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玄武門之變
書名: 視頻劇透歷史,從盤點帝王榜開始作者名: 無事不生緋本章字數: 2056字更新時間: 2024-08-01 20:00:00
【帝王盤點,十大“溫情”帝王】
【第十名】
【唐太宗,李世民】
【上榜理由: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的名字突然出現在蒼穹上,天幕下的歷代帝王一片嘩然。
雖然太宗之后的帝王,都知道玄武門一事。只是后世帝王表率,驟然上榜,一時之間還是讓人難以接受。
李世民:朕好不容易才淡忘此事,天幕偏偏舊事重提,存心不讓朕安心。
李淵:不堪回首,不堪回首。
嬴政:這不是呼聲最高的二鳳嗎?怎么上了這個“溫情”榜?
難不成他的名聲是弒父殺兄換來的?
劉邦:龍鳳豬中的鳳終于上榜了,看來大唐帝國殺戮之風更甚。
哈哈,真是荒謬,天幕上的言論時不時埋汰咱老劉家,貶劉尊李。
原來老李家竟是這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劉徹:后世居然還有比朕更無情,更狠辣的君王。
天幕上總是拿朕和這個二鳳對比,朕倒要看看,他到底有幾分能耐,敢和朕一較高下?
宇文邕:朕瞧著李淵這個名字,莫名有種熟悉感。
這是哪位故人之子?
楊堅正在準備實施疏遠打壓唐國公計劃,驀然看到李世民的名字,頓時愣住。
他細細打量天幕上的每一個字,看到李淵的那一刻,懸著的心終于死了。
果然是李淵一家子奪走了朕的大隋江山,朕不殺你,朕何嘗對得起后世子孫……
楊堅仰望蒼穹,神色變得冷漠,眼里閃過殺意。
突然,他全身猛地一驚。
現在盤點的是“溫情”帝王,李淵兒子上榜了?
難道這大侄子被兒子給反弒啦?
若是如此,李淵也算可憐。朕大人大量,暫且不動唐國公一家。
朕先瞧個熱鬧,看看李淵是怎么被兒子給殺死的。
此刻,楊廣正打算下令處死唐國公一家,天幕上突然放榜,耽誤了他的正事。
李世民父子名字出現的那一刻,他瞬間暴跳如雷,盯著天幕咬牙切齒。
轉念一想,瞬間又釋然。
能上這個榜的可都是心狠手黑,罔顧人倫之輩。
既然李世民上榜了,李家定然是上演了一出好戲。
楊廣停止了誅殺唐國公一家的計劃,從容的望向天空,等著看李淵家的笑話。
“玄武門之變,發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
“由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太子李建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
“李建成聽從魏征的引導,收服被李世民重創的劉黑闥,嘗試拿回兵權。”
“李淵也嘗試任用裴寂,最終導致大敗,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領兵。”
“以李世民為首的功臣集團,為求自保,在玄武門發動兵變,李世民親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
“事后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后禪讓皇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開啟了23年的貞觀之治。”
概述完玄武門之變的大概經過,盤點視頻進入細節解說階段。
秦王遭妒,迫害秦王,太子進饞,秦王避禍,步步緊逼。
謀害秦王,被迫反擊,秦王密奏,玄武門政變,高祖退位。
背景素材依然取自影視劇,同樣找了與之相配的音樂穿插其中。
李世民沒有理會解說內容,靜靜的盯著畫面中自稱李世民的年輕人,一臉懵逼。
奇怪,之前這個人不是稚奴嗎?怎么又變成朕了?難道后世認為父子長相一模一樣?
平行時空的李治也看到了天幕上的畫面,一臉不解。
這個人年輕時候是父皇,到中年了就變成朕?
曹操:孤記得很清楚,這位是小媽變皇后那位高宗皇帝。
為何換了一個榜單,此人就變成了殺兄逼父的太宗啦。
這李家父子也真是夠有意思,父子共用一張臉,還共用一個女人。
楊堅發現李淵并沒有被殺,而是被兒子奪取了皇位,看熱鬧的心思突然冷靜下來。
對于玄武門最終的結果,他沒有什么特別的感受,沒有幸災樂禍,也沒有憤恨落寞。
只是在某一個瞬間,楊堅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大隋二世而亡,會不會也是因為兄弟相殘?
朕的大隋江山正處在鼎盛,若不是勇兒和廣兒打起來,外人何嘗會有機會巔峰楊家政權?
一剎那間,楊堅如夢初醒。
一母同胞又如何,權力斗爭不是你死我活,哪有什么親情可言。
往前算,自己的同胞弟,這么多年是如何對待自己這個大哥的。往后算,李淵家的三個兒子,何嘗又不是一母所生。
年幼時兄友弟恭,不妨礙娶妻生子后,斗得你死我活。
此時,另一個時空的楊廣看到玄武門政變,也隨之陷入沉思。
李世民這家伙殺了太子登上皇位,那朕登上皇位殺了大哥,理論上來說也會上榜。
只是如此一來,自己前期所有的籌謀都會被另一個時空的父皇看到,不知道那老登會不會提前采取行動。
天幕之前泄露過朕上位的信息,老爹似乎也沒采取什么措施,到現在為止朕還活得好好的。
想來另一個時空的父皇,應該已經選擇原諒我這么個年少有為的兒子吧。
嬴政:是朕誤會了這位唐太宗,若不是被逼到絕境,誰又愿意做下如此有被人倫之事?
朕若沒有平定成蛟之亂,何來一統天下的大秦帝國?
李世民若不發動玄武門之變,何來大唐貞觀之治?
作為一國之君,理應胸懷天下,創造不朽功績,這點小事何足掛齒?
劉邦:原來太宗皇帝也是一位馬上打天下的皇帝,朕倒是小覷了此人。
乃公當年雖不至于殺兄逼父,卻也明白,天家父子無恩情。
成王敗寇,認賭服輸,大唐家的二鳳果然有大家風范。
劉徹:堂堂開國皇帝被兒子篡了位,這皇帝做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也是沒誰了。
太子之尊,竟然被二弟反殺,看來也是能力有限。
玄武門這一波,朕站二鳳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