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其后便是飛熊軍。
對面出來一些手握長桿兵器的部隊。
雙方僅用了短暫的交手。
也是和之前一樣,都是出100人。
僅僅10分鐘不到的時間。
朱標他們又得到了一場勝利。
隨后的白馬義從。
輕而易舉的就擊敗了大明的游騎兵。
陷陣營加上魏武卒成功擊敗了京軍三大營之一的虎廷尉。
緊隨其后便是鐵浮屠的登場。
以絕對的壓制力控制了全局。
鐵浮屠這樣的重騎兵,完全壓制了京軍三大營的重騎兵。
玄甲軍最后登場。
同樣取得了優秀的戰果。
對此,三戰三勝。
朱標的隊伍取得了全面的勝利。
這一戰,無論是朱元璋,還是底下的文武大臣。
他們都是輸得心服口服。
對此,也讓朱元璋朱標麾下這支軍隊有了十分的渴望之心。
要是能將齊一支又一支軍隊融入到自己的麾下。
該有多好。
不過也只能想想了。
并且身為一個君王。
總不能出爾反爾。
于是,朱元璋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子上說道
“諸位也看到了,我兒子麾下將領的實力了。
同時也看到了這支又一支強大隊伍的誕生。
對此,我十分的欣慰。
因此,我正式宣布。
太子朱標以及互相將士所屬的軍隊為我大明預備役軍隊。
否則我大明軍隊后勤保障。
太子朱標為本次后勤補給部部長。
傅有德為副部長,陳德為太子副官。
并率領本部5000人馬跟隨。
同時,后將軍由華云龍擔任主帥。
湯和,傅有德,為軍中副帥。
耿炳文為后軍都尉。
徐達為中軍主帥。
鄧玉、馮勝為中軍左右都督。
常遇春為先鋒主帥。
李文忠為前軍主帥。
唐勝宗與前軍先鋒使。
廖永忠、王志為前鋒、副前鋒使。”
“先鋒軍為5000人,
前軍三萬,中軍五萬,后軍10萬。
輜重部隊和其他部隊共建5萬人。
全軍共計23萬出兵北伐。”
之所以后軍的兵力如此多,是為了給前方的部隊足夠的保障。
朱元璋宣布了一個又一個命令之后,便帶著人離開了。
燕王朱棣,秦王朱樉等幾個兄弟紛紛向朱標賀喜。
恭喜大哥成為一軍統帥。
我真的是太羨慕了。
朱棣滿臉羨慕朱標。
并且他也是一個很想當將軍的的人。
燕王朱棣此生的夢想也就是當一員大將軍。
朱標也是十分高興的和眾兄弟說話。
相同的一些家常之后。
又先后去了其母親馬秀英所在之地。
和自己的母親做了一些事情之后,便又回到了自己的軍營。
按照大軍集結的速度,還有出發的時間。
5天之后,先鋒部隊還有中軍就開始不斷的渡過長江,開始北伐了。
10日之內,后勤就相繼渡江,開始第二批登陸作戰。
至于朱標所在的后勤部隊,他們至少要等到15日以后。
還是他們部隊正式登陸長江以北作戰的時機。
在這個期間。
朱標又把楊再興、高寵、岳云、薛仁貴、陸文龍。
文官當中的:張良、郭嘉、荀彧、田豐等人紛紛召喚出來。
外加2000多的白袍軍。
這便是他們此次出征的主要先鋒兵力。
后續的兵力,渡江之后,再一一召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