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北魏最后的余暉
- 視頻劇透歷史,從盤點帝王榜開始
- 無事不生緋
- 2309字
- 2024-08-09 20:00:00
元修:宇文家世受魏恩,卻滅了投奔你的君主,更篡奪了北魏的帝位,實在沒底氣跟楊堅談什么仁義道德。
宇文邕:普六茹堅是我們自己人,可沒想著為你報仇,你高潮什么?再說了,我宇文家什么時候找楊家談仁義道德啦?
楊廣:天幕上滿屏都是鮮卑宇文的孝子賢孫,看到宇文氏被誅,如喪考妣,恨不得滅我楊家滿門呢。
宇文赟:那是我宇文家深得民心,你羨慕不來。
楊廣:是呀,得民心到黑獺的女婿都不支持宇文氏,得民心到天幕上更多的呼聲,殺盡鮮卑狗,得民心到犯了精神病的高家比宇文家更受歡迎……
宇文邕:普六茹堅管管你兒子,免得到老了,被龜兒子弒父。
楊堅:宇文邕,你猜猜你家熊孩子有沒有弒父的心思?
宇文赟:別亂說,我沒有。
楊堅:我這大女婿呀,沒有弒父,只是因為沒這個能力,而不是沒這個心思。
宇文泰:普六茹堅,老子還沒找你算賬,你竟敢在這挑撥離間……
楊堅:黑獺,你再猜猜宇文憲怎么死的?
短短一句話,宇文泰被爆殺,心里面唯一的希望破滅。
他緩緩癱軟在地,目光漸漸呆滯,已經(jīng)沒了說話的欲望。
元修:黑獺,別著急和楊氏算賬,拓跋魏和元魏的血海深仇還沒算完呢。
諸位帝王正吵得不可開交,蒼穹之上再次傳來新的動靜。
光幕閃亮,屏幕上出現(xiàn)番外視頻標題,【北魏最后的余暉】
帝王們終于停下了爭執(zhí),安安靜靜的等著看番外視頻。
“本期番外將會帶大家走進元氏與宇文氏的恩怨情仇……”
“第一位出場的是南北朝董卓,河陰屠夫爾朱榮。”
“河陰之變,發(fā)生于北魏武泰元年四月,是北魏權(quán)臣爾朱榮策劃并實施的,針對北魏皇族和文武百官進行屠殺的政治事變。”
“因事件發(fā)生于洛陽郊外河陰,因而得名。”
“事件起因源于,北魏武泰元年二月,胡靈太后擅權(quán)秉政,鴆殺了北魏孝明帝元詡,并詐稱孝明皇帝當月所誕的元姑娘為皇子,欲擁立為帝。”
“然事泄不行,改立元釗為帝。”
“同月,并州契胡酋長爾朱榮假托孝明帝旨意,以“匡扶帝室”為名進兵洛陽。”
“同年四月十三日,爾朱榮謊稱高陽王想要謀反,并以此為借口在河陰之陶渚溺死胡太后和幼帝元釗,縱兵圍殺王公百官兩千多人,史稱河陰之變。”
“爾朱榮將北魏中央的漢族官員與漢化鮮卑官吏屠戮殆盡,導(dǎo)致北魏的政治系統(tǒng)全面癱瘓,幾乎對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成果造成了毀滅性打擊。”
“第二位出場的是一位悲情皇帝,臨死之前表達了愿來生不為帝王的美好愿望。”
“我們先來看看這位悲情皇帝的絕命詩。”
權(quán)去生道促,憂來死路長。
懷恨出國門,含悲入鬼鄉(xiāng)。
隧門一時閉,幽庭豈復(fù)光?
思鳥吟青松,哀風吹白楊。
昔來聞死苦,何言身自當。
“此詩是何人所作呢?北魏孝莊帝元子攸。”
“元子攸字彥達,北魏第十二位皇帝,彭城王元勰第三子,母為文穆皇后李媛華。”
“元子攸風神秀慧,姿貌美麗,年少時為孝明帝元詡伴讀,二人關(guān)系親密無間。”
“武泰元年二月,元詡被胡太后毒害。”
“四月,權(quán)臣爾朱榮扶持元子攸即位為帝,改元建義。”
“元子攸在位期間,雖受到爾朱榮的竭力打壓,導(dǎo)致皇權(quán)旁落,但依然勤于政事,孜孜不倦,并為冤死的大臣平反,為百姓審理冤獄,生活極為節(jié)約簡樸。”
“永安三年九月,爾朱榮意圖謀朝篡位,被逼到走投無路的元子攸將其誘殺于明光殿。”
“后元子攸被爾朱兆俘虜,縊殺于晉陽三級佛寺,年僅二十四歲。”
“太昌元年十一月,元子攸被迎回洛陽安葬,宗室朝臣和百姓無不為之哀慟。謚號孝莊皇帝,廟號敬宗。”
“第三位出場的是北魏末代皇帝,孝文帝元宏之孫,廣平武穆王元懷第三子元修。”
“中興二年,高歡擊敗爾朱氏。四月十八日,廢黜爾朱氏擁立的節(jié)閔帝元恭。”
“元修被高歡擁立為帝,一朝翻身,便一改往日的沉穩(wěn)低調(diào),變得輕浮狂躁,肆意妄為。”
“即位登基后不過才一個月,元修在華林都亭大宴群臣,羽林隊主唐猛入華林都亭為元修慶賀,元修卻認為唐猛違反禁衛(wèi)規(guī)定,令左右隨從將唐猛拖下去杖責。”
“唐猛面色稍有不滿,元修便認為他對自己大不敬,遂當場將其斬殺。”
“元修即位的第一年,廢帝元曄,元朗,元恭便先后被元修處死。”
“而汝南王元悅僅僅因為曾被高歡考慮過是否立為皇帝,被元修得知后,也遭到元修故意誣陷罪名處死。”
“相比起爾朱氏權(quán)臣對元子攸,元恭的嚴防死守,竭力打壓,百般控制。高歡對元修這個皇帝,反而要寬容放縱許多。”
“高歡不僅允許元修大肆發(fā)展自己的勢力,還讓元修享受到奢侈生活。”
“元修即位后,不停的搞事情,群臣苦不堪言。”
“更有甚者,元修不顧名聲,竟然同時和三個堂姐妹亂倫姘居,還將她們都封為公主,分別是安德公主,元蒺藜,元明月。”
“永熙三年,元修與高歡爭權(quán)失敗,二人決裂,高歡帶著兵從晉陽南下。”
“元修拋棄了安德公主和元蒺藜,帶上元明月出逃。這就是著名的孝武西奔事件。”
“逃到關(guān)中宇文泰這里還沒幾天,元修又迅速和宇文泰翻了臉。”
“心浮氣躁的元修半點都忍耐不住,直接把對權(quán)臣宇文泰的不滿寫在臉上,并時不時當眾做出彎弓射箭,砸翻桌子的舉動。”
“于是元修和宇文泰的關(guān)系變得惡劣起來。”
“宇文泰見此情景,便認為元修這種人不值得被自己擁立為帝,遂二話不說,直接毒殺了元修,改立元明月的兄長元寶炬為帝。”
“北魏由此而滅亡,分裂成了東、西魏兩國。”
“第四位出場的是位傀儡皇帝元善見,此君日子過得悲催,卻為高家貢獻出了兩個名梗。”
由于孝武帝西奔一事,所以高歡為自身名聲考慮,對待新任皇帝元善見一直非常地恭敬,讓元善見享受了十幾年風平浪靜,榮華富貴的皇帝生涯。
“等到高澄上位,此君好日子也就到頭了,接下來到了名場面時刻。”
“據(jù)說某天,高澄在元善見身邊陪侍,舉著酒杯勸酒。元善見突然大發(fā)脾氣,給高澄擺臉色。”
“暴脾氣的高澄當即決定給元善見一點教訓,生氣地說道:朕,朕,狗腳朕!”
“隨后,高澄讓崔季舒打了元善見三拳。被連續(xù)打了三拳的元善見當場呆住,一動不動也不敢還手。”
“這就是狗腳朕的名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