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偉大的任務
- 1980的村莊,我說一不二
- 水太多的大海
- 2027字
- 2024-07-27 12:54:30
王振升一眼就看了出來,賠禮道歉的禮,很重!
二百五態度比較誠懇,需要找個臺階,彼此都能下臺。
上午被氣瘋的事情,已經過去一半。
楊煥娣招呼著姚繼英坐下,開始沏茶倒水的忙活。
王振升發泄著最后的不滿:
“年輕人愣一些,有沖勁兒嘛,這些都可以理解。
那也不能污蔑我,只管升官,不管下面干部的死活!
至于說我泥腿子,我還真不生氣,我本來就是泥腿子嘛?!?
姚繼英趕緊給王振升寬心:
“王主任,我認為泥腿子的稱呼,是對扎根基層干部的贊揚。
王振升暗道一聲:好險,還真惹不起這位二百五。
他徹底沒有了對姚繼英的敵意,哈哈大笑道:
“原來你是姚樹深的小子,早說呀,這誤會鬧得。
論輩兒、你是侄子,以后有事跟我私下里溝通,千萬別在會上鬧矛盾?!?
姚繼英順桿兒往上爬,滿臉堆笑的巴結道:
“叔、以后,我再也不敢在您面前放肆啦。”
“年輕人,哪兒不犯錯的,改了就好?!?
姚繼英見已經達到目的,起身就往外走,告別道:
“叔,嬸兒,我就不打擾你們休息了?!?
王振升兩口子也不阻攔,嘴上客氣道:
“再坐會兒吧,大老遠的來了,也不喝口水就走?!?
“我不渴”
“天黑慢點騎車。”
“嗯,您二老留步?!?
姚繼英飛身上了二八大扛自行車。
慢慢悠悠,一路哼著小曲,往高臺大隊走。
此時,在姚家胡同的姚繼英的家里。
姚樹深跟姚樹堂兩個老兄弟,正在邊喝酒邊聊。
“大哥,繼英這孩子,了不得!”
“怎么說?”
“一般的領導,對下面的人,打一棍子給一個棗吃。
這手段施展好了,就已經是個合格的領導。
而繼英,竟敢拿上級領導開刀,也敢用這種手段,真不得了。
我沒見過這種水平的干部,大哥你也不行!”
“他咋么做的,詳細的說說?!?
…………
姚繼英很有成績感的回到家。
在高臺大隊搞分家單干的各級壓力,短時期內,也就到此為止了。
不會再有大的變動。
以后要專心進入,抓緊時間娶老姨,集中精力干事業的階段。
姚繼英美美的睡了一覺。
第二天。
姚繼英走在大街上,村民們見到他,遠遠地不斷有人交頭接耳、議論什么。
一開始姚繼英以為,是為了昨天的兩場會,或者是分田的事。
找了幾個關系近的年輕人,一陣旁敲側擊,才問明白。
原來全村人都已經知道。
姚繼英在南疆戰場,受過什么刺激,給得了瘋病!
有可能是被炮彈震的,也許是被血海嚇的,要不就是因為戰友犧牲,大腦受了刺激……。
反正姚繼英不能喝酒,只要一喝酒,肯定就犯瘋病。
姚繼忠親眼看見,姚繼英喝酒時犯了瘋?。?
把他嚇的連飯都沒吃,餓著肚子就跑了。
姚繼英很慶幸沒人知道PTSS,戰場創傷應激綜合癥。
村里要是有了這種說法,自己渾身是嘴也說不清。
科學的判定,誰能駁斥。
姚繼忠不敢跟姚繼英再喝酒,哪里還敢提跟合伙開鐵礦。
姚繼英倒是少了麻煩,開始忙著參與農田的丈量。
這些犄角旮旯沒有機井的農田,全在沙河山谷,跟靠近山的半坡地。
這些農田散而小,農田的灌溉,基本上靠老天爺的雨。
靠近沙河的地方,因為缺少水利設施,也沒能利用上雨季的河水。
村里要一直等到,有財力處處打深水井,才能解決灌溉的問題。
三天時間,總共丈量完一千五百二十三畝農田。
高臺生產大隊,把勞動力人口、非勞動力人口全算上,共有三千一百二十人。
按人口分這些農田,每人能分到將近0.5畝。
一千一百多畝良田加上一千五百畝貧瘠的農田。
所產出的糧食,遠遠不夠全村的口糧。
高臺大隊那些副業,所產生的利潤,大部分購買了國家返銷糧,才避免了有村民挨餓。
現在高臺大隊,壯勞力的每個滿工是十分,合到兩角八分錢。
也就是一個壯勞力,不休息的天天出工,一個月的工資是8元4角錢。
這已經是全平陽縣,最富裕的水平。
山里的生產大隊,有的村一個滿工是8分錢。
甚至有的大隊年年虧空。
也就是你天天去種地上班,一年下來一分錢沒有不算,還得倒欠錢。
窮的村莊要求分家單干,非常的合情合理。
因為自己種地,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賠錢的。
真要種地賠錢,干脆農田荒廢了,長草賣草也能賣點錢。
現在每一百斤干草的價格是8分錢,供銷社常年都在收。
現在像高臺大隊這樣富裕的村莊,也有一撮人,鼓搗著要分家單干。
另一種是姚繼忠這種人,只要分家,他們馬上就能發財。
還有一種人,就是那些在村集體副業干活,有一定技術能力的人。
他們肯定也對現狀不滿。
在村集體副業,用技術創造的利潤多,下田種地的人,雖說也要技術,可創造的價值低。
都是每上一天班,給計一個滿工,同樣是掙2角8分錢。
這種情況下,即使反對分家單干的姚繼英,也認為十分的不公平。
姚繼英設想的是村集體公司化,全體村民都是股東。
另外再用職務工資跟獎金,來搞責權利結合的相對平衡。
但這樣做,還有很遠的路要走,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穩妥的的走。
前世轟動全國,一直走集體化道路到二十一世紀。
錢多到大豪橫、太豪橫的大莊、南村、華村等,不也是全部失敗。
這是今生的姚繼英,感到迷茫的地方。
明白富裕村莊搞分家單干,一定是貧富極端分化。
可搞集體道路不分家單干,前世也沒有成功的案例。
高臺大隊,只有闖出一條自己的道路,才有可能走的通。
偉大的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管理好一個集體村莊的工作,比我證明出相對論,還要累!
姚繼英下決心挑戰愛因斯坦,去完成比發現相對論,還要偉大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