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糊涂岳父,窩囊皇叔
- 視頻劇透歷史,從盤點帝王榜開始
- 無事不生緋
- 2218字
- 2024-07-27 08:00:00
“視頻播放到此處,想必觀眾們最關心的是,八王之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八王之亂,歷時16年,參與此次動亂的王多達十幾個,只是主要人物有八個。”
“司馬乂、司馬越、司馬穎、司馬瑋、司馬亮、司馬倫、司馬颙、司馬冏。”
“八王之亂彼此之間的廝殺非常殘忍,從陰暗幽冷的皇宮到血流成河的戰場,大家都是機關算盡。”
“可是沒有一個人是主角,一個接一個倒下,誰都沒有贏得勝利,到頭來都是失敗者。”
“本期將會帶大家走進司馬氏一朝,理一理波譎云詭的八王之亂是如何發生的?”
“由于曹魏政權削弱藩王,加強中央集權,導致王室有難,同宗同族的藩王難以勤王,沒辦法給予有力支持。”
“有鑒于此,司馬炎在位期間大規模分封諸侯王。即使將來發生內亂,奪過來搶過去,皇位還是司馬家的。”
“分封諸侯王有利于拱衛皇室,可是也容易出現藩王叛亂的問題。晉武帝為了防止諸侯王尾大不掉,又限制了諸侯王手中部分權力。比如財權、軍權和人事任免權。”
天幕下的歷代帝王漸漸安靜下來,目不轉睛的盯著蒼穹上的畫面。彈幕也隨著劇情深入,漸漸消失殆盡。
“分封諸侯,只是導致西晉帝國垮臺的一個原因。皇位繼承人選擇不當也是原因之一。”
“晉武帝司馬炎晚年確定皇位繼承人時,備選人有兩個,一個是弟弟司馬攸,一個是皇太子司馬衷。”
“確立皇位繼承人選時,朝臣們幾乎一致推舉司馬攸。”
“司馬攸是齊王,這么多年一直住在京城洛陽,沒有到藩國上任。為了斷絕他繼位的念想,晉武帝多次下詔迫使他離開京城,回到自己的藩國。”
“司馬攸苦苦哀求,憂憤成疾,晉武帝最終成功逼死了自己的弟弟司馬攸。”
“齊王一死,皇位繼承人就只能是司馬衷,輔政大臣的人選也得另行安排。”
“司馬衷是個白癡,這在西晉朝堂上是公開的秘密,朝野上下都清楚。如此一來,輔政大臣的人選問題就尤為重要。”
“晉武帝選擇的輔政大臣有兩個,一個是他的岳父楊駿,一個是他的叔叔司馬亮。”
“楊駿是個老糊涂,司馬亮是個窩囊廢,這兩個人都很平庸。晉武帝為何任命他們為輔政大臣?”
“強人有能力,但是喜歡惹事生非,庸人能力差,但是聽話,不喜歡招惹是非。”
“楊駿的背后是外戚勢力,司馬亮背后是藩王勢力。晉武帝選用他們,是為了在外戚和藩王之間達成平衡。”
“就這樣,八王之亂的序幕拉開了。”
“晉武帝彌留之際,委托司馬亮處理后事,楊駿悄無聲息的篡改了遺詔,催促司馬亮盡快返回自己的封國。”
“作為晉武帝的叔叔和西晉帝國的重臣,司馬亮擔心夜長夢多,遭到楊駿的報復,慟哭一場,倉惶逃離洛陽。”
“窩囊廢被嚇跑了,老糊涂又干了什么呢?”
“送葬了先帝,楊駿把手伸向了禁軍,在禁軍當中大肆安插親信。”
“弄權也好,奪權也罷,手里得有兵。”
“而禁軍,就是京城衛戍部隊。控制禁軍,就等于控制京城。控制京城,就等于控制皇宮。”“控制皇宮,就等于控制了賈南風和白癡皇帝司馬衷。同時,還可以威懾地方上蠢蠢欲動的藩王。”
“這個時候,我們的主人公賈南風賈皇后在干什么?”
“賈南風不甘心被楊駿擺布,暗中派人聯絡司馬亮,請他聯合藩王共同出兵。”
“司馬亮這個窩囊廢又膽怯了,拒絕了賈南風的提議。”
“賈后這邊暫時沒拉到贊助,老糊涂為何還是被這個悍匪反殺呢?”
“問題出在楊駿這個老糊涂自己身上。”
“禁軍的設置比較復雜,大體而言可以分為兩部分:殿中軍也就是內軍,防護內宮。外營兵也就是外軍,防護京城。”
“楊駿對外軍的拉攏下的力氣很大,對內軍則比較忽視,很瞧不上內軍的將領。”
“這樣的糊涂蛋要是也能成事,那才是真見鬼了。”
“內軍受夠了楊駿的忽視和冷落,主動與賈南風接觸,密謀除掉楊駿。”
“面對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賈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賈南風并沒有輕舉妄動,為了增加勝算,她偷偷向晉武帝的第五個兒子,楚王司馬瑋求援。”
“楚王瑋年輕氣盛,性格剛毅果決,急躁易怒,應允了賈南風的求援之情。”
“楊駿對楚王頗為忌憚,唯恐這個刺兒頭在地方上作亂,看到司馬瑋居然主動要求入京,趕快答應,意圖借機將他軟禁起來。”
“楊駿還沒來得及動手,賈南風就先下手為強了。”
“司馬瑋抵達洛陽不久,賈南風就假借司馬衷之手下了一道詔書,宣稱楊駿謀反。”
“當天夜里,司馬瑋封鎖宮門,派內軍包圍楊駿的府邸,并派遣弓弩手登上附近的制高點,向楊府發動齊射,以防楊府的兵丁突圍。”
“政變發生的時候,被楊駿拉攏的外軍在干什么呢?”
“可能在睡覺吧,他們根本不知道內宮出了這么大的事。或者他們知道里頭出事了,卻進不到內宮。”
“楊駿的府邸在內宮,為了便于控制賈南風和司馬衷。這個老糊涂膽子大又搞笑,得罪了內軍將領,還敢住在內宮。”
“更搞笑的是,大禍臨頭的時候,手下建議他沖出內宮,趕快調集外軍入宮平亂。”
“大伙猜猜這個糊涂蛋怎么回的?”
“他說外軍入宮必須得皇帝下詔。大哥,你在政變奪權呢,這時候還在搞笑。”
“況且司馬衷被賈南風捏在手里,你到哪里去拿到詔書?”
“就這樣,在楊駿自己作死下,毫無意外的,當晚被亂軍殺死,三族被滅。一夜之間,權力灰飛煙滅。”
“楊駿死了,權力易主,司馬瑋控制了首都衛戍部隊,權傾朝野。”
“賈南風這個時候又在干嘛呢?”
“她在準備拆橋,忙著給楚王挖坑。”
“賈南風利用司馬衷下達詔書,征調司馬亮入朝,與衛瓘一起出任輔政大臣。”
“司馬亮拒絕過賈南風的求援之請,衛瓘和賈南風更是仇人一般的關系。賈南風又為什么要中用這兩個人呢?”
“因為這兩人也看不慣司馬瑋操持權柄,但是論實力又根本不是司馬瑋的對手。”
“賈南風很清楚這一點,她把這三個人放到一起,是想公報私仇,故意挑動他們互相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