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與日常生活2
- 彭誠信 陳吉棟主編
- 3字
- 2024-07-18 14:44:15
案例編
總則
1 干細胞能當作交易物嗎?
——買賣合同無效的情形
經朋友介紹,露露與某生物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郝先生相識。郝先生告訴露露,回輸干細胞不僅可以美容,還具有延緩衰老等功效,并邀請露露到細胞庫參觀。露露心動不已,二人在微信上約定,一次性向生物科技公司訂購30份“人胎盤來源的干細胞”,并約定由生物科技公司培育干細胞,且提供相關場所協助進行干細胞回輸。一開始,該生物科技公司按照約定如期交付了8份干細胞。2019年,露露像往常一樣,在微信上向郝先生預約干細胞回輸事宜,郝先生表示來不及,后再聯系郝先生時,他以在忙為由一直未回復。露露遂將生物科技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解除干細胞買賣合同,并由生物科技公司返還未使用的預付款。
干細胞又被稱為“種子細胞”,具有自我更新、無限增殖及多向分化潛能等特點。部分生物科技公司、美容院以此宣傳干細胞具有美容抗衰、治愈疾病等功效,在未經臨床研究和審批的情況下買賣、回輸干細胞。該買賣行為是否有效?《民法典》第1007條規定:“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違反前款規定的買賣行為無效。”本案發生在《民法典》正式生效實施前,當時法律、行政法規層面對于干細胞買賣行為均無相關規定,該生物科技公司未經臨床研究程序,將制備的干細胞出售給他人直接用于人體回輸,明顯違反了《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關于禁止干細胞直接進入臨床應用的規定,破壞國家醫療監管秩序,影響公眾用藥安全和合法權益,危及不特定個體生命健康安全,進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因此,該生物科技公司與露露之間成立的干細胞買賣合同因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而無效。合同無效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故法院判決該生物科技公司應返還露露剩余的預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