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道但講無妨!”
衛籍斟酌片刻后,深吸一口氣說道:
“文若世之大才,眼下不得已辭官,不如與我同去河東,籍必定以郡丞之位待之!”
漢代以郡為國,太守相當于一郡國君,而郡丞地位只在太守之下,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是衛籍能夠封賞的最高的官職。
對于衛籍的話,荀彧沒有覺得意外,畢竟在上次離京之時衛籍便說過這樣的話,只是當時衛籍還是雒中騎都尉,他沒有細想,而眼下衛籍已是兩千石之太守,對于這種問題他不得不慎重。
荀彧看了一眼衛籍,沉吟開口:“仲道難道不知郡丞需要朝廷任命?”
衛籍微微頷首:“自然知曉,只是籍既然為太守,只要文若同意,抵達河東后,籍自會上表朝廷,表文若為郡丞。”
荀彧的反應也在衛籍意料之中,雖說荀氏嫁女,可并不代表荀氏會全力相助,或者說荀氏還沒有意識到不久后天下即將大亂,眼下還沒有到依附于人的地步。
廳中一度陷入沉寂。
……
良久后,荀彧開口打破了沉默:
“仲道意欲何為?”
“公有王佐之才,籍自然是為了治理河東。”
荀彧連忙擺手,幽幽的看著衛籍,意味深長的說道:“當真如此?”
說到底,荀彧覺得衛籍入雒以來所行之事步步兇險,若是僅僅為了這些,怕是不值得如此。
衛籍目光一凝,佩服之余也明白了若是不說出點驚駭言語,怕是說服不了荀彧。
當然天下大亂的話此時還不能說。
于是,衛籍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文若可知前些日子袁隗為何要阻止我等誅董?”
荀彧面露疑惑,牛輔回京和尚書臺書信之事他自然知道,只是他并不知道袁隗為何要這樣做,當下便問道:
“總不能是為了天下大亂吧!”
“正是如此!”
不管面露震驚的荀彧,衛籍娓娓道來:“袁氏兄弟中的袁紹和袁術已經準備在關東之地起兵,以清君側之名入雒誅殺董卓,可當時我等已經謀劃多時,眼看萬事俱備,難道身為天下仲姓的袁氏會不知道?”
頓了頓,衛籍再次開口:“文若大才,依你之見袁氏為何如此?”
“難不成……”
此言一出,荀彧口中呢喃一聲,緩緩向后跌坐,他略帶震驚的看著衛籍:
“仲道是想說一旦關東之人起兵入雒,不論董卓結果如何,朝廷威嚴盡失,屆時天下必將大亂?”
衛籍默不做聲的點了點頭,目光幽幽的看著荀彧。
“想不到袁氏領袖天下士族,所謀之事竟如此險惡!”
荀彧目光有些復雜,看向衛籍說道:“仲道是想以河東一郡之地和袁氏相爭?”
“文若誤會了,眼下局勢晦暗不明,籍不過是想要自保罷了!”
衛籍心中野心自然不會輕易向人吐露,哪怕荀彧此刻已經是自己的妻兄。
冷靜下來的荀彧暗自思量,回想著近些日子在衛籍身上發生的事情,河東之亂、雒中誅董、緱氏相救、衛荀結親、再加上王允獨攬朝綱。
亂象已至卻不會立即平息!
片刻后,荀彧眼神逐漸清明,站起身來拱手說道:“荀彧一介文人,但憑驅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