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民法典與日常生活:家庭篇作者名: 王康主編 李恒副主編本章字數: 1617字更新時間: 2024-07-18 14:37:18
1.在丈夫車上裝定位器,妻子有權要求丈夫“毫無保留”嗎?——配偶之間的人格侵權

《民法典》第1043條第2款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第1032條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參見“案例編1”“熱點編1”)
2.妻子擅自終止妊娠,侵犯丈夫的生育權嗎?——夫妻生育權沖突的解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23條規定:“夫以妻擅自終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民法典》第1079條第3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參見“案例編2”)
3.受對方謾罵、恐嚇,可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嗎?——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申請

《民法典》第997條規定:“民事主體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害其人格權的違法行為,不及時制止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行為人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參見“案例編3”“熱點編1”)
4.夫妻一方打賞主播,另一方能追回財產嗎?——夫妻共同財產制度

《民法典》第1060條規定:“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夫妻雙方發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與相對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夫妻之間對一方可以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范圍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參見“案例編7”)
5.婚后一方父母支付首付款、雙方共同還貸的房屋,屬于共同所有嗎?——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

《民法典》第1062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第1063條規定:“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參見“案例編11”“熱點編4”)
6.雙方約定“不得提出離婚”,這樣的“保婚協議”是否有效?——夫妻財產約定的效力

《民法典》第1076條規定:“夫妻雙方自愿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愿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參見“案例編13”)
7.非法代孕龍鳳胎,誰能成為孩子在法律上的母親?——親子關系的特別認定

《民法典》第1071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應當負擔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撫養費。”(參見“案例編23”)
8.成年子女“啃老”,父母有權拒絕嗎?——撫養子女義務的范圍

《民法典》第1067條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參見“案例編27”)
9.年邁爹娘無人管,能起訴“不孝子女”嗎?——對父母的贍養義務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3條規定:“老年人養老以居家為基礎,家庭成員應當尊重、關心和照料老年人。”《民法典》第1067條規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參見“案例編29”)
10.關愛“黃昏戀”——子女應尊重父母的婚姻自主權

《民法典》第1069條規定:“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離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參見“熱點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