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日殺三子
- 視頻劇透歷史,從盤點帝王榜開始
- 無事不生緋
- 2219字
- 2024-08-12 08:00:00
【帝王盤點,十大“溫情”帝王】
【第四名】
【唐玄宗,李隆基】
【上榜理由:一日殺三子】
劉徹看到李隆基的大名出現在天幕上,忍不住笑出聲來:李三郎,你也上榜了呀。快出來吱個聲,咱倆聊聊。
楊廣:一日殺三子,這是什么極品渣爹。李三郎,你可真夠牛逼的。
李世民:李三郎,給老子滾出來。你殺李家子孫如同殺豬,你特么還是不是人?
李隆基:我不知道呀,大概可能……他們謀反了吧。
李世民:你造了什么孽,你的兒子個個都要謀反?
李隆基:這也能怪我?老祖宗你說話要憑良心,你的太子不也謀反了,因為儲位之爭,四個兒子死亡……
李世民如遭雷擊,呆怔在原地,半天沒有說出一句話。
朕的太子謀反?朕的承乾居然謀反了。
難怪稚奴會是下一任君主,想來爭儲是何等慘烈,朕才會想到讓老九繼承大統。
想不到朕煞費苦心避免大唐后代兄弟相殘,終究還是沒能逃離玄武門帶來的陰影。
朕真的如天幕所言,開貞觀之治,啟五世蕭墻?
作孽!
楊廣:哦豁,李二鳳的家事原來如此勁爆,李三郎會說話就多說幾句。
劉徹:朕還沒出手呢,老李家自己就內訌,有意思。
李治:都是千年狐貍,誰家沒點父殺子,子弒父,兄誅弟,弟滅兄的勾當。
朱元璋:像你們老李家這個殺法的,得和南北朝亂世坐一桌。
李世民:朱扒皮,你在彈幕里可是和嬴政、楊廣這兩個暴君相提并論的貨色,可見你的殘暴嗜殺人盡皆知。
朱元璋:朕就算殘暴又如何,老朱家父慈子孝,從不窩里橫,你老李家羨慕不來。
朱棣:李二鳳,咱還沒提武則天這個大殺招呢,哪天這位女帝上榜,老李家可就熱鬧了。
弘歷:別吵別吵,盤點視頻已經開始啦。
“唐玄宗李隆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撥亂反正,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
“開創了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漸開始滿足,沉溺于享樂之中。沒有了先前的勵精圖治精神,也沒有改革時的節儉之風。”
“開元二十五年,李隆基聽信寵妃武惠妃讒言,將三個兒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廢為庶人并殺害。”
“同年十二月,武惠妃病死。”
“次年,改立三子忠王李玙(后改名李亨)為太子。”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日夜寢食不安,后宮雖多美人,但沒有一個能使他滿意。”
“聽人說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琩的妃子楊玉環美貌絕倫,艷麗無雙,于是不顧什么禮節,就將她招進宮里。”
“楊玉環懂音律,也很聰明,還擅長歌舞,很得玄宗歡心。”
“天寶時,唐玄宗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對后宮的賞賜錢不計其數。”
“戶部郎中王鉷為了投其所好,歲貢額外錢百億萬,貯于內庫,以供宮中宴賜,并且還告訴玄宗:“此皆不出于租庸調,無預經費。”
“玄宗不僅不問這些經費的來源,反而對務為割剝以求媚的中外嗟怨者,益厚遇之。并以王鉷為御史丞、京畿采訪使。”
“楊國忠為了討好玄宗,屢次向玄宗報告說倉庫如何豐富,故而玄宗帥群臣參觀皇宮的倉庫左藏。”
“因為楊國忠早把各地應輸往京師的租和地稅變成布帛,存于左藏,玄宗看了當然高興。于是,他視金帛如糞壤,賞賜貴寵之家,無有限極。”
“關于玄宗期間的驕奢淫逸,擅權弄法,例子不勝枚舉,這里不做過多描述。”
“表面的升平,掩蓋不了潛在的危機,各種矛盾的不斷激化,禍亂已經近在眼前。”
“李隆基對于唐朝的危機絲毫沒有察覺,反而向外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
“政治腐敗與黑暗,影響了將領的貪功求官的欲望。為了挑起戰爭,并在戰爭中立功受賞,加官進爵,邊鎮的很多將領肆意挑釁,使得邊境戰亂不斷。”
“李隆基的好戰對此又是火上加油。初期的邊境安定局面又被打破了,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唐朝大傷元氣。”
李世民靜靜的看著天幕,雙目噴火,肺都快氣炸了。
原本以為李三郎或許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必須殺掉三個兒子,才能保住大唐江山。
沒曾想,這個孽障竟然只是聽信婦人讒言,便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痛下殺手,打開殺戒。
這個混賬東西,朕恨不得掐死他。
此時,李隆基瞧著天幕上已到晚年的唐玄宗所作所為,同樣看傻眼。
這些真的都是朕干的?
朕自覺是一位英明神武的有為之君,到年老了,居然如此糊涂。
那句老而不死是為賊,竟然活生生映照在朕的晚年生活上。
李隆基一時無法接受,反差如此大的自己,陷入自我懷疑中。
康熙:李三郎,前明后昏的君主歷朝歷代都不少,唯獨你這個人太過割裂,前后像是換了一個人。
劉徹:聽一婦人之言,一日殺三子。李三,你年紀大的時候,可比我老劉家要顛的多。
司馬懿:李三郎的絕情,正常人還真學不來。
劉邦:朕琢磨了半天才發現,敢情你家太子根本沒造反,你閑著沒事就把三兒子給殺了?
上輩子做了多大孽,這輩子做你兒子?
劉秀:朕似乎看到李三搶了兒子的媳婦,老登太不要臉了。
曹操:這又來了個整花活的,孤還是想象力不夠豐富。
高歡:本王突然覺得,自己還是挺單純的。
弘歷:三郎整活密度直追廣大帝,論作死能力,不知道誰勝誰負?
李隆基:朕晚年再昏聵,也不至于淪落到和亡國之君相比較。大清贅婿,你也太侮辱人了。
楊廣:李三郎,就憑你也配和老子相提并論。
朕可沒你臉皮厚,搶兒媳搶的理直氣壯。朕更沒你腦殘,殺兒子殺得冠冕堂皇。
李隆基:朕好歹有個開元盛世,前期也是頗有功績。
你個二世而亡的敗家子,大隋諾大江山,被你敗得一毛不剩,你還有臉在朕跟前硬氣。
楊廣:你也就運氣比老子好一點,朕若是步子穩一點,吊打你整個李唐。
李世民:亡國之君還敢出來丟人現眼,要對線也是你老子出來對陣。
弘歷:李三郎,有沒有發現你老李家還有個前輩,可以替你吸引火力呀。
李隆基:朕哪里冒出來一個前輩?
康熙:你們不覺得中宗李顯也是個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