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在牢里也不安分
- 三國:我二叔玄德獨斷萬古
- 后跳都督
- 2399字
- 2024-07-21 19:16:53
傍晚,獄卒給劉廩送來了飯菜和酒。
羨慕的周圍其他犯人嗷嗷叫,他們從來沒見過一個罪犯還有這種待遇。
還能送酒來讓他在牢里面飲酒。
“我也要我也要!”
“給我也喝一口。”
牢房里喊聲一片,但很快被衙役喝止,張飛特供的,還有一碟醬汁濃郁、充滿愧疚的牛肉。
張三叔的嘴,是真的快。
劉廩在草料鋪就的床榻上吃食時,腦子里逐漸想清楚了緣由。
“叔父應該是覺得我的言論太刺激,一時還接受不了,”他發現了華點。
現在不是可以力主很多言論的時候,因為人心還向漢,和思想開化的人談這些無妨,和百姓談及更先進的思想,容易被當成狂生。
至于禰衡為什么能共鳴,大致因為他本就是個狂生。
看他家里沒什么喪事還喜歡穿著素白袍服到處走就知道了。
想通了這點,劉廩放下心來,說到底叔父還是保護我的,免得我被人傳出什么不好的評價。
……
衙署內,劉備在聽張飛猛勸,卻是表情平淡的端坐著,毫無動容。
“宗偉沒說蒼天已死,他說的是,難道真以為蒼天已死么!這是反駁譏諷那狂生的話呀!兄長,趕緊把他放出來吧!”
但是他的話里,表明了其人無君無社稷。
劉備只是聽張飛描述,就能明白劉廩乃是不忠漢之人,或者說心底里完全沒有君王社稷一說,他冷靜得讓人發寒。
這樣的人,非常危險。因為這種思想應當是權術之基,廩兒何時浸染的權術之學,已經到了何等地步?
他涉獵的學問不知不覺已經太多了。
他不禁想起了波才、張角、張燕、于毒等耳熟能詳的人,放廩兒出去幾年,絕對又是一個張角。
他的話,蠱惑人心!
但偏偏說得又很有道理。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所食所祿,民脂民膏。
就光是這些話,能騙得不少人跟隨其后,以為天下太平之理想。
想到這里,劉備略微動容,但若是論心思出發點,終究還是仁德待民的。
“讓他關一段時間,好好冷靜一下挺好的。”
劉備有一種預感,非常強烈。
這不是劉廩最后一次進牢獄。
想到這,劉備又抬頭看向簡雍,道:“憲和,這段時日,你多去和廩兒深談一番,以你的淵博學識,匡正一下他的學問。”
簡雍嘴角上揚,目光堅韌,點頭道:“主公放心,不在話下。”
劉備又看向張飛:“此次境內各族皆收到文書,樂陵不必等了,若都是那狂生的想法,他們只會待事成半數之后,方才來聚。”
“先將政令以告示發各鄉里,明日別去軍營了,將軍務托賴云長便好。”
張飛一愣:“那俺干什么?”
劉備道:“隨我去下鄉里,同民開墾田土,播撒麥種。”
張飛:“……”
平原氣候尚佳,可行冬麥,今年秋收之后得了很多麥種,越冬而播,來年夏日便可先得收成。
劉備亦是深諳農耕之道者,自然懂得,而現在的問題就在于,若是播麥種,百姓的心性未必有那么濃。
麥食不如米糧飽腹,若是做麥飯更是難以下咽,而其余面食,湯餅、炊餅之類,更是干噎。
……
第二日。
劉備早起,拿斗笠著草鞋,有張飛、陳到陪同,前去城外見流民之中為首那些人。
流民無田,最大的問題是無恒產,劉備深諳其理,要為他們述說開墾屯田的真正益處。
昨日聽聞的廩兒之言中。
有一段他還是很贊同的。
在平原施行屯田,開定的乃是人心。
只要,外能清掃賊寇之擾,內可行繁盛之治,便可穩住數年,即便只有一兩年,讓百姓能過過安穩日子,未嘗不是一樁功德。
但是他出來沒多久,就有人來報,說是樂陵縣推舉的縣令,舉鄉里商賈來投,欲聽從劉將軍之政。
現已領上千人手,押運錢財軍資、耕牛三百,外加糧食三十余車,已到了二十里外。
“樂陵?”
劉備思索片刻,馬上回頭凝視張飛,道:“立刻去迎,將樂陵義士大張旗鼓的請至平原軍營。”
“誒!兄長放心!”
張飛趕到時,發現一路風塵,車馬亦有打斗的痕跡,一個軍吏跑來滿臉愧疚的拱了拱手,“將軍,路途之中被小股賊寇突襲,掠去了些許耕牛、錢財,只剩三分中二也,現在還在清點。”
“啊!?”張飛氣急,好不容易游說得來的錢糧軍資,又被那些腌臜賊寇搶去。
“那些賊人逃往何處!?”他連忙張望,隨后目光鎖定了一片狼籍的一條路途。
“將軍勿追啊,”那軍吏連忙勸說,“賊寇常年劫掠,定有接應設伏。”
“好在糧食未曾被劫,不耽誤軍屯大政之推及!”
“俺怕他們不成?”張飛眼睛鼓起,怒目圓睜,看著某個方向氣喘如牛,恨不得把雜種碎尸萬段。
但是他此刻明白大兄的意思,不是和這些賊人算賬的時候。
“走!俺護著你們回平原縣!”
“清點好了嗎?”
“差不多了,回去可與玄德公言說。”
“有玄德公的兵馬來了,賊寇自然不敢進,先行回去,再除賊!”
“方才那些賊人也是擔心這里離平原縣太近,方才不敢久留。”
不知不覺間,其實平原劉備的威名已經在賊寇之中傳開了。
他們身在平原縣的人不知曉,而賊寇的懼怕,還有其他縣子民將士的敬仰,卻足以說明很多。
回來之后,劉備在一聲聲“玄德公”之中迷失了自我,樂陵縣士人商賈擁軍屯之政,這其實也就意味著,樂陵已經歸他治理了。
如此看來,宗偉之言,還是拉攏了不少人,那個名為禰衡的狂生,也并非是夸大其詞,一無是處。
……
此刻,在樂陵禰氏祖宅深處,禰衡只穿了一件單衣被關在小房間里,滿臉悲憤之色,瘦削的面容猙獰。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爾等居于亂世,仍要束手旁觀嗎?”
“觀望多年一無是處,不如資惠民之政,定我青州安寧!”
“賊寇猖獗,政之罪也,正該是我舉家報效,替天安民之時!”
陰影之外的屋檐之下,禰氏族老都在面面相覷,其中一人轉頭來認真的道:“衡兒所言雖然狂悖無禮,但是卻算至理名言。”
“能說出如此深刻之理,何嘗不是一種成長。”
“不錯,好一句,所食所祿,民脂民膏……百姓若苦,帝王難福呀。”
“衡兒能有此才,與我等家學,樂陵儒林決計是分割不開的!”
“衡兒之字已經選好,日后當叫正平,釋其衡也,而今他已對世間命理有所認識,只帶加冠表字,日后或許也能名流千古。”
“至于助劉備治理平原郡,當仁不讓。仁名與責擔,都交給他,我樂陵族老取仁善之名即可。”
“二叔說得對!”
……
六日過去,劉備忙碌于田土間時,劉廩在牢里也沒有閑著。
這日簡雍長衫不整,汗流浹背,一路小跑進牢獄,滿臉欣喜的下階梯到陰影中,又自拐角出現影子,喜笑顏開的跑來。
短促的叫喚著,“宗偉,宗偉!”
“真有效果了,果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