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朱由檢有小媳婦?
- 明末,我崇禎不裝了,開殺
- 姓姓姓姓徐
- 2083字
- 2024-07-25 09:55:13
等到下朝之后,徐應元帶著小太監們端著各種糕點和茶水送了進來。
糕點還是那些粗糙簡陋的吃食,連燒餅都算一盤子。
可朱由檢吃的卻很香甜。
沒辦法,如今他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十六年,現在自己又是皇帝,不當家不知油鹽貴,該省則省吧。
“陛下,您之前何必說那番話呢?”徐應元仗著是舊邸老人,大著膽子說道:“實在沒必要一口氣得罪閹黨和東林黨兩伙人的。”
朱由檢沒好氣的說道:“所以誰才是皇帝?朕想說句話還得特么看他們的臉色?”
那這個皇帝不當也罷。
徐應元可不敢再說了。
朱由檢接著說道:“何況,朕就是借著這個機會告訴那些真正的清流,就算他們不投靠閹黨和東林黨,也能得到重用,甚至是更得朕心。楊家父子很好,他們不攀附權勢,這種人應當重用。”
徐應元低著頭,眼珠子直轉。
“徐應元啊,”朱由檢突然看著他,吃了個燒餅之后拍拍手,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意有所指的說道:“你也記住了,與其投靠別人,不如投靠朕。別人給不了的,只有朕能給。”
“爺,奴可是從舊邸就是您的人,奴可不傻,”徐應元諂媚的說道。
朱由檢嫌惡的撇撇嘴,好惡心,能不能好好說話?
不知道的以為朕是龍陽呢。
可惜現在沒有可用之人啊。
“說起來,曹化淳也該回京了吧?”朱由檢突然提到一個人。
曹化淳,也是太監,與徐應元一樣是朱由檢舊邸信王府的人。
曹化淳幼時家境寒微,于十二三歲左右入宮,因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在宮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詩文書畫,樣樣精通,深受司禮太監王安賞識,倚為親信。
后來魏忠賢得寵弄權,害死了王安,曹化淳因為受到牽連而被逐出北京,發配到留都南京待罪。
朱由檢登基之后,就著人讓曹化淳回來了。
正如上面所言,曹化淳跟徐應元不同,可以幫朱由檢做很多事。
徐應元是魏忠賢從前的賭友。
據說魏忠賢入宮之前,曾混跡于街頭,不識字,但卻懂得射箭與騎馬,喜歡賭博,迷戀酒色。
有一次,魏忠賢賭博大輸后感到很苦惱,便恨而自宮。
所以魏忠賢和徐應元都是大字不識的文盲,靠著在市井混出來的那點頭腦,才一步步高升發跡的。
不過也算是有點能耐了。
聽到朱由檢提及曹化淳,徐應元的眼中閃過一抹擔憂,只能強顏歡笑道:“已經遣人著信了,還請陛下多候幾日。”
畢竟南京距離北京可不近,確實需要些時日。
朱由檢也沒多說什么,又說道:“說起來,近日讓你準備的一些東西,都準備好了嗎?”
徐應元先是一愣,接著才反應過來,說道:“您說的是紅糖嗎?已經給您備下了。現在要吃嗎?”
朱由檢搖搖頭,吃個屁,那不是用來吃的,而是要做實驗用的。
“你先不用管了,把那些東西找個空置的宮殿放著,之后我有用處,”朱由檢吩咐道。
如今他的后宮還空置著,反倒是大哥朱由校的后妃還在。
前皇后張嫣,據說乃是百年難出的美人兒。
當初朱由校要大婚,于是詔選天下十三到十六歲的淑女,據說足有五千佳麗。
這五千佳麗本就貌美如花,秀麗端莊,而后還要經過八道關卡篩選,最終在元輝殿選定了三位淑女,分別為河南開封府祥符縣張氏、北京順天府大興縣王氏、南京鷹揚衛段氏。
這位張氏最后成了皇后。
張嫣不但容貌美麗,而且通讀史書。
據說魏忠賢當初擔心由朱由檢登基為帝,他怕朱由檢,所以打算效仿貍貓換太子,說有宮女懷有龍種,如果誕生男嬰可為帝嗣。
可這種事哪里說得準的。
事實上只要張皇后答應了魏忠賢,那么這種事就好操作了,反正朱由校都死了,整個皇宮里的事,不還是張皇后說的算?
可最終張皇后駁斥了魏忠賢,甚至親自勸說朱由校早立信王登基。
所以這位張皇后也被朱由檢所敬重,如今正安置在慈慶宮中,并尊稱為‘懿安皇后’。
朱由檢對這位嫂子可是尊敬有加。
除了張皇后,朱由校還留下幾位妃子,比如良妃王氏、慧妃范氏、成妃李氏、容妃任氏等等。
只不過因為朱由校的幾個兒子女兒全都早夭,這些后妃們只能孤零零守著后宮,怕是要孤獨終老了。
總不可能連大哥的女人也繼承下來吧?
朱由檢可不是魔(C)鬼(S)。
話說回來了,后宮中還有個‘歷史遺留問題’,那就是李康妃,移宮案的主角。
說起這個李康妃,那是大大滴壞,不但恃寵而驕幾乎逼死了朱由校的親生母親,還把朱由校的撫養權搶奪過來,更是在朱由校初登基時,扣押了新皇帝,居然霸占了皇帝的寢宮乾清宮,號稱所有奏章都必須交由她來過目。
她這是想當武則天?
在移宮案之后,李康妃被遷到噦鸞宮去了。
一想到這些亂糟糟的事,朱由檢心里不禁一動。
其實在他登基之前,也曾選秀過。
不知從何時開始,為了防止外戚干政,明朝皇帝不再與世家、貴族子女聯姻。
比如朱由校的皇后,也就是朱由檢的嫂子張皇后張嫣,她的父親張國紀本來只是個秀才出身。
還有明光宗朱常洛還是太子時的太子妃,也就是后來的孝元貞皇后郭氏,其父郭維城以女貴封侯。
就連大明開國皇帝馬皇后,不也出身平凡普通。
朱家皇子皇孫,還真不在意與世家聯姻,犯不上,更不用說和親了。
有明一朝,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大明最終不是被大清滅國的,而是被農民起義所推翻。
這就是大明的骨氣。
話說回來了,在朱由檢登基之前,其實他本該結婚了,他有了自己的信王妃人選,乃是南直隸蘇州府籍貫人士周奎之女。
因為朱由校死的太過倉促與突然,婚事才沒辦,但是人選已經定下來了。
朱由檢心說,是不是也該接自己媳婦兒入宮了?
而周氏此時坐在家中,也在思考,這孫子還娶不娶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