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巫族已開始努力了!(求收藏 求追讀 求推薦票)
- 洪荒:師尊您該努力了!
- 喚卿衣
- 2059字
- 2024-07-09 20:38:20
霄漢去不周山,是為了償還恩情。
去東海之濱,是因為霄漢想去廬山與雁蕩山一探究竟。
至于去幽冥血海,他倒不是為了助后土完善輪回。
而是想謀劃一顆業火紅蓮的蓮子。
蓮花峰終究不能一直名不副實下去...
接引準提手中的功德金蓮,他是沒把握忽悠到。
但霄漢手中可是有一樁冥河無法拒絕的機緣。
換取一顆業火紅蓮的蓮子還是有把握的。
想到就做!
當他騎著云豹離開黟山之時,心中倒不似之前那般焦慮了。
師尊終于肯努力了!
若是有一天師尊能登臨洪荒絕頂。
他也能感受下未來元始天尊那些弟子,才能體會到的安全感。
至于他為什么不去拜元始天尊為師。
那是他不想么?
是元始天尊根本就看不上他好吧...
要知道,在無數元會中,來黟山的天地大能不知凡幾。
除了一些看起來就不好相與的大能外,其余大神通者,霄漢可是都主動現身拜師過。
三清中就連號稱有教無類的通天,都因霄漢當初未能化形而婉拒了他。
更何況是對跟腳悟性都有所要求的元始天尊了。
不過,自家師尊對他極好。
剛拜師那會,自家師尊就曾借助地書之力,將黟山的地脈與不周山延伸出一條主脈相連接。
正因如此,黟山主體才能成長的那般高聳入云,時不時是能透露出幾絲不周之威。
不周山給予了他太多。
作為此行的首站,他倒不奢望尋到啥靈根、靈寶之類的。
他此去是看看不周山如今的情況。
從巫妖立族之后,不周山的氣息就已開始變得微弱了。
他作為山靈化形,總得為了讓不周山亙古長存而努力一番吧!
云豹的速度終究還是有些慢了...
雖然,霄漢會時不時停下來修復受損的地脈與山川。
但還沒等他看到不周山的影子,就被迫停了下來。
原因無他,一群巫族攔住了霄漢的去路。
倒不是巫族霸道,不讓任何生靈靠近不周山。
而是這群巫族見他修復地脈的手法奇妙,打算與他交流下心得。
說實話,巫族掌管大地對于洪荒是有利的。
他們修煉的九轉玄功,能源源不斷的消弭地脈中的煞氣。
要不是他們太過好勇斗狠,成為了此次量劫的主角之一,永存于世應該不成問題。
至于巫族為何會向他請教修復地脈的竅門,則是被妖族逼的。
妖族坐擁周天星辰,為了拉攏更多的生靈加入妖族。
時不時的就會采集星光精粹,向萬靈贈與些帝流漿啥的。
收攏萬靈的加入的同時,天道還賜予了妖族不少功德與氣運。
這讓巫族感受到了壓力。
據這些巫族透露,如今就連十二祖巫都開始著手修復洪荒大地了。
哎...
這不是在和他搶功德么?
雖然單憑他一己之力,無法修復整個洪荒。
但功德動人心啊!
要是巫族因此收獲了大量功德,生存在洪荒的億萬生靈想必也會有樣學樣吧?
不過,霄漢倒是不會因此藏私。
洪荒大陸關乎著他與師尊鎮元子的道。
雖然大部分洞天福地都游離于洪荒之外,自成一界。
但他與師尊所居的洞天,卻與洪荒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疏通瘀滯、填補生機、抽離煞氣...
這些都是霄漢修復地脈所總結的小竅門。
巫族學起這些來毫無難度。
修復地脈的速度竟比他還要快上幾分。
當然,巫族也不是那種與一切眾生為敵的蠻族。
從霄漢這學了此等賺取功德的竅門,自然是給與了他些許好處的。
倒不是先天靈寶啥的,而是三株后天靈根。
土茯苓、白玉菇、九轉還魂草。
雖對霄漢無甚大用,但如今洪荒格局已定,想要找尋株無主的后天靈根,都已經得看運氣了。
當然,巫族對于先天神祇的態度也不太好。
本來,霄漢還準備借此拜訪一下后土祖巫。
但巫族給與報酬后,就直接各自離去了...
這不過是個小插曲,接下來的路途倒是順暢了許多。
當他到達不周山山腳時,這座直聳蒼穹的巍峨高山,讓霄漢發自心底的尊敬。
黟山與之相比,實在是太過渺小了些。
雖然知曉不周山乃是盤古脊柱所化,但只有親臨此地才能體會不周山的神異。
黟山洞天的地脈早已與不周山相連。
因此,阻礙其余生靈前進腳步的盤古威壓,對于霄漢來說倒還能承受。
或許是因為他此行并無所求,只為探尋不周山氣勢變弱的原因。
許多掩藏在瑰麗風景下的隱患,很快就被他給尋了出來。
滋潤、補給不周山的靈根,陸陸續續的被眾大能給取走。
就連許多被陣法隱匿的福地,也因福地中孕育的靈寶消失,導致其中的靈韻流失。
對于那些靈寶緣分天定的說法,霄漢向來是棄之以鼻的。
那些修士之所以能在不周山上尋到機緣,無外乎是仗著自己道行高深,看破了陣法或是尋到了靈寶溢散的氣機...
替不周山補充靈韻的方法有很多。
移栽靈根、靈寶,重新構建洞天福地,埋葬大能肉身填充道韻。
除了最后一條,他還能從巫妖兩族身上算計一下外。
前兩項,霄漢是真的無能為力。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別看不周山已陷入危機了,但它依然是眾山之祖。
即使三山五岳全加起來,也不及不周山之萬一。
有些隨手能為的事情,霄漢還是很愿意去做的。
比如填平修士取寶時所造成的溝壑。
再比如將一些溢散的靈韻引到入不周山的山體中。
霄漢沒有像尋常修士那般直登頂峰。
而是螺旋式的慢慢前行。
其間,倒也讓他發現了許多天材地寶。
但凡黟山有的,霄漢就半分不取。
倒不是他品德高尚。
而是他知曉有舍有得的道理。
自己本身就已與不周山結下了不小的因果。
若是再索取無度,估計不周山倒之時,會因此受到波及。
時光如白駒過隙...
當他行至半山腰時,天道賜予了他一份功德。
獎勵霄漢這些年月的堅持,也獎勵他不為天材地寶所動的道心。
但霄漢其實并不開心!
因為...
?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