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言多必失
- 從縣衙仵作肝成無上天魔
- 阻尼線圈
- 2064字
- 2024-09-24 23:52:24
孔府后院可非是個巴掌大小的地方,其內亭臺樓閣,假山花苑應有盡有。
饒是深冬時節,卻依舊是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老常將跛腳老馬安頓好與三人一同欣賞這孔府奇美景色。
時至傍晚,汪管事帶著丫鬟捧著火蠶絲鉤織而成的紫色禮袍尋得四人。
“這禮袍乃是大小姐特意交代之物,還望三位貴客明早能夠換上。”
“有勞馮管事了!”
“這些都是在下應該做的,今夜餐食會有下人送到幾位貴客房中!”
汪管事話中意思再明顯不過,四位‘貴客’在這孔府后院閑逛的時候也不短了,該回房好生歇著,靜靜等著明日參與典禮。
四人在丫鬟引路之下來至客房,獨自呆在房中甚是無趣,便同聚在林黎房中。
陳方已將禮服換在身上,溫潤的火蠶絲甚是貼身舒適,更有陣陣暖意涌入體內。
“沒想到此番前來送丹居然還能參加一場盛會!”
喜好熱鬧的陳方心中自是歡喜,在陽谷縣看慣了高門大戶的婚喪嫁娶等紅白之事,不知這樣滄州按察使之子的六歲周禮又是何等的場面!
楚河看著陳方如此興奮,一邊斟茶一邊搖頭道:“一件袍子就讓你美成這樣,今日若是讓你去孔府庫房一看那還得了?”
陳方聞言更是來了興致,接過楚河手中茶壺,斟起茶來。
“楚丹師,你在孔家庫房都見到什么稀奇的寶貝?”
“孔家庫房乃是重地,我只是入得其中的丹閣,應是專門存放丹藥之處。與那汪管事當面清點丹藥之時,我這手中丹印確實幾欲飛出,可見丹閣之中高品階丹藥不在少數!”
楚河所見只是些遮掩起來的丹藥,看不見摸不著的,陳方聞言有些掃興。
“雖未能在庫房中久呆,不過在我離開之時,卻恰逢幾名道士打扮之人正抬著一方玉石出了庫房,憑我這雙識寶眼,那玉石斷然不是凡俗之物!”
“楚丹師你是否看出些門道?莫不是與明日典禮有關?”
“我這參加典禮機會的都是厚著臉皮要來的,有關沒關又有何差?倒是你們二人日后能在孔府混個差事,可謂是前途無量。若有機會將丹閣之內的寶丹捧在手中聞聞丹香,那也算是不枉此……”
神色陶醉,垂涎欲滴的楚河正說著,門外突傳來孔府小廝聲音。
“四位貴客,今夜餐食送來了!”
屋中幾人面色一變,皆是不知前來送飯的小廝何時出現在門前。
頓覺失言的楚河連忙起身撥開房門,邁步而入的小廝面色平靜,上前將手中拎著的食盒放在桌案之上。
“諸位貴客慢用,小的先行告退了。”
“小弟莫急著走,方才我所說不過是些玩笑話,你莫要當真。”
楚河從懷中暗戳戳摸出些東西正欲塞入小廝手中,不料卻被小廝甩手掙脫開來。
“方才小的立在門外什么也沒有聽到,大可不必如此!”
說罷小廝便頭也不回的轉身離去,楚河咂了咂嘴慨嘆道:“言多必失,言多必失啊!”。
若是傳到汪管事或者孔宣耳朵里,楚河這本就強行留下的‘貴客’恐怕更不受待見。
無甚口腹之欲的楚河草草嘗了幾口的孔府美味便回了房間,老常酒足飯飽之后也起身離去,房間內唯獨剩下黎和陳方。
“待到明日典禮過后,應當在離開之前問一問這斬妖司招募之事。咱們平日里身處第四外城,消息閉塞,應當早做準備!”
“我看楚丹師方才那般癡迷樣子,不會做出些出格之事吧?”
陳方念及楚河那如癡如醉的模樣,生怕這行事不著調的楚河動起歪心思,若是這貴客成了上門兒的賊人。
別說考取斬妖司,能否順利離開第一外城都得另說!
“想來楚丹師不會大膽到此等地步!方才那小廝定時聽到楚河,這消息自然是隱瞞不住,或許沒有孔宣授意,暗中已有人盯著咱們的動靜。”
二人相談至夜深,陳方才起身回屋;躺在床榻之上的林黎輾轉反側,無法睡去。
【裂肉:大成(1000/1000)】
熟練度面板之上的裂肉技法已達到大成極限,可林黎卻不知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臨行之前在第九分鋪收拾魔種尸身,裂肉技法便已達到了大成極限。
可任憑林黎憑借青眸處理得更加細致,裂肉技法愈發純熟,也無法寸進一步!
林黎這一路走來無人指點,僅憑自己一番折騰琢磨顯然是事倍功半。
孔慈年僅不過6歲,便有祁連山在一旁貼身教導,又加之明日紫陽仙師的祈福洗髓,日后的成就必然是不可限量。
念及此處的林黎不由得長嘆了一口氣,可空談抱怨沒有半分用處,眼下唯有走一步看一步.
林黎將多孔木盒之中的小蜂放出活動,凈除心中雜念入定睡去。
隔壁房間盤膝打座的的楚河取出懷中丹印,握住其上的葫蘆型印紐左右各是轉了三下,抬手便將丹印一分為二,其內顯露出掌心大小的一方破舊羅盤。
羅盤之上有,吸附著一黑一白兩顆小珠,互相緊靠著的小珠隨著楚河發力突然分離,不斷旋轉起來。
愈轉愈急之間,兩顆小珠卻總是在固定方位慢下。
楚河見狀冷哼一聲,這孔府的行動倒是挺快,現在就派人暗中盯著,想來先前對其進行調查早已傳回孔府。
丹印被緩緩合上,輕嘆一聲的楚河繼續盤膝打坐,不再有所動作。
翌日清晨,孔府丫鬟下人紛紛打扮忙碌起來;逢得此等喜事,自是少不了賞賜,第九分鋪送來的這批丹藥便是要分發給下人們;典禮不在孔府舉辦,下人們也是難得有了一日空閑。
已換上得體的禮服四人隨著汪管事來至孔府門前,紫陽宗高塔在此處便能看得全貌,但兩地相距仍有半個陽谷縣的距離。
小廝牽引著寶馬依次接過暫留在孔府的賓客,林黎等人則坐上處于隊尾的車內。
在這第一內城之內行事,時時刻刻都免不了規矩二字。
四人雖是孔宣口中的故交貴客,但實際身份上不過是第四外城之人,能有機會參加此次典禮便已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