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故人陸續凋零,新時代到來
- 長生不死:我能吸取亡靈記憶
- 魚與魚子醬
- 2021字
- 2024-07-25 01:20:34
幾人回頭一看,只見一座官轎落地,隨后走出一個穿著典獄長官府的瘦高個,好家伙,竟是文三!
周易不得不感慨,命運之奇妙,就在于讓人摸不著頭腦。
誰能想到,當初一個誰都能打,只知道吹牛皮的小獄卒文三,如今反倒成了典獄長?
他來到周易面前,朝著幾位鎮武司校尉拱手道:
“幾位兄弟,他是我安插在天牢的心腹,都是自家兄弟,莫要大水沖了龍王廟,傷到自己人。”
“原來是這樣。”
鎮武司校尉的眼神緩和了些,隨即一腳踢在李景榮的屁股上。
“還不趕緊進去?”
李景榮人都傻了。
“他怎么可能是陛下的人?你們相信我,當初他幫廢帝整治我們的時候,手段可是老狠了!他絕對是廢帝的人!”
鎮武司校尉們罵罵咧咧的把他踹了進去。
周易朝文三拱手一謝。
“多謝典獄長出手相助?!?
文三拍了拍他的肩膀。
“客套了,都是自家兄弟。馬牢頭、田牢丞他們,我是幫不了了,他們都是廢帝的寵臣,你就好一些,只是個牢頭。以后就接著干牢頭吧?!?
“多謝。”
“行了,先去忙活吧,最近有的要忙了?!?
周易點點頭,來到牢房里面,入眼的幾乎都是‘老朋友’。
之前那些被他鞭笞過,投奔了李青玄的官員,看到他信步閑庭的走進來,不由得目眥欲裂,破口大罵。
“兔崽子,當初若非是你,老夫豈能背叛陛下,轉投廢帝?”
...
“豎子,你害慘本官!”
...
“賊子,我日你仙人板板!”
...
周易一臉淡然,喚來獄卒。
“不用跟他們走過場了,老虎凳、辣椒水、烙鐵,直接上,反正他們也活不了多久。”
此言一出,眾人罵的更是激烈,但很快,便傳來一陣哭爹喊娘的慘叫聲,天牢里一時間熱鬧非凡。
周易來到關押著幾個老人的牢房,發現幾個被提拔的老朋友已經服毒身亡,不由得感慨萬千。
連皇帝尚且不能避免在權斗中存活,底下的那些官員,就更是權力的犧牲品了。
身居高位,成了前任皇帝的心腹的,只怕會被千刀萬剮,凌遲處死,與其如此,倒不如先一步自己了結,也省的受苦了。
這讓周易暗暗在心底發誓,以后還是老實一點,盡量低調做人,別有事沒事給自己攬個位置,譬如那種實力很強大的宗門的長老之類的...
只有地位越小,越不被人注意的身份,才能避免很多麻煩。
吩咐獄卒將幾人拉出去厚葬,周易方才來到馬國成和田文鏡這兩位老上司的牢房。
兩人在天牢里不知道送走了多少人,如今自己也被別人送進來了。
周易剛剛來到,就聽到馬國成又在開口罵人。
“田文鏡,我曹尼瑪!你特么的一個落了榜的秀才,你神氣什么啊你?你要是有能耐,何至于也被關進來?你有本事也讓皇帝給你免除一死??!”
周易吱呀一聲推開牢門,頗為無語的看著這兩個冤家。
“牢丞、牢頭,你們兩個少說兩句吧?!?
馬國成啐了一口。
“這文酸秀才,不罵他兩句,他行市倒見長了,還在這跟我尿性?!?
田文鏡懶得搭理他,周易從懷中給兩個十幾年的老上司掏出兩個大肉包。
“兩位早上還沒吃飯吧?趁熱吃點,先墊吧墊吧。”
“我不吃,我沒胃口?!?
“他不吃我吃,指不定這就是最后一頓飯了?!?
馬國成一把奪過去啃了起來。
田文鏡則是開口道:
“周易,謝謝你?!?
“不客氣?!?
“你還是盡量少和我們摻和,我們身份比較敏感,眼下這個風口,萬一被有心人盯上,你怕是吃不了兜著走?!?
周易聳聳肩。
“無妨,新來的典獄長是文三,有他在,沒人動我?!?
馬國成的嘴陡然一停,手里的包子似乎都不香了。
“誰?文三?我沒聽錯吧,他小子當了典獄長?”
周易點點頭,馬國成沉默許久,長嘆一聲。
“早知道,我當年也跟著一塊上北莽了。”
田文鏡長嘆一聲。
“這都是命,誰也無法預料明天會怎么樣?一步錯,便是萬劫不復的深淵,不幸的是,你我二人已經跌入深淵。
周易,我和老馬的妻兒老小都被發配充軍,還望你能幫我們走走關系,打點一番。我在東風錢莊寄存了一千兩銀子,你去取出來,一半留作你的辛苦費,一半用來幫他們打點。”
馬國成動了動嘴唇,想說什么卻又沒說出來,只是輕輕道了聲。
“謝了。”
周易只淡然一笑。
“放心吧,我心中有數?!?
是夜,天牢又一次被劍光轟炸,囚犯死傷未知,失蹤未知。
有獄卒說看到有人逃跑,身影酷似馬、田二人,結果中午吃飯喝口涼水不慎噎死,事后也就沒人再繼續談這件事。
...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又是幾年過去。
李青云重新奪回皇位,沒過一年便一命嗚呼,有人說是被百姓咒死的,也有人說是被那五十萬大軍的怨魂索命...
李青云之后,繼位的是他兒子,號稱成帝!
初繼位時,大乾周邊各國便騷動不止,數路大軍長驅直入,直逼大乾京門,似乎是企圖將這個滿是瘡痍,搖搖欲墜的皇朝一口吞并。
也不知是不是天命不該絕大乾,某一日,天降數道神光,大乾皇室竟莫名間東山再起,以雷霆之勢,掃平了各國數路大軍,并反攻直至各國京都,打的各國抬不起頭來,差點兒亡國滅種。
史官將這一場戰爭稱之為‘成帝犁庭’!
此戰之后,成帝的威望在國內空前盛況。
成帝四年,推出全民修武的口號。
由國家在各地開辦武學堂,傳授武藝,所有窮苦人家的孩子都能一同參與,整個國家目前都以修行為主。
只有修行者才能考取功名,儒家學說似乎已經被徹底摒棄。
除此之外,煉丹、符箓、煉器...等各種各樣的職業,也如雨后春筍般的鉆出來。
整個世界,已經在悄無聲息中,逐漸變了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