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張家界的白茶
繼續湘西之行,下一站——張家界。

恰好賞油菜花季節,
路上過了一把癮。
山路彎彎漫漫,登至天門朝拜著實不易。非有一顆虔誠的心難以到達。

天門山終年云霧蒸騰、神秘莫測,“天門吐霧”“天門靈光”,自古天界祥瑞之象頻現,稱為圣山。
“玄古之時,有土人見霞光自云夢出,紫氣騰繞,盈于洞開,溢于天合,以為祥瑞,肅而伏地以拜之?!?/p>

廣開天門兮,
紛吾乘兮玄云。
神圣雄偉的天門之所以“圣”,是因能依稀看到遠古的祖先虔誠拜伏的身影。
天地間仿佛唯我獨行,每一步都合著大地脈率。
每次看到這種壯闊的自然景象會情不自禁冒出一個念頭:我要融入自然,因為人類原本就屬于自然,只有在自然母性之中才能獲得本源的力量。人類絕不是自然的主宰。
且不論獨角瑞獸、鬼谷映像、野拂藏寶的真偽,天門轉動的確玄妙,到底在隱示著什么?別猜了,“乘龍兮轔轔,高駝兮沖天。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可為”?自然的力量不是,也不該是我們這些人憑空揣測、窺伺的,只管敬仰就好。
就像土地雖在腳下,卻絕不能看低它,因它承載、滋養了一切生靈,包括你和我。
自己小了,世界就大了;自己沒了,世界就有了。
天門之頂,始建于明朝的天門山寺,古木參天,古雅幽靜。
供奉尼泊爾藍毗尼迎請的佛祖舍利,實在殊勝。

如此悟境,寒宵靜坐,極適禪修。
此處禪修須默照,“默”,心不執著于任何事物;“照”,于身邊發生的一切清晰明了。
安住當下,由此,漸入定境。
人所有的煩惱都源于對過去的執著、對未來的期盼。故,安住當下就是一種開悟。
修行的最佳狀態是放松輕安,沒有期待。
此時,需身意泰然,自得安穩之茶。
桑植白茶,產于張家界桑植縣。
桑植縣是白族的聚集區,桑植白茶按照白族的傳統,分為“風”“花”“雪”“月”四個等級。“風”,一芽三四葉;“花”,一芽兩葉;“雪”,一芽一葉;“月”,純芽頭,如眉似月,如銀似雪。

湯色黃亮、滋味醇甜、花香濃郁、回味綿長。
桑植白茶在白茶的傳統工藝不殺青、不揉捻等基礎之上進行了適配調整,融入曬青、晾青、搖青、提香、壓制等工藝。
桑植白茶的品飲也結合了白族三道茶的老傳統,一道苦,純茶;二道甜,加入蜂蜜、芝麻、核桃等;三道團圓,加入了紅糖與三個熟雞蛋,象征合家團圓。
茶,歷史上入藥,尤其白茶。
陳藏器《本草拾遺》記載:“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碧拼鷦⒇懥撂岢觥帮嫴枋隆保渲小耙圆桊B生氣,以茶除病氣”。
很多病生成的根源是心,如壓抑、不安、煩惱、憤恨等,心病還需心藥,茶,確是療心良藥。至少,茶能為你封閉的心打開一道縫,讓你的心能透進些陽光、細雨與茶香。
桑植白茶,定要帶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