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江山幾易其主
- 視頻劇透歷史,從盤點帝王榜開始
- 無事不生緋
- 2256字
- 2024-07-12 08:00:00
視頻似乎快進入尾聲,樂聲漸漸緩和下來。
帝王們盯著再次冒出來的彈幕,回想著這位洪武大帝的前半生,腦子里突然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
劉邦:這個明太祖是后世君王,大明前面還有大元,那朕的大漢是不是也亡了?
劉徹:蒙元是個什么情況,聽著不像是中原民族,大漢王朝是栽在蒙元手里嗎?
那也不對呀,大漢帝國的北面是匈奴,哪來的蒙元?
似乎大元王朝前面,還有其他朝代,朕迫切想要知道,究竟是何人動了劉家的基業?
楊堅:朕的大隋何時滅亡的?到底被何人所滅?
眼下天幕透露的信息并不多,暫時還找不出答案。
現在帝王盤點還在第九名,接下來朕要好好觀察,早晚能找出這個罪魁禍首。
楊廣:大隋王朝怎么會滅亡?絕無此種可能,天幕一定在撒謊。
不,或許不是天幕撒謊,而是后世之人胡編亂造,蓄意造謠。
朕一直在觀察天幕上的言論,時常有相反的觀點爆出,而真相卻只能有一個,必定是有人在撒謊。
這些話語里面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混淆視聽,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朕若是能上榜,真相自然會大白。
李世民:后世已經出現大明,想來大唐王朝也無法免俗,最終走向衰落。
只是朕的大唐,應該不會亡在承乾手里吧。
想起秦隋二世而亡的教訓,他瞬間脊背發涼,腳底一股寒意,直沖腦門。
李治:大唐基業傳到朕手里,依然在開疆拓土,后世哪個不肖子孫胡作非為,以至于大唐江山易主?
趙匡胤:大宋北面最大的威脅是契丹族遼國,再不濟也是女真族金國,這個蒙古族的大元從哪里冒出來的?
朕的大宋到底是被哪一方勢力所滅?
康熙:明太祖再厲害又有何用,后世子孫不爭氣,江山終歸落到我大清手里。
雍正:如今國庫空虛,朝堂上烏煙瘴氣,朕定不能讓大清國祚毀在朕的手里。
乾隆:哈哈,秦漢隋唐,宋元明清,江山幾易其主,最終還是大清王朝贏得了天下。
朕的大清四海升平,國泰明安。
大清帝國吸取歷朝歷代教訓,定會萬世永昌。
咸陽宮內的嬴政一直受到暴擊傷害,早已接受了大秦滅亡的事實,此時的心境倒是比其他帝王平和。
后世已經出現大漢,大元,大明。似乎還有一個大清,像是大明后面的王朝,暫且不用管。
目前從天幕里透露的秘密來看,元明清是一個順位,只有劉邦生活在秦末。
一定是這個姓劉的,竊取了朕的大秦江山。
“本期帝王盤點,十大贅婿第九名視頻已經播放完畢。針對評論區部分有爭議的言論,后續會補充一個彩蛋視頻,敬請關注。”
帝王們聽到還有后續,齊刷刷盯著蒼穹之上的解說。
什么叫彩蛋?
管他去呢,天幕又要泄露機密了,安靜聽著便是。
“這一期補充視頻的主題是,抗擊蒙元,再造中華,究竟是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功勞?”
視頻中旁白還在朗誦詩詞,彈幕早已經按捺不住,在屏幕上方炸開花。
“朱元璋算是竊取農民革命成果了,紅巾軍抗元時,朱元璋還向蒙古稱臣呢。”
“大元太尉張士誠,大元江浙行省平章方國珍,大元福建行省平章陳友定這些才是抗元主力吧。天完皇帝徐壽輝手下元帥陳友諒,才是抗元主力吧。”
“劉福通戰死沙場,不符合你們抗元主力的要求。”
“后面的十幾次北伐不是朱元璋的功勞,難道都是紅巾軍完成的?”
“消耗元軍主力軍的不是他,他在元軍和義軍橫跳過。”
“但最終驅除胡虜的是他,光復舊疆的是他,重新整合南北漢族的是他,恢復舊俗的是他。”
“歷史從來都只看結果,你要論過程,悠悠青史又有幾個人是干凈的呢?”
“蒙元的覆滅不是因為出了一個朱元璋,而是因為其內部本身已經腐朽。那些朱元璋的前輩們,爬起來又被摁下去了,同樣即使朱元璋失敗了,后期還會有其他人推翻蒙元統治。”
“為什么朱重八這樣還能得天下。原因是重八在屁股坐穩之前非常像人,屁股坐穩了直接原形畢露,他開車喜歡掛倒擋,都能甩別人八條街的本事。”
“老朱本質還是自私殘暴的屑軍閥,跟劉邦李世民比,真望之不似人君。”
“朱元璋不是元末最強的,是元末最茍和運氣最好的一個。鄱陽湖全程騷操作,被陳友諒壓著打,最后陳友諒被一只箭要了性命。”
“這廝就是一心理變態者,刻薄毒辣沒有一點帝王的大氣。”
“難道你朱元璋當皇帝,我老百姓不是做牛做馬嗎?你朱元璋造反時上報官府了嗎?徭役少了嗎?等待的從來不是救贖,只會是新的奴役。”
“部分網友認為,朱元璋曾經背刺抗元義軍,玩得就是攘外必先安內那一套。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抗元主力是北方的紅巾軍,而不是朱元璋。”
“事實究竟如何呢?我們撥開歷史的迷霧,伴隨著視頻,進入到那個風起云涌的崢嶸歲月。”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一首霸氣側漏的帝王詩過后,伴隨著慷慨激昂,氣勢如虹的音樂,視頻進入到洪武大帝氣吞萬里如虎的北征畫面。
“明太祖北征是明朝建立后,針對北元的十三次軍事行動……”
嬴政聽著旁白解說,突然發現一個新的盲點。
兩期視頻都談及農民起義,態度卻大相徑庭。
天幕上對秦末農民起義并沒有過多的評價,對元末起義軍卻是大肆褒揚。
想來后世對于大元多有抵觸之意,對大秦更多的是懷念和向往。
嬴政從服飾發型上看不出元明兩朝的區別,對于他來說,后面幾個朝代的衣服都是怪里怪氣的,難登大雅之堂。
與此同時,平行世界的漢高祖劉邦和漢武帝劉徹,早已察覺到異樣。
抗擊蒙元,再造中華,難道后世有異族入侵?
從北元士兵的服飾,容貌和發型來看,蒙古人不是中原主體民族,會不會是匈奴人的后代演變而來?
大漢王朝如此強盛,后世子孫怎會如此不爭氣,竟然讓外族趁虛而入。
另一個時空的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也發現了元末農民起義的端倪。
大明王朝之前的朝代是異族入侵,也就是在大元之前還有一個漢族政權。
難道后世再次出了一個像晉朝這樣自相殘殺,窩囊又無能的王朝?
趙匡胤坐在龍椅上,盯著天幕上明太祖十三次北伐的戰爭畫面,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