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等奇妙的事情!”曹操深深的感嘆。
隨后,曹操又詢問了一些未來世界的一些問題。
劉協(xié)都給曹操一一進(jìn)行講解。
曹操感覺越聽越是神奇,越發(fā)的向往未來世界。
不過今天曹操和劉協(xié)聊的不是很多,只是聊了一個多時辰就離開了。
離去的時候,曹操讓劉協(xié)頒發(fā)圣旨,指定評委的人選。
劉協(xié)沒有反對。
果然一切都在諸葛亮的計算之中。
之前劉協(xié)和諸葛亮在酒館中交談,也對他說了有關(guān)評委的事情。
諸葛亮當(dāng)時就說,若是這場以武論道的大賽真的有評委的話,他和大哥趙云有一定的可能會被曹操任命。
劉協(xié)感覺諸葛亮真是其智近妖。
這都能讓你計算出來?
你今年才15歲啊。
也就諸葛亮生不逢時,在原先的歷史中,他出山的時候,天下大勢基本已定。
西川之地實在太小,和中原大地沒有辦法相提并論。
不然諸葛亮真有可能讓蜀漢一統(tǒng)天下,成就大業(yè)。
那么在這個被朕改變了三國世界,朕會給三弟一個更好的舞臺。
只不過,這個舞臺貌似跟劉備那個舞臺一樣,都屬于困難模式吧?
……
驛館。
趙云和諸葛亮接到了圣旨,連忙行禮。
而在聽到圣旨的內(nèi)容,趙云禁不住有些吃驚的看向諸葛亮。
等到把天使送走之后,兩人回到了房間里。
“三弟真了不起,果然如三弟所預(yù)料的那樣,曹操設(shè)評委了,還讓你我一起去。”趙云感嘆道,心中越發(fā)的敬佩這位三弟諸葛亮。
“明日去朝會拜見陛下,大哥不用多言,具體我來說。”諸葛亮回答。
趙云點點頭,對諸葛亮還是很放心的。
有這么聰明的三弟,趙云覺得一定可以幫助陛下擺脫困局。
“曹操找了加上我和二弟總共7位評委,唯獨沒有加他自己。”諸葛亮輕輕地晃動羽扇,笑著說道。
“他是想讓群臣朝會上將他加上?”趙云一點就通。
“大哥說的極是,由此,曹操可以看看支持他的人有多少。”諸葛亮微笑著點點頭。
“我們怎么表示?”趙云問道。
“自然要支持,哪有評委只選單數(shù)?怎么也得是雙數(shù)吧?”諸葛亮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笑著道,“最后這個位置就是給曹操自己留的,哪怕他自己不當(dāng)評委,也會派心腹之人!不過我想,他親自擔(dān)任評委的可能性極大。”
“果然是一個老奸巨猾的曹賊。”趙云緊緊的握住手中的寶劍。
諸葛亮對著趙云打了一個手勢,意思讓他說話注意點。
畢竟隔墻有耳。
趙云心中會意,雙耳稍稍一動,向著屋外看去。
“還好,附近無人。”趙云松了一口氣。
……
劉備的住處。
圣旨也傳達(dá)到了劉備這里。
劉備自然接了圣旨。
劉備拿著圣旨,看了看評委的名單。
當(dāng)劉備看到名單上的趙云和諸葛亮之后,禁不住愣神了好久。
他們兩個怎么也會在評委之中。
問題是,他們兩個好像沒有什么太大的名氣吧?
“二弟,三弟,你們怎么看?”劉備詢問關(guān)羽和張飛。
“既然是陛下的旨意,大哥只能去了。”關(guān)羽摸了摸長須,回答。
“二哥說的沒錯,俺也這么想的。”張飛道,“陛下對大哥還是極好的。”
“我倒不是這么認(rèn)為。”劉備搖了搖頭,沉吟道,“讓我當(dāng)評委,恐怕是曹操的意思。”
“曹操想干什么?他要是敢針對大哥,我用丈八蛇矛在他的身上戳上幾個窟窿!”張飛一邊說一邊拿起了丈八蛇矛。
劉備:“……”
劉備不打算跟張飛一般見識,又指了指名單上的趙云和諸葛亮,想要聽聽兩位弟弟的意見。
“趙云和諸葛亮還挺有名氣嗎?為什么也會被選為評委?”關(guān)羽有點納悶了。
“明天朝會的時候看看吧。”劉備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
翌日,皇宮大殿。
劉協(xié)端坐在龍椅之上,看向了文武大臣。
除了這些文武大臣之外,現(xiàn)場還多了趙云和諸葛亮兩人。
不過兩人一直都低著頭,并沒有去直視劉協(xié),因此也是假裝并不認(rèn)識。
畢竟直視天子屬于僭越的行為。
今天的朝會,主要決定評委的名單。
劉協(xié)把評委的名單讓小太監(jiān)公布,并當(dāng)場宣讀出來。
當(dāng)聽到這些評委的名字之后,現(xiàn)場的大臣們一個個面面相覷。
孔融、伏完、楊彪和董承四個人當(dāng)評委,大臣們覺得無可厚非。
劉備倒也說得過去,據(jù)說已經(jīng)單獨拜見陛下,陛下稱呼他為“皇叔”。
以皇叔的身份來當(dāng)評委,沒什么太大的毛病。
問題是,趙云和諸葛亮又是誰?
不少大臣知道趙云好像是袁紹手下的一位無名小將,特意過來應(yīng)付差事的。
而且不知道袁紹怎么想的,這兩天又把文丑和顏良都給派過來了。
可能是袁紹聽到了這邊的以武論道很正規(guī),所以才把顏良和文丑派來,也想取得更好的成績吧。
主要是目前來看,本次的以武論道,曹操好像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小動作,更沒有調(diào)兵遣將,打算去攻打誰。
仿佛在這亂世當(dāng)中,這個時期各個諸侯突然默契的停止了征戰(zhàn)。
當(dāng)然,也有不少人認(rèn)為,曹操可能是在憋什么大招。
或許以武論道的最后一天,才是曹操最終的決斷。
不過,袁紹感覺自己兵精糧廣,還真不怕什么曹操。
所以,就算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我袁本初又有何懼?
評委的名單一公布,大臣們也是小聲議論紛紛。
不過讓大臣們感到費解的是,為什么曹操不是評委?
更多的是對趙云和諸葛亮入選評委感到不滿。
他們兩個什么身份,也好意思來當(dāng)評委。
“陛下,袁紹的一個無名小將,也在評委的隊伍之中嗎?”有大臣質(zhì)問。
“還有這位諸葛亮,今年只有15歲吧?”還有大臣也是大聲質(zhì)問。
董承、伏完和楊彪等三人也是對劉協(xié)的安排很不滿意。
諸葛亮怎么看都不像是曹操安排的。
更像是天子親自任命的評委。
只是,他們兩個有什么資格當(dāng)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