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蒙操作系統設計原理與架構
- 李毅 任革林
- 779字
- 2024-07-24 11:18:08
1.4.1 萬物互聯時代已來臨
回顧移動互聯網發展歷程,2011年年底,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超過了PC出貨量,這標志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IoT研究機構IoT Analytics 2020年發布的IoT跟蹤報告顯示,那之前10年,全球所有IoT終端(不包含智能手機)連接數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10%。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IoT的連接數約為117億,IoT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報告同時預測,2025年智能設備的數量將達到300億部。
與計算機體系結構不斷發展一樣,IoT硬件技術也在快速發展中,舉例說明如下。
計算單元:從通用計算走向領域計算,CPU、GPU、TPU、NPU、IPU不斷發展,以支撐AI、圖形處理、并行運算等強算力需求。
存儲單元:智能存儲、存算一體、SCM、非易失性內存等存儲單元會逐步規模應用,易失存儲與持久存儲逐步走向融合,邊界不再清晰。
通信單元:無線通信技術不僅提供通信能力,也提供無線傳感技術和增強型無線位置追蹤等能力。同時,5G大連接、低時延、高可靠性使新型高吞吐量、低時延廣域計算成為可能。
智能駕駛:智能駕駛汽車包含完整的傳感器、網絡互聯、計算單元等,是新一代移動數據中心的主要載體。
智能家庭:家居越來越智能化,無縫連接、自然交互等可支撐良好的用戶體驗。新型IoT設備硬件技術發展需要操作系統提供新的抽象與設計來充分簡化編程、快速互聯、釋放算力,以支持構建異構新老硬件混合異構環境,實現新型硬件技術與現有硬件技術的完美融合。
當前,智能終端操作系統主要解決的是人和單設備的交互問題,交互的方式取決于單設備的硬件支持哪些交互能力。針對用戶如何通過一臺設備和另一臺設備進行交互的問題,當前多個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做了一定的嘗試。譬如,打通App在兩個設備之間的消息通道,優化了用戶在特定場景下的操作體驗等。未來的操作體驗將會圍繞萬物互聯的全場景展開,大量設備如何動態接入網絡?如何互相通信?用戶與多設備的交互方式如何體現以人為中心?這些都是迫切需要在系統層面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