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敢想敢干
- 1980的村莊,我說一不二
- 水太多的大海
- 2116字
- 2024-07-23 07:33:40
沙河是燕南地區的一條季節性河流。
夏天雨季時,水最大的時候能沖橋毀路,而冬季卻是年年斷流。
沙河從巍峨的北太行山里蜿蜒著流出山谷,在山谷出口的北側是靈石山,南側是石頭山。
在沙河出山的小沖擊平原的山谷口,有一片幾百畝大小、明顯高出周圍地勢的高臺。
沙河剛出太行又遇上高臺阻攔,只好調頭向北又流出三里遠。
緊接著又遇上一個獨立的丘陵鼓山,才轉向東方,一直到達渤海。
姚家的先祖,長途遷徙而來,很有眼光的選擇了這片高臺寶地。
形成了沙河出山遇到的第一個村莊,高臺生產大隊。
是寶地就聚人,高臺村在清代就已經形成幾百戶的大型村落。
那幾百畝高臺上,早已沒有了建院起屋的閑置地方。
如今南面高臺下的人口,反而比高臺上的人口還多。
高臺生產大隊是高臺人民公社的所在地,是周圍二十幾個村莊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每逢陰歷的三、五、八、十為高臺大隊的集市,周圍的村莊都會來買賣一些山區特產、糧食、蔬菜……及各種生活用品。
現在雖然把倒買倒賣定性為投機倒把來打擊,但自產自銷的商品,國家還是非常鼓勵流通。
今天是農歷的八月初八,臨近中秋節的高臺村集市,更是熱鬧非凡。
集市沿著高臺上的主街,往南一直延伸到高臺下,足有二里地遠。
高臺村的大隊部,在臺地的正中央,最早是龍王廟的地址,破四舊時,拆掉了龍王廟。
龍王廟的木料和磚瓦,翻蓋成大隊隊部后還有剩余。
姚繼英穿著一身沒有領徽的軍裝,戴著沒有帽徽的軍帽,單肩背著一個軍挎包。
信步走在集市上,準備去開生產大隊隊委會。
現在的生產大隊,所有村干部都不是專職干部,有事則去開會,沒事就下田種地。
今年的冬小麥已經播種下去,頭遍水也已灌溉完,村里開始進入農閑季節。
集市上的人流熙熙攘攘,不時地夾雜著叫賣聲。
村里的的十幾個大高音喇叭,在轉播著劉蘭芳的評書楊家將。
姚繼英邊體會著這一世的煙火氣,邊完善著昨夜在茅房仰望星空時,靈感一現的愛情計劃。
下決心!這一世,自己必須做到。
進則造福全體高臺村民,退則做個富家翁,每天回家摟著高紅梅睡覺。
哪怕沒能力改變高臺村的結局,也一定要改變自己和高紅梅的命運。
此時高紅梅已經訂婚,今年臘月就要嫁人。
姚繼英卻敢想天天回家摟著高紅梅睡覺。
果然兩世為人的臉皮最厚,一張前世的臉皮再加這一世的臉皮。
兩張臉皮貼在一起,巨厚無比。
事實證明人先要敢想,才有機會實現理想。
身穿灰格子上衣,頭發隨意扎成馬尾的高紅梅,正在一家木器攤位前挑揀著小板凳。
姚繼英走到木器攤前,對老板吹胡子瞪眼、毫不客氣的說道:
“你這小板凳的做工,可比高臺村木工組做的差遠了!”
賣木器老板的年齡,都能趕上姚繼英他爹的歲數了。
聽見小伙子不厚道的評語,立刻仰頭翻著白眼嚷嚷:
“高臺木工組做的好,你來這干嘛?”
姚繼英大聲地反駁道:
“要不是我媳婦貪圖便宜要在這買,我搭理你干嘛!”
不到五秒鐘的三句大聲對話。
讓高紅梅扭頭看向姚繼英,一雙丹鳳眼露出、吃驚、懷疑、迷?!?。
姚繼英毫不猶豫,側身拽起高紅梅的左手就走,同時用更大的聲音喊:
“咱們走,便宜沒好貨,不買了!我找高臺木工組現做!”
高紅梅毫無反應的被姚繼英拽著,往集市熙攘的人群里走。
身后傳來木器老板的大聲喝罵:
“這就是個踏馬的二百五,媳婦這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
幾個也正挑揀木器的婆娘,為了討木器老板的歡心,以便能便宜幾分錢,隨聲附和道:
“媳婦長得是真俊,小伙兒是個二球?!?
“好漢沒好妻、賴漢娶花枝,這是上講究的說道?!?
“這小俊俏媳婦眼瞎了。”
……
姚繼英一句話也不說,只是昂首挺胸的拽著高紅梅走。
高紅梅被姚繼英強迫著、在人群里走了大概有十米,才終于反應過來。
自己的名節全毀了。
姚繼英小人、流氓、下三濫、土匪……。
這是報復,報復同桌兩年的那些仇。
高紅梅迅疾的揚起巴掌,用盡全力扇在姚繼英的左臉上。
緊接著雙手捂著臉,往人群外面跑。
這一巴掌的動靜,讓周圍趕集的人們,迅速地圍攏了過來。
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想讓姚繼英再挨媳婦一巴掌:
“媳婦跑了,還不趕緊追!”
“趕緊回家去跪搓衣板兒!漂亮媳婦要真沒影兒了,可惜!”
……
姚建英的左臉火辣辣的疼。
此時既不慌張也不捂臉。
對看熱鬧的人群不閃不避。
臉上洋溢著笑容,邁著四方步繼續往大隊部走。
路過供銷社時,捎帶著花兩元三毛錢,買了一條佳賓香煙。
高臺大隊部只有兩間房。
堂屋六十多平米大一些,用來開會傳達文件、靠北墻放著一張八仙桌,空地無秩序的放著幾條長板凳。
里間三十來平米,中間對頭放著兩張三屜桌。
一張是大隊書記姚樹堂用,一張是會計姚金明在用。
靠南墻窗戶前還有一張三屜桌,擺放著廣播用收音機、擴音機、一個包著紅綢布的話筒,等其他播音雜物。
姚繼英到了大隊部,見姚樹堂跟幾個大隊委員,正抽著煙閑聊。
二話不說,把那條佳賓煙扔到八仙桌上,轉身就進了里間。
把正播評書楊家將的收音機關掉。
村里的十二個高音大喇叭一起靜了音。
無數聽評書聽得正上癮的人,齊刷刷感到莫名奇妙。
一般情況下,這必是有上級的重要文件要傳達。
無數的人開始豎起耳朵,等待聽國家又發生了什么大事。
姚繼英打開話筒開關,咳嗽了一聲,試了試話筒已經接通擴音機。
村民們聽見十二個大喇叭里的一聲咳嗽。
見怪不怪,這也符合念文件前的慣例。
緊接著十二個大喇叭里傳出,一個男人高昂的聲音。
男人幾句聲嘶力竭的喊話。
讓村民們瞪大了眼睛,眼睛全都掉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