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高考的關系,二中學校被設置為了考場,所以高一高二年級的學生和老師都放了假,高三年級的老師也放了假,學校里空蕩蕩的,顯得很安靜。
籃球場、兵乓球場也沒有了打球的人,只有知了偶爾發(fā)出鳴叫,給人帶來夏天的炎熱感覺。
太陽已經(jīng)西斜,這一天快要過去了。
“相信我么?”
楊帆的腦海里依舊回蕩著老班的這句話,他沒有立即回到宿舍,而是按照記憶,在校園內(nèi)走了一遍。
三棟教學樓,高一年級的,高二年級的,高三年級的~
教學樓的邊上,是實驗樓,做化學實驗還有一些物理實驗時用到的地方。楊帆回想起上學時的情形,化學課做實驗是他比較期待的,也是他們班上很多人喜歡上的課。特別是看著那些溶液發(fā)生反應、置換、還原等等,五顏六色,非常的神奇,給他一種知識非常有用的感覺。
不像其它課程,基本上都是憑空學習,靠腦袋想象著來學習。
楊帆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物理課、數(shù)學課,當年在學習時總感覺這兩門課簡直是違反人性,什么向量、輔助線、動點、動量、矢量、方塊在斜坡上運動求受力等等,嘴角忍不住流露出了一絲苦笑。
當年的自己還真是年輕啊,或者更應該說“天真”。
當然,也應該說是99%的學生都很天真,這和家庭條件、教育環(huán)境息息相關。身處內(nèi)陸,在應試教育下習慣了只讀書的他們,老師的授課也基本上是照本宣科之外增加一些靈活的解題技巧,這就導致他們對于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聯(lián)系不到他們所學的知識上去,至于解決能力就更別提了,他們也想象不到自己學習的東西其實是可以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去解決問題的。
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楊帆才漸漸的發(fā)現(xiàn)其實很多問題,只用高中的知識就可以解決。
電子電路、結構設計、光學處理……等等,這些問題的理論和解決辦法其實都明明白白的寫在了課本上,只是看你怎么應用罷了。
在工作中,楊帆作為工程師,是需要對所做產(chǎn)品的光學性能進行設計的,這里的設計包括用什么樣的結構方案、材料方案來達到客戶所需要的光學性能。
結構和光學的關系在哪里?
在于光的折射、反射、入射等等。
材料和光學的關系在哪里?
在于不同的材料對于光的折射、反射率是不同的。
以上這些,可不就是在物理課本上講的很明白嗎?
很多人,不用去這樣做計算,憑借工作經(jīng)驗去做設計就可以完成設計工作。但是,這只能是當一個普通的研發(fā)工程師、或者高級工程師,是晉升不了資深工程師的。
僅憑經(jīng)驗去完成設計工作,一旦出現(xiàn)了問題,他們往往無法去正確的、快速的、從根本上解決,而且效率也非常低下。
只有明白了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楊帆也是經(jīng)歷過多次慘痛的失敗之后,才開始重新走上學習的道路,然后發(fā)現(xiàn)這一點,并真正掌握理論指導實踐的正確認識,最后晉升為資深工程師的。
不過,楊帆也清楚的知道,他的能力也就到這了,再往上,需要更高級的理論和更復雜的實踐。
還是以光學為例,他曾經(jīng)試圖去研究某為的手機影像算法,但入門都入不了。
某為的手機拍照能力為什么強大,為什么能把索尼的攝像頭調校到令索尼這個原廠商都感覺匪夷所思的地步?
楊帆聽過任老的一個講話,大意是說這部分涉及到光的利用和調校,是因為他們算法厲害,而算法厲害歸根結底在于強大的數(shù)學能力,某為在全世界擁有大量的數(shù)學家!
這個說法,楊帆是認可的,因為這是事實。
穿過食堂和熱水房,楊帆這才來到了宿舍樓下,三棟六層的新宿舍樓,這時也都空著,只有最后一棟高三年級和復讀生住的宿舍喧鬧聲不絕于耳。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噫吁嚱,危乎高哉……”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大部分的聲音是學生們在背誦古文名篇,似乎也在提醒著楊帆,明天要高考了,第一考就是語文。
強烈的熟悉感油然而生,剛才校內(nèi)的景致、現(xiàn)在同學們的讀書聲,讓楊帆找回了前一世和這一世對于高中母校的熟悉感,也找回了學習的熟悉感。
隨后,他笑了笑,信步上了樓。
他住的宿舍在三樓,312寢室,和他的生日是一樣的,他是1990年3月12號出生。
進去前,楊帆看了看走廊上掛著的時鐘,已經(jīng)是下午三點鐘了。
推門進去,楊帆掃視了一眼宿舍,四張床,每張床都是上下鋪,除了靠門右手邊的上鋪是他的床鋪,上面沒人之外,其它七個床鋪上都有著人,要么坐著,要么躺著,每個人手上都拿著書本。
有人在一邊朗讀一邊背誦語文,有人在唰唰唰的寫寫畫畫,練習著著數(shù)學或者物理的習題。
不過,也有人在看著其它的東西。
楊帆一眼就看到了他下鋪的同學在看武俠小說,對方手上的紅皮《金庸全集》他很熟悉,他高中時也經(jīng)常看。
如果沒記錯的話,他高考前還在看。
也有人在看著雜志,楊帆瞟了一眼,沒有看到封面名字,但看熟悉的樣式,猜也猜得到是《某者》。
而在他推門進來的瞬間,七個人陸續(xù)的抬頭看了他一眼。
背書的、做題的幾人很快又回過了頭去,繼續(xù)忙自己的學習。
看武俠小說和看雜志的兩人則先后詢問他情況:“楊帆,你的病好了嗎?”、“燒降下去了吧?”
楊帆笑了笑,回答道:“已經(jīng)好了,沒事了。”
或許是重生的緣故,他除了感覺痔瘡還是有些痛之外,身體沒有了其它癥狀,不發(fā)燒了,也沒有酸痛了。
隨后,他看向了看武俠小說的同學說道:“明天要高考了,我看你還是別看武俠小說了,別影響了高考。”
這同學叫周飛,和他也就普通同學關系,之所以提醒也是出于好心。
這一次的高考,周飛高考失敗了,比他還失敗,本科線沒有上,最后讀了一個大專。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吃了頓飯,周飛一個勁的和他吐槽當年是自己傻,聽了康杰的鬼話,說什么高考前最主要的是有良好的心態(tài),然后良好的心態(tài)就是不要再去復習課本知識了,最好看點課外書,最后他看了武俠小說來調整心態(tài)~
楊帆當時聽完都不知道說啥好了,或許有這方面的原因吧,但他心里門清這根子上還是在于周飛學習成績。
至于康杰,不是別人,就是看《某者》雜志的那位。
康杰不用他好心提醒,康杰家里有礦,老爸早年做生意,這些年創(chuàng)辦了一家飼料廠,專門生產(chǎn)牲口的飼料,生意火紅的很,高考只不過是走個過場,很快就會被送去國外讀書。
楊帆記得還是很清楚的,康杰去了英國讀書,四年后畢業(yè)回國在鵬城工作,做進出口貿(mào)易,在他重生的那一年全家都去鵬城定居了,早已經(jīng)是財富自由的主了。
“我也就是放松下心態(tài),沒事的。”
周飛笑了笑,回答他道。
楊帆搖了搖頭,繼續(xù)說道:“高考前如果放松了心態(tài),對于你高考是很不利的。老師也只是說要放平心態(tài),高考時不要緊張。”
周飛還沒說話,對床下鋪的康杰搶先說話道:“楊帆你沒看新聞報道嗎?很多學生就是因為心態(tài)沒放松,導致高考緊張,然后高考失敗了。”
楊帆好笑道:“新聞報道?”
康杰見他不信,以為他懷疑自己是亂編的,于是揚了揚手上的《某者》雜志說道:“你不信?《某者》上就有寫這些報道,你要不要來看看?”
“讀者?”
楊帆更加好笑了,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康杰怔了一下,沒想到楊帆竟然是這反應?等回過神來后,立即沒好氣的說道:“你笑什么?”
楊帆停下了大笑,不過臉上依然滿是笑容,他也沒過多解釋,只是問他道:“寫這些報道的作者是誰?”
康杰被這個問題問懵了,下意識問道:“什么意思?”
楊帆笑道:“你就告訴我說寫這些報道的作者是誰就好了。”
“和這個有關系嗎?”
康杰疑惑的問道,但說歸說,他還是立即翻找了起來。
不一會,他找到了那篇報道,報出了作者的名字:“作者叫佚名啊,有什么問題嗎?”同時一臉奇怪的看著楊帆。
周飛也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楊帆,似乎在問你找這個干嘛?
楊帆“嘿”的冷笑了一聲,說道:“佚名,這個可不是作者名,這是一個詞語,意思是無名氏,是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在新華字典里有解釋。你們難道沒想過這篇報道的作者為什么要用佚名嗎?”
康杰怔道:“為什么?”
楊帆淡淡回了句:“他們這是怕自己的瞎編亂造被別人拆穿了,然后打上家門!”
“……”
康杰也好,周飛也罷,無不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