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秦淮茹出嫁
- 四合院:何雨柱重生,截胡秦淮茹
- 天生我柴必有用
- 2094字
- 2024-07-25 18:00:00
一眼看上去就能夠分辨出來,包裹里面應該是幾枚大洋。
何雨柱選擇了品相最好的8枚袁大頭作為聘禮,這已經相當于一名正式工一個月的工錢了。
現在一枚袁大頭可以換成三元,8枚就是24元。
雖然聽上去不多,不過軋鋼廠臨時工一個月才15塊錢的工錢,轉成了正式工,一個月也才25元。
農村里聘禮能拿3塊5塊就已經是很高的,何雨柱很大方,直接拿了八枚袁大頭。
要等到年份困難的時候用上10斤20斤的棒子面都可以當做聘禮了。
秦母收起了紅包然后說:“對于你們的婚事,我們當然沒有意見,只是淮茹被我們嬌慣了一些,嫁到你們家之后,要是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你可以任意管教,我們絕不二話。”
“娘!”聽到母親這么說,秦淮茹嬌羞壞了,剁了一下玉足,不好意思待在這里,轉身去了閨房。
眾多看熱鬧的叔叔嬸嬸哄堂大笑。
空氣中彌漫著祥和快樂的氣氛。
剛才的四樣禮物就是放小定,然后何雨柱又給下了聘金,這婚事就算是定了下來。
秦淮茹的爹這才問:“柱子,昨天淮茹說的也不太清楚,你把你的情況再給這些叔叔嬸嬸介紹一下。”
何雨柱說:“我的家庭很簡單,父親是一名廚師,手藝很高超,我也是家傳的廚藝,現在在軋鋼廠的食堂工作,是正式工,每個月25塊錢的工錢。”
先介紹了工作,然后又說:“我們家在南鑼鼓巷的胡同里面有三間正房一間偏房,房間比較寬敞,生活居住沒有問題。
京城有句古話:東富西貴,南賤北貧。
說的就是整體的格局,前門樓子往南的地方就是南賤。
北貧指的是二環往北的地方是比較貧窮的。
東富西貴,說的是西邊都是貴人居住的地方,過去的那些王宮府宅多數都是西城。
東富就是指的以南北鑼鼓巷為代表的這一片區域。
不要覺得南鑼鼓巷這里很一般,要知道,孫先生的公館,蔣光頭的行轅都在南鑼鼓巷胡同里。
一些名人,也都紛紛在這附近購置房產,例如矛盾,齊百石等。
南鑼鼓巷一直都是一等一的居住首選之地。
等到改開之后,這里也是京城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也被評為了三級旅游區。
這就可見南鑼鼓巷并不是普通的院落。
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能住在南鑼鼓巷,可見那家庭是十分的優越。
“好,好地方!”
“淮茹這一回可是嫁到了一個好人家。”
“是啊,以后你們老兩口就可以享淮茹的福了。”
眾人紛紛說著羨慕的話,讓秦淮茹的父母和奶奶都笑開了懷。
眾人說了一陣,然后話題都聊到了兩人的婚事。
何雨柱說了幾句隱晦的表明了自己時間比較緊,希望能夠盡快的完婚。
秦淮茹一家也早有此意,在他們看來,何雨柱是如此的優秀,能夠相中秦淮茹,他們家燒了八輩子的高香。
遠在昌平鄉下的姑娘再俊俏,難道城里就沒有好看的姑娘?
兩人的婚事要是再拖一段時間,還不知道會出現什么變故,要是何雨柱反悔了怎么辦豈不是雞飛蛋打?
何雨柱也正有此意,說著說著,秦淮茹的爹就說:“現在都是新國家了,咱們新事新辦,要不明天你們就在這里舉行儀式,先出嫁。”
過去雖然姑娘出嫁和結婚都應該選在同一個日子,不過如果兩地相隔甚遠也有先在女方舉行出嫁儀式,然后再到男方舉行結婚儀式的傳統。
秦家這邊就希望明天及早的把儀式舉辦了,以后何雨柱即使想要反悔,那也不成。
秦淮茹的二叔問:“是不是太倉促了?”
秦淮茹奶奶說:“不倉促,這樣挺好的。”
然后說:“你們看何雨柱這不是已經把大定和聘禮都送來了嘛。”
何雨柱剛才搬來的禮物,放在桌子上的4樣禮只是一部分,角落里還有不少的盒子。
眾人看在眼里也都知道何雨柱的意思。
剛才的只是放小定,接下來還有放大定和送嫁衣兩個環節。
何雨柱聽到秦淮茹的奶奶和父親都已經點頭答應了,也再次把禮物擺上桌。
放大定和放小定其實是差不多,一般也是四樣禮,里面是不同款式的首飾和衣物。
這一次禮物與之前還要豐富一些,然后就是送嫁衣,包裹里面是昨天選購的衣物,大紅色的嫁衣,整個身上就沒有一件其他的顏色。
何雨柱的大方讓所有人都很高興,何雨柱能拿出這么多禮物,就可以說明對于秦淮茹的重視。
樂呵呵的說:“把淮茹交給你,我們也放心。”
然后開始商量明天辦酒席的事情,本家人口眾多,壯勞力都20多個一聲令下吩咐下去,都開始去采購準備。
等眾人出去,秦淮茹才羞答答的出來,說了幾句就把何雨柱引到了她的閨房。
何雨柱坐在她的床上笑著問:“今天晚上我就在這里睡?”
“那不行,明天才是我出嫁的日子呢!”
何雨柱再問:“那咱們明天就可以睡在一個床上了?”
秦淮茹羞答答地點點頭,沒有想到結婚這么快,昨天才相親,今天父親就決定第3天就辦酒席。
前后只是三天的功夫,自己就要嫁人了。
何雨柱心中卻沒有太大的喜悅,自己才18歲,只能看不能圓房呀!
秦家人到了鎮上采購了不少的肉食和蔬菜。
回來之后進行清洗整治,很是忙碌。
何雨柱想要幫忙都被人阻攔下來,哪有姑爺親自動手的道理。
哪怕他是一名廚師今天也不能親自上手,那豈不是說明秦家沒有人?
晚上不是正席,這個叫做下飯,各地的說法不一樣。
用過晚飯之后,何雨柱也不能留宿在秦淮茹家,而是在二叔家騰了一間臥室給他居住。
第二天,秦淮茹家中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按照規矩,何雨柱騎著不知從哪里借來的馬匹,穿著吉服,披紅帶綠,前來迎親。
親朋好友前來討喜,何雨柱紛紛送上紅包,終于進了正房,拜見了奶奶和老丈人丈母娘。
然后才把新娘子請上大花轎。
一路吹吹打打,何雨柱騎著高頭大馬,后面是大花轎,歡歡喜喜出了秦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