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馬氏敗亡
- 在下楊康,五絕只是小目標
- 天音閣主
- 2265字
- 2024-11-11 20:40:44
楊康將手中文函收好放于桌幾之上,笑道:“府尹這話說的,難道本王任命幾個人還要提前向府尹報告?”
馬生魁冷哼一聲,道:“王爺,還有在座的也都聽著,我敬您一聲王爺,但誰不知您可是前章宗皇帝一脈,說實話早已過氣,現如今只能算作宗親。我背后靠著的可是當今皇太子,王爺真是要與我們魚死網破嗎?”
“是有如何?”
馬生魁沒料到楊康竟直接承認了,當下呵呵笑道:“王爺,就算你打了些小算盤,如今六州,我們也只是三比三,你有何得意呢?”
他心中盤算了一下,哪怕將孟罕從乾州節度使升調而走,就算乾州被楊康拿下,但那同州防御史由鄭汴改為王德義,依然是自己人。
商州節度使由呼延輝改成呼延金城,這只是把自己的把兄弟換成了自己的大侄子,這商州依然在自己手中。
加上淳于慶任防御史的耀州,自己依然掌控三州。另外,這長安城常駐的三萬兵馬,也在自己手中。
所以,馬生魁想不明白,楊康為何如此咄咄逼人,還是年少太急躁了。
過了今日,我讓你好看!馬生魁心中憤憤想道。
“哦?是嗎?”楊康噗嗤一下笑了起來:“你好好看看,到底是幾比幾?”
馬生魁一愣,接著就看到了令他不可思議的一幕。
下首王德義首先站起,拱手向楊康道:“同州防御史王德義謹遵秦王號令!”
接著站在后排的夏侯勝站起道:“乾州節度使夏侯勝謹遵秦王號令!”
淳于慶站起拱手道:“耀州防御史淳于慶謹遵秦王號令!”
坐在最下首的呼延金城在淳于慶說完后立即站起:“商州節度使呼延金城謹遵秦王號令!”
華州防御史張境嚴、虢州防御史方銘倒是沒有站起,但他們是老牌秦王府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再表態了。
馬生魁瞪著眼睛,手指著王德義、淳于慶、呼延金城三人,口中哆嗦半天沒有說出話,卻看見自己那個拜把子的兄弟孟罕竟也緩緩站起,朝著楊康躬身行禮:“京兆府同知孟罕,謹遵秦王號令!”
這一下,那站著的鄭汴,左看看又看看,也慢慢躬身下來道:“京兆府路按察使鄭汴,謹遵秦王號令!”
“你們,你們……,都反了……反了!”馬生魁怒極,竟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句子。
馬鐘此時一把將身邊桌幾上的茶杯摔碎,吼道:“大哥,我說的沒錯吧,看來我們今天留一手是對的!”
聽了馬鐘所言,馬生魁忽然平靜了下來,不禁揚天長笑起來。
楊康擺手示意大家坐下,看著馬生魁,等他笑完。
馬生魁笑畢,又恢復了一副深不可測的模樣,轉頭對楊康道:“王爺,您以為這樣你就贏了?”
“那不然呢?”楊康微笑詢問。
馬生魁此刻臉上已顯出歹毒之色:“此刻,我已著人率領長安駐軍趕赴此地,原本只是個備用,沒想到真起了作用。我倒要看看諸位,一會還要如何謹遵秦王號令!”
“哦?你調動軍隊來攻打我都總管府?你是想謀反啊?”
“不不不,王爺誤會了,我調動軍隊乃是為了營救秦王,因為在座的這些人劫持了秦王您!”馬生魁哈哈笑道,而后惡狠狠的盯向在場的每一個人。
他此言一出,倒是讓在座之人都抽了一口涼氣,這家伙,竟這么大膽子。
“馬府尹,你就沒有奇怪,為何到現在你所說的兵馬一點動靜都沒有嗎?”
馬生魁聞言,驀然朝楊康看去,心中稍生疑慮,但隨即就打消了,那可是三萬軍隊,你秦王有什么力量攔得住?
“大哥,還跟他們啰嗦什么,我這就親自去帶兵過來!”馬鐘已沒有耐心繼續待在現場,哐啷一聲拔出佩刀,就要往府外奔去。
眾人眼見變故陡起,尚未反應過來,卻聽楊康冷喝一聲:“想走?把命留下吧!”
說著忽的一下飛出,自空中一振,已越過馬鐘,一掌轟然向馬鐘天靈蓋擊下。
接著就聽馬鐘“啊”的一聲慘叫,整個人倒飛而回,正好撞在大廳的一處柱子之上,瞪著一雙銅鈴般的大眼,就此沒了聲息。
“馬鐘意圖謀反,已被本王當場格殺!”楊康高聲喝道。
眾人一見楊康如此神威,均是驚駭不已,齊齊道:“秦王斬殺叛賊,臣等親眼所見!”
馬生魁卻已緩緩軟倒在地,渾身顫抖起來,此刻已無半點方才的氣焰。他沒有料到楊康竟然會暴起殺人。
楊康走到馬鐘尸身前,將他那把佩刀撿起,轉身朝馬生魁走去。
“王爺,王爺,卑職糊涂,望王爺再給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啊王爺!”馬生魁嚇的趕緊跪起求饒。
楊康走到他面前,淡淡道:“馬府尹,既如此,那我給你個機會?”
馬生魁一聽,不禁一喜,心道今日先活下去再說,趕緊磕頭道:“多謝王爺,多謝王爺!”
“不過我要向府尹借樣東西,不知府尹舍得否?”
“舍得,舍得,王爺不管借何物都舍得!”馬生魁一直磕頭不停,此刻更是以為已經逃得生天。
楊康呵呵一笑,道:“我要借的,是你項上人頭。”
“嗯?”馬生魁以為自己聽錯了,疑惑的抬起頭來,但他看到的卻是那把鋒利無比的刀正向著自己的脖頸砍來。
接著就感覺脖子一涼,然后天旋地轉起來,忽的一下什么都消失了。
楊康自地上撿起馬生魁的頭顱,又走到馬鐘尸身旁邊,一刀斬下其頭顱,就那樣提著快步出了府門:“大家都隨我來!”
說著一馬當先出門騎上馬向著城外軍營奔去,其余人等趕緊各自騎上馬緊跟其后。
得趕緊啊!倪韜以一萬騎兵阻擋著其余兩萬步兵,很是艱難。更重要的,是不能讓他們真打起來,那樣就亂套了!
楊康一路上風馳電掣,身后的官員們也不知出了什么事情,只能緊緊跟著快速奔馳。
眼瞅著軍營在即,只見那營門已經撞開,軍營內一片嘈雜之聲,像是兩軍對壘的架勢。
還好!尚未打起來,但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時刻!雙方的武器都已經亮了出來,最前排的騎兵甚至已與最前排的步兵抵在了一起。
“我乃秦王,馬生魁、馬鐘兄弟謀反,已被本王誅殺!各營各自回營,既往不咎!不聽令者,格殺勿論!”還未到近前,楊康就以內力加持,發出震耳大吼。
這一聲吼,直接將兩軍對壘發出的謾罵聲給壓了下去。
對壘雙方均回頭看向奔騰而來的楊康以及身后的京兆府路官員。
當他們看到楊康掛在刀鋒上的馬氏兄弟頭顱時,頓時翁的一聲,齊齊向著楊康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