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攘外先安內
- 明末,我崇禎不裝了,開殺
- 姓姓姓姓徐
- 2038字
- 2024-07-24 00:09:00
天啟七年,時間已經來到明末,隨著小冰河時代的到來,整個地球都將經歷一場環境惡劣的煎熬與考驗。
其中陜北及渭北等地近年來久旱不下雨,草木枯焦,鄉民外逃,可謂是餓殍載道。
偏偏遼東又因為金兵不斷進犯,明朝疲于應對。
為了保證遼地軍餉與糧草充足,明朝廷只能不斷增加征稅。
這些征稅里面,有一條名目就是專門為了遼餉所設。
據傳說,自從萬歷年間,遼東軍餉就已經增加到三百萬兩了。
可見一斑。
但是老百姓也受不了啊。
本就天災,又起人禍,還讓不讓人活了?
于是其中有一個叫王二的人,聚集災民數百,插旗起義于白水縣,更是裹挾至澄城縣城下時高呼:“誰敢殺知縣?”
隨從高呼:“我敢殺。”
禍事將起,起義農民軍殺了知縣張斗耀,開倉濟民后揚長而去。
這已經是七月份發生的事了,直到如今才送到朱由檢的面前。
一個是古代交通不便,加上叛亂發生的太過突然,沒來得及送到京城。
再一個,正好趕上天啟帝暴斃,朱由檢初登基。
所以朱由檢今天才看到奏章。
“去把朕的兩位閣老叫來,”朱由檢喊來徐應元,點名道姓,直指黃立極與施鳳來。
如今內閣大臣只有這兩位,也算是他大哥給他留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可憐兩位大學士,倉促間得知事情緊急,一路小跑著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再入乾清門的。
只要看過故宮布局的人都知道,武英殿與文化殿都在太和門外,差點沒把兩人跑斷腿。
主要是兩人在路上也聽小太監提到了,說是有人造反?而且消息傳到皇上耳中了?
如今朱由檢剛登基,而且身邊的大太監是舊邸時的老人徐應元,誰敢在他面前上眼藥水?
朱由檢告誡過徐應元,特地打過招呼,誰的奏章都得送上來,不得私下截取。
所以就算是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朱由檢都要親自過目。
這里面也確實有不少事都是小事,可其中也有很多不可忽視的大事。
看起來現在只是王二起義,可是王二起義只是個開端,陜西起義才只是開始,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參見陛下。”
就在朱由檢端著奏章一臉凝重的想著前世記憶中,有關各路闖王造反的事時,兩位閣老終于來了。
“快快請起,”朱由檢隨口說道,看似客氣,可是連一個凳子都懶得賜下,跟之前的常延齡的待遇可是截然不同。
朱由檢開門見山的說道:“急著請兩位閣老過來,不是為了別的。如今陜北突然爆發農民起義。”
“嗯?”
兩位閣老都是一愣,等等陛下,農民起義?你確定要這么說?
朱由檢反應過來,干咳一聲說道:“是有人造反。”
你要說人家是起義,那不是自己承認自己是暴君是昏君了?
朱由檢是因為回議前世記憶,所以沒擺好自己的立場,對于他這個封建社會最大的封建頭子來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場起義,全都是造反。
朱由檢心里暗暗諷刺一聲,嘴里則是說道:“二位如何看待?”
黃立極與施鳳來對視了一眼。
黃立極沉吟片刻,說道:“陛下,關于陜北造反一事,臣也算是有所耳聞,不外乎幾百個流民災民聚到一起鬧事罷了。不妨事。”
這份奏章里面,也只提到了白水縣與澄城縣。
現在的農民起義軍其實還未發展起來,還只是初期。
可是這已經是一個月前的奏報了,朱由檢打量一眼兩人,突然笑了起來:“不愧是閣老,說話就是大氣。說的仿佛流民不是人,你們才是人一樣。怎地?朕身為一國之君,連自己的子民都養不活,還得自賣自夸自吹自擂一番不成?”
兩位閣老一頓,緊跟著驚慌失措的跪了下來:“臣等不敢如此想,還請陛下饒恕。”
朱由檢這句話可輕可重,主要是他這么一說,就把災民造反的事攬在自己身上了,說是朕沒管理好天下,才讓百姓造反的。
能入內閣的,自然不蠢,至少有些政治頭腦。
兩人被嚇得不輕,陛下這是怎么了?難道想要認真徹查此事?
不過是幾百個人聚眾造反罷了,隨便讓地方官員和部隊去剿匪一番也就是了。
何必大費周章?
“陛下,當今還要以遼東為重啊,”施鳳來低頭說道。
“遼東遼東,遼東已經失地幾百里,難道還差最后這幾畝地?”朱由檢冷笑一聲:“可如果陜西丟了,又當如何?”
要知道,如今的陜西可不僅僅只是后世的陜西。
明朝有十三個布政使司簡稱十三司,也就是所謂的明朝十三省。
分別為山東、山西、河南、陜西、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福建。
其中湖廣包括了湖南與湖北。
但是在明朝,甘肅也是算在陜西的。
元朝時,曾設甘肅等處行中書省,轄黃河以西七路二州,黃河以東地區為陜西興遠路。
后來明朝改省設司,省境屬陜西布政司、陜西都司、陜西行都指揮使司,轄地大部繼承元朝。
一直到清朝中后期,才重新設甘肅布政司。
一直聽陜甘總督陜甘總督的,陜西其實是管轄著兩省。
甚至還有寧夏。
明朝初在寧夏設府,后改衛,其中固原鎮與寧夏鎮正是九邊重鎮之二。
后來到清朝在寧夏設巡撫,屬陜西布政司。
所以一旦陜西起義軍如后世那般迅速擴充到全境,等于是三省之地啊。
以如今明朝版圖來說,約等于五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的地方丟了。
朱由檢能不著急?
何況寧夏等地乃是九邊重鎮,守著長城把持著關外呢,一旦他們開關放蒙古人進來,又該當如何?
金人已經夠頭疼了,再讓蒙古人來鬧一陣?
這大明簡直就是千瘡百孔的破抹布。
朱由檢一拍桌子:“遼東已經丟人到這樣了,再丟還能丟什么?朕現在要做的是攘外先安內。遼東只要守住即可。平叛之事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