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跟李向南談判
- 1980的村莊,我說一不二
- 水太多的大海
- 2028字
- 2024-08-23 16:02:44
沙河岸邊,柳條綠了的時候。
高臺大隊軋鋼廠生產(chǎn)的各種農(nóng)具,已經(jīng)開始在周圍的集市上售賣。
但現(xiàn)在的市場,國家允許自產(chǎn)自銷,還不允許私人商販倒買倒賣。
軋鋼廠沒有批量的渠道銷售,造成大量的產(chǎn)品積壓。
高臺大隊賬上的二十多萬元,除了少部分,用在修靈石山的路。
其余的資金,都壓在了軋鋼廠的那些農(nóng)具上。
姚繼英目前面臨兩個困難。
一是、要解決并增加軋鋼廠的流動資金。
二是、要打通燕南地區(qū)供銷社的銷售渠道。
姚繼英找到李向南,強迫他二選一的說道:
“哥,高臺大隊遇到了兩個困難。
你挑一個難度小的,幫助我們解決掉。
是找銀行再貸款二十萬,還是去地區(qū)供銷社,推銷軋鋼廠的產(chǎn)品。”
李向南皺著眉頭問道:
“你們軋鋼廠有了利潤,給公社上交多少?
說個數(shù),我也好有個理由,替你去跑腿辦事。”
姚繼英耍無賴道:
“哥,軋鋼廠也是在你領導之下,提錢關系就遠了。”
李向南毫不動搖的說道:
“我領導之下,聽著挺新鮮。
你是人聽我的指揮,還是我能調(diào)動軋鋼廠的資金。
有事求我,就歸我領導,沒事求我,就讓我去南墻根兒歇著。”
姚繼英準備妥協(xié)的問道:
“領導,你想要多少?”
李向南這才有了點笑容,說道:
“不是我要多少,是你要給公社多少,一年五千,不多吧!”
姚繼英尋找著漏洞,說道:
“要是真掙錢,利潤里拿出5000元,也行。”
李向南立刻察覺,姚繼英的話里有問題,說道:
“賬本在你手里,賠錢掙錢都是你說了算。
不管軋鋼廠賠賺,每年上交公社五千元。”
姚繼英堅決不讓步的說道:
“軋鋼廠要是賺錢可以,萬一賠錢,還拿五千給公社,那絕對不行。
就是我敢答應,高臺大隊的三千多村民,也不會答應。”
李向南誘惑的說道:
“那就難辦了,燕京的國家供銷總社里,我還真有個朋友。
你不給公社好處,我確實沒有動力給你辦事。”
姚繼英本來計劃,讓李向南通過地區(qū)的姚專員,拿下地區(qū)供銷社的渠道。
如今聽到李向南,在供銷總社有關系,大腦開始轉(zhuǎn)的飛快。
真要有了供銷總社的銷售渠道,軋鋼廠吃農(nóng)具的業(yè)務,還不得能撐死。
開始極快的在心里計算,軋鋼廠每年5000噸的產(chǎn)量。
按照李向南五千元的胃口,拿出銷售額的多少比例合適。
姚繼英對李向南誠懇地說道:
“哥,這樣行不行,供銷總社的業(yè)務。
每筆銷售都會開發(fā)票,一分錢的虛假也做不了。
我每年在供銷總社的銷售額里,給公社提千分之一的流水。
不夠5000元,我補足,如果超了5000元,我也認。”
李向南覺得還算合理,最主要是從姚繼英這個滑頭身上,終于刮下了一層油。
李向南認可道:
“可以,我給盧志勇寫封信,你拿著信,去供銷總社找他。”
姚繼英心里的石頭落了地,兩件事,李向南一個人全解決了。
到燕京,拿到軋鋼廠跟供銷總社簽訂的合同。
再拿著合同到平陽的銀行、或者燕南銀行,沒有理由帶不出款來。
最好,把軋鋼廠跟供銷總社的結(jié)賬期,寫成一年一結(jié)算,再另外約定一個結(jié)算方法。
那么從銀行再貸款50萬、100萬,應該問題也不太大。
姚繼英催促李向南道:
“哥,現(xiàn)在寫信吧,我吃完午飯就去燕京,明天一早就去找盧志勇。”
李向南拿起鋼筆問道:
“咱倆之間,不用寫個協(xié)議嗎?”
姚繼英堅決不同意的說道:
“哥,你在公社,我才認這筆錢,就當幫助你工作了。
你不在,也不知道是來個什么王八。
這筆錢給別人,沒準兒不干正事,全踏馬吃喝了。
你高升后,打死我,我也不再給公社上交錢。”
李向南搖搖頭,什么也沒說,開始提筆給盧志勇寫信。
……
姚繼英騎著摩托車去的燕京。
比開汽車、坐火車都快了很多。
中午一點從家里出發(fā),下午四點半就到了燕京的石景山。
供銷總社在復興門內(nèi)大街,也就是二十一世紀時,金融街那里。
現(xiàn)在的燕京也不堵車,姚繼英騎著摩托車,又用了一刻鐘,就到了臨近復興門的車公莊。
姚繼英在北禮士路,找了一家地下招待所住下,
打電話告知李海燕,招待所的位置和房間號,讓她晚上請自己吃飯。。
中青報靠近東二環(huán),車公莊在西二環(huán)外。
李海燕下了班,從東四十條坐地鐵2號線,到到達車公莊站。
出了地鐵走路,在北禮士路的一幢居民樓下。
李海燕看見了自己的摩托車,才注意到禮士路招待所的招牌。
順著樓梯往下走了2層,找到118房間。
李海燕推門就進,說道:“你屬老鼠的,來了燕京就鉆地下。”
姚繼英懶懶的坐起來,懟道:
“我也想住一間充滿陽光,還有電視機的賓館,你給銀子啊。”
李海燕咯、咯的笑道:
“小英子,從了主子,主子自然讓你享受榮華富貴。”
姚繼英趕緊岔開話題:
“你二叔的朋友盧志勇,知道這個人嗎?”
“盧志勇是二叔的同學,跟二叔算是瓷器,你找他干嘛?”李海燕道。
燕京把關系很好的朋友稱為瓷器,很是形象。
瓷器牢固而緊密,但怕摔。
還有一種不怕任何摔的朋友關系,被稱為鐵磁。
姚繼英覺得此行,應該能達到目的:
“我找他賣軋鋼廠生產(chǎn)的鐵鍬。”
李海燕第一次聽說,軋鋼廠不生產(chǎn)鋼板、鋼筋,而是生產(chǎn)鐵鍬。
于是奇怪的問道:“高臺軋鋼廠咋不生產(chǎn)鋼筋呀,鋼筋在市場上非常的緊俏。”
姚繼英對李海燕的無知批評道:
“海燕,你已經(jīng)腐敗到,何不食肉糜的程度。
你給我投資個幾千萬,我明天就生產(chǎn)鋼筋。”
李海燕這才知道,生產(chǎn)鋼筋也不是容易的事。
但還是伶牙俐齒的說道:
“你要是在燕京能賣身,我給你找關系貸款兩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