酒過來,就是在食堂給相熟的人,點一些炒菜。
兩人在燕京塑料廠,學習了一個星期后。
姚繼英又把李海燕叫了過來。
讓她出面請廠長尹紅兵,生產科長童林,保衛科長老張,薄膜分廠的總工吳云昌,和三個分廠廠長赴宴。
姚繼英在招待所的小食堂,點了一桌豐盛的晚宴,感謝燕京塑料廠各位領導的幫助。
在酒宴的熱烈氣氛中,姚繼英跟尹紅兵敲定,高臺大隊再派10名人員,來塑料廠學習兩個月。
學習人員在食堂吃飯,費用自理,可以免費住在廠內的單身宿舍。
晚宴結束時,姚繼英給每人送上了一個紙袋,里面裝著一瓶茅臺酒,一條軟中華煙。
送走燕京塑料廠的各位領導。
姚繼英算了算,餐費和煙酒錢,總共還不到400元。
他去吧臺結賬,卻被李海燕攔下道:
“過后讓陳飛來結賬,就算是你掃了三天大院的報酬。”
姚繼英本著有便宜不占,必是王八蛋的原則,只好順手又拿了兩條軟中華煙,說道:
“你替我謝謝老三侄子!”
“咱們能不能只占一種便宜。”李海燕咯咯笑著說道。
姚繼英只好說道:“你替我謝謝表哥豐厚的款待。”
李海燕借著醉意,拉著姚繼英的手,溫婉的說道:
“小英子,陪主子去散散步。”
姚繼英從心里感覺,欠李海燕太多。
李海燕牽著姚繼英的手,走出了招待所。
郊外的馬路沒有路燈,漆黑的夜晚充滿曖昧。
兩人緩慢的一直往西走。
李海燕挎著姚繼英的胳膊,柔媚的說道:
“你三天兩頭的招惹我,假如我離不開你了,怎么辦?”
李海燕身體的嬌柔,讓姚繼英的骨頭酥軟。
姚繼英嘴上卻強硬的說道:
“你回房間,用涼毛巾擦一把臉,醒酒、涼拌。”
李海燕突然特別認真的問道:
“繼英,你是不是覺得,我和你之間的鴻溝特別大?”
姚繼英掩飾的說道:
“我沒覺出來,你和我有啥不一樣。
都是一條命,在戰場上挨了槍子,都得要流血。”
李海燕從挎著姚繼英的胳膊,變成緊緊的依偎,說道:
“對啊,我小叔就是高干子弟,照樣犧牲在南疆的戰場。”
姚繼英心里最柔軟的地方被觸痛,努力的壓住火氣、冷言冷語道:
“你是不是還有后半句話沒說,我一個農民的兒子,卻能活著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