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作為決定地位(3)

有道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什么樣的因、得什么樣的果。你今天在組織中所處的地位、所拿的薪水,都是往日作為的"因"所結出的"果"。有什么樣的作為鑄就什么樣地位和薪水;作為不同,地位和薪水當然有別。因為我們早已告別了"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塊一個樣"的"大鍋飯"時代。

決定地位的作為有"多"與"少"的不同。有些員工敢作為,多作為,所以大有作為;而有些員工則懶于作為,少作為甚至不作為。顯然易見,前者會得到快速的晉升,而后者則難被重用。前幾節里我們反復討論了這一點。

但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同是作為,從結果而言,有"好"與"壞"之分。有些員工不是不作為,他也很勤奮,也很努力,但是只有過程,沒有結果,用俗語說就是"不出活",這樣的人也很難被晉升。

換言之,不同的人同做一件事,結果不同,也會造成了地位和薪水的分殊。

吳海、馬陸、路丘三個人是大學同學,2007年初三人有幸同時被沿海一家國營企業錄用。但一年之后他們的地位和薪水卻大不相同:吳海成為總經理助理,月薪是5000元;馬陸成為辦公室主任,月薪3500元;而路丘和剛進公司一樣是一名普通職員,月薪只有1500元。

有一天,三人大學時的班主任來看望他們,得知他們地位薪水的差距之后,就去問總經理:"在學校,他們的成績都差不多呀,為什么畢業一年就會有這么大的差距?"

總經理聽完老師的話,笑著對老師說:"在學校他們是學習書本知識,但在企業組織里,卻是要看作為,更要看結果。企業與學校的要求不同,員工表現也與學校的考試成績不同,地位和薪水作為衡量的標準,就自然不同呀!"

看到老師滿臉的疑惑不解,總經理笑著說:"這樣吧,我現在叫他們三人做相同的事情,你只要看他們的表現,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總經理把三人同時找來,面囑他們:"現在請你們去調查一下停泊在港口邊的貨船。船上毛皮的數量、價格和品質,你們都要詳細地記錄下來,并盡快給我答復。"

三人領命而去。一小時后,吳海、馬陸、路丘三人都回來復命。

路丘先做了匯報:"那個港口有一個我的舊識,我給他打了電話,他愿意幫我們的忙,明天給我結果。我為了保證明天他給我結果,我準備今晚請他吃飯,劉總請您放心,明天一定給您結果。"

接著,馬陸把自己了解到的船上的毛皮數量、品質等詳細情況匯報給了總經理。

輪到吳海的時候,他不但詳細匯報了毛皮的數量、品質等情況,而且將船上最有價值的貨品詳細記錄了下來。更重要的是,他已了解到總經理的目的,是要在了解了貨物的情況后與貨主談判。于是,他在回程中,又打電話向另外兩家毛皮公司詢問了相關貨物的品質、價格等。

三人匯報完畢后都出去了,總經理會心一笑,老師恍然大悟。

其實,在任何一個組織中,都可以看到這三種人,你應當問問自己:哪一種人中有自己的影子?

路丘式的員工,他們也積極作為,但遲遲不見結果;馬陸式的員工,工作也很踴躍,但結果卻很平庸;而吳海式的員工,他們會力求結果最大化,務求一個讓人滿意的結果。難怪他們的地位和薪水有那么大的差異!

作為決定地位,作為決定薪水,作為決定命運!

要想讓自己有與眾不同的地位,有與眾不同的薪水,有充滿光明的職業前景,就必須在現在的作為上苦下功夫,創造輝煌的業績,拿出豐碩的工作成果來。

完整的作為應由"過程"和"結果"兩部分構成。沒有合乎規范、循序漸進的過程,就不能確保有結果,因為世界上沒有"無因之果"。

但是,只求過程,不問結果,"只有耕耘,沒有收獲"式的作為,是"有因無果"式的作為。這樣的作為不解決實際問題,不創造價值,是白費工夫,和"無所作為"沒有什么兩樣。如此作為的員工當然很難有加薪之幸、晉升之榮。

卓越的員工都懂得"以結果論英雄"的道理,他們會專注于過程,務求于結果。因為結果濃縮著過程,體現著業績,反映著效益。給領導一個業績最大化的結果,給老板一個效益最大化的成果,是對自己能力、敬業、忠誠的最好證明。領導自然樂于把很好的位子、很高的薪水給予你!

6、為提升自己的地位而工作

你在為誰工作?--這是當今所有部門機構的領導、所有企業老板最想問下屬和員工的一句話。

面對這一問題,有三種不同的態度。

第一種態度是:為上級工作、為老板工作。

在機關單位和國營企業工作的人,很多人會說:為共產黨干事,為應付上級檢查。他們的口頭禪是,"共產黨的事,又不是我家的,何必那么認真?!"因為上級經常來檢查,為了不挨批評、保住飯碗,不得不工作。

在私營企業中,很多人抱著這樣的態度:為老板工作。他們會說:"是老板讓我干這件事",他作工作是為了完成老板下達的命令,是為了給老板看,給老板交差。

以"為上級、為老板"的心態工作,首先會導致得過且過。"又不是為自己干,何必那么賣力"、"說得過去、能在領導那里過關就行了"這是他們心里常說的話。這樣,工作在他們心目中就成了一種"差使",工作的目的是給上級和老板"交差",交完差就了之大吉。這種心態會導致工作沒有激情,缺乏自覺,上級來檢查、領導盯著時還能認真一下,老板不在或領導稍有疏忽就企圖耍奸溜滑、蒙混過關。

以"為上級、為老板"的心態工作,還會導致無休止的抱怨。既然為領導"干活",為老板"打工",就得滿足自己無休止的要求,否則就會抱怨領導偏心、老板摳門,抱怨工作時間過長,抱怨制定的管理制度過嚴……總之,是滿口抱怨之辭,甚至"怨聲載道"。

持續的抱怨會使人搖擺不定,進而在工作上敷衍了事;無休止的抱怨使人思想膚淺,心胸狹窄。一個在自己頭腦里裝滿了抱怨的人是無法容納未來的,使自己與組織的理念和目標格格不入,更使自己的發展道路越走越窄,最后無所作為,一事無成,只好被迫離職。

試想:一個人在工作中得過且過,抱怨不息,如何能有所作為、有所建樹,又如何得到上級的器重、領導的重用,把他晉升到要害位置上呢?

第二種態度是:為錢工作。

"為錢"是種很直截的表達,說得委婉一點就是"為薪水"。"我為組織干活,組織付我報酬,等價交換,天經地義"、"只要對得起這份薪水就行了""我只拿這點錢,憑啥干那么多",此類話語是對這種人工作心態的活畫。

這類人可謂有"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讓金錢迷住了心竅,因此看不到薪水以外的工作價值。除了金錢以外,沒有什么能激起他們的熱情,工作時總是采取一種應付的態度,寧愿少說一句話,少寫一頁報告,少走一段路,少干一個小時的活……他們的標準是對得起目前的薪水就得了,而從不考慮為將來贏得更高的位子,更豐厚的薪水。

"為錢"的心態迫使人變得斤斤計較,錙銖必究,而將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如忠誠、寬容等也丟棄了,到頭來連本應得到的薪水一并去棄掉了!

一個人如果將自己困在裝工資的信封袋里,整天為工資而大傷腦筋,怎么會看到工資背后的成長機會呢?又怎么能理會到從工作中獲得的技能和經驗,對自己未來的晉升將會產生多么大的影響呢?

很顯然,無論是"為上級工作"還是"為錢工作"的心態,對員工職位的提升是有害無益的。

那么,有益的心態是什么呢?那就是"為自己工作!"

當你以"為自己"的心態全力投入工作中時,你就會發現領導和老板是一位為你提供了"為自己干工作"大好機會的人;而薪水僅僅是工作回報的一部分。因為你會發現艱難的任務能鍛煉自己的意志,新的工作能拓展自己的才能,與同事的合作能培養自己的人格,與他人的交流能訓練自己的品性……機關和組織是你自己成長中的另一所學校,工作能夠豐富自己的經驗,增長自己的智慧。而這一切都是上級和領導的恩賜。與在工作中獲得的技能與經驗相比,微薄的薪水就會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因為這些技能、經驗和科研成果是你未來攀登更高的位子,拿到更優厚的薪水所必須的積累。

"拿人錢財受人管",雖然領導可以調整你的薪水,老板可以控制你的工資,但是當你下決心"為自己工作"時,他無法遮住你的眼睛,捂上你的耳朵,阻止你去思考、去學習。換句話說,領導無法阻止一個為自己工作的人為自己的未來所做的努力,老板也無法剝奪一個為自己工作的人因此而得到的職位和薪水方面的長遠回報。

總之,不要抱著"為上級,為老板工作"的心態,不論老板有多吝嗇、領導有多苛刻,一個準備有所作為的人都不會以此為由,消極怠慢,放棄努力。也不要抱著"為錢工作"的心態,因為一個準備有所作為的人,不僅是為了眼前的薪水而工作,更是為未來能擁有一個施展才華和抱負的高位子而工作。一切當前的工作和努力都是在為自己,為自己積累經驗和能力,為自己將來走上更高的位子奠定堅實的基石,為自己將來獲得豐厚的物質回報而積蓄力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日照市| 牙克石市| 富顺县| 仙桃市| 大安市| 大邑县| 巨鹿县| 三门县| 石阡县| 邯郸县| 彰武县| 汨罗市| 绵阳市| 黄龙县| 辽阳市| 正蓝旗| 遵化市| 平湖市| 禹州市| 南昌市| 莱西市| 鸡东县| 满洲里市| 西城区| 沙湾县| 建平县| 阳曲县| 和静县| 武冈市| 永嘉县| 昌吉市| 来安县| 山阴县| 荔波县| 当涂县| 晴隆县| 通榆县| 东明县| 民乐县| 革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