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蒙操作系統設計原理與架構
- 李毅 任革林
- 1715字
- 2024-07-24 11:18:10
2.2 HarmonyOS試圖解決的問題
從操作系統發展史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成功的操作系統在其誕生時,都能夠解決彼時在某些特定領域困擾使用者的重要問題。這些問題林林總總,有的操作系統解決了高效使用硬件的問題,有的操作系統解決了操作系統碎片化的問題,有的操作系統解決了跟用戶高效交互的問題,還有的操作系統通過開源的方式解決了操作系統使用成本過高的問題。
HarmonyOS是面向智能終端的新一代操作系統,智能終端在萬物互聯時代面臨的問題就是HarmonyOS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萬物互聯時代,智能終端將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并非全然屬于操作系統的范疇,而是需要操作系統設計者和生態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才能解決。對于操作系統,我們認為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如下。
1. 用戶程序生態割裂問題
用戶程序生態割裂問題主要表現為用戶程序與某類設備進行捆綁,即設備A的用戶程序在設備B上無法安裝或運行。當前智能終端的用戶程序生態基本都是割裂的,手機上的用戶程序無法安裝或運行在電視或車機上,反之亦然。這種生態割裂嚴重影響了用戶的體驗,為了彌補這種體驗缺憾,當前的一種解決方案是開發者為不同設備開發不同的App,這浪費了開發人力。更嚴重的是,非智能終端由于其操作系統的限制,基本無應用生態可言,開發者即使愿意開發多個App也無能為力。這就需要操作系統支持將智能終端生態引入更多的IoT非智能設備,包括將某一類智能終端的生態引入另一類智能終端設備。
2. 用戶數據割裂問題
用戶數據割裂問題主要表現為用戶數據和單臺物理設備進行捆綁,即存儲在設備A上的數據很難被設備B訪問。當前,智能終端的用戶數據基本是割裂的,用戶手機上的用戶程序無法或者很難訪問另一臺設備上同一用戶程序的數據,這里提到的另一臺設備可能是智能手機、平板計算機或其他智能設備。為了一定程度地彌補用戶數據割裂的缺憾,業界設計了一些支持數據互通的方案。譬如,通過云服務轉存的方式支持照片、通訊錄等數據在多臺端側設備之間同步;通過數據克隆的方式把一臺智能終端的數據恢復到另一臺設備上;通過磁盤映射的方式進行訪問;還有一些應用級的跨設備同步方案。這些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數據互通的問題,但這些方案對用戶并不友好,需要用戶付出額外的成本,如云側的存儲成本,或者需要用戶對計算機技術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手動操作步驟煩瑣,難以做到讓用戶無感知地操作。大量的用戶數據存儲在不同的設備上給用戶帶來的另一個困擾是,用戶需要記錄數據和設備的對應關系,否則可能無法獲取需要的數據。這就需要在操作系統層面能夠徹底解決智能終端間的用戶數據割裂問題,用戶無須關注數據存儲的具體物理位置,系統支持跨設備的數據訪問、存儲、搜索和權限控制,給用戶帶來無感的、一致的數據訪問體驗。
3. 軟硬件能力割裂問題
軟硬件能力割裂問題主要表現為軟硬件能力和單臺物理設備綁定,即設備A無法使用設備B的軟硬件能力。當前,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的設計邏輯是僅管理單一設備的軟硬件資源,在萬物互聯時代,這種“只關注個體,不關注整體”的設計理念在個人智能設備越來越多的趨勢下將造成用戶體驗的割裂。小型設備無法容納更多的硬件,自身能力有限;其他設備的大量硬件資源無法復用,難以達成“以用戶為中心”的體驗目標。這就需要操作系統能夠跨設備管理軟硬件資源,用戶可以將其中一臺設備作為入口,便捷地使用其他設備的軟硬件資源,達成“1+1+1+… > N”的效果。
4. 多設備交互割裂問題
多設備交互割裂問題主要表現為試圖用單設備的交互邏輯來解決多設備的交互問題,對用戶而言,交互邏輯不是統一的、一致的,而是割裂的。這種交互給用戶帶來更多的是不解和困擾,以及無所適從。傳統單設備的交互方式基本滿足用戶的交互需求,如何讓用戶像操作單設備一樣簡單地使用多設備?除了鼠標、觸摸屏等傳統的交互方式,能否讓一臺設備作為另一臺設備的輸入工具,如手機作為空中鼠標,或者設備之間相對位置的變化作為交互的一種輸入?如何使用更自然的交互方式?如何減少多設備之間重復的提醒和通知?諸如此類問題,都是要在操作系統層面上解決的問題。
5. 其他需要解決的問題
除了上述提到的4個割裂問題,如何實現設備之間的安全認證和數據保護、如何向用戶程序開發者提供一套支持跨設備的開發框架等,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