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步聲剛落,書房門口隨即傳來了袁厚的求見聲:“父親,厚有要事稟報。”
袁紹輕輕放下手中的茶杯,轉(zhuǎn)頭望向書房門口,眉頭不自覺地微微蹙起。
坐在對面的袁赦,神色沉穩(wěn),低聲吩咐道:“進來。”
袁厚聞聲,急忙推開門,快步走進書房。他行至袁赦面前,躬身行禮,隨后將一封密封的信件呈到了袁赦的眼前,語氣中帶著幾分緊迫:“這是剛剛從宮里傳來的消息。”
袁赦接過信件,手指輕輕摩挲著信封,抬頭看了一眼袁厚,眼中閃過一絲詢問之色。
袁厚見狀,連忙解釋道:“父親,這消息是宮里的一位親信特意傳出來的,說是關(guān)于……”說著,袁厚不自覺地扭頭看了一眼袁紹,聲音微微一頓,“關(guān)于本初兄的事情。”
袁紹聽聞此言,眉頭輕輕一挑。
他看向袁厚,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似乎在示意袁厚無需顧慮,直言無妨。
事實上,當昨日曹操大搖大擺地走入他的府中時,他就預料到了會有事情發(fā)生。
只是他沒想到,對方竟然出手如此之快。
這也側(cè)面說明,對方很重視這件事,他們...有些著急了。
想到這里,袁紹表現(xiàn)得更顯平靜了。
袁赦用余光輕輕瞥了一眼袁紹,眼神中帶著幾分深意。隨后,他緩緩拆開信封,取出了里面的信件。
他瞇起眼睛,仔細地看過信件的內(nèi)容后,將信件遞給了袁紹。
袁紹接過信件,目光迅速掃過信紙上的文字。
果然,里面的內(nèi)容和他的猜測不盡相同:
今日朝堂之上,中常侍趙忠向陛下舉薦袁紹,贊其品德高尚,才華橫溢,建議朝廷辟召,委以重任,陛下聽后,似乎頗有動容......
袁紹看罷,又將信件傳閱給身后的袁厚,隨后輕輕搖了搖頭,長舒了一口氣,“我袁紹何德何能,竟能得到中常侍趙忠的如此舉薦,真是受寵若驚。”
“恭喜兄長。”袁厚面露喜色,向袁紹拱手道,“兄長在朝中聲望日隆,實乃我袁家之幸。”
袁紹擺了擺手,苦笑道,“趙忠此舉可算是把我推到了風口浪尖。”
袁赦不經(jīng)意間瞥了一眼袁紹。
“兄長此言何意?”袁厚略微驚訝地問道。
袁紹并未搭話,而是默默地看著面前的袁赦。
袁赦略一沉吟,揮手示意袁厚退下。
待書房再次只剩下他們二人時,袁赦終于開口問道:“曹家那小子昨日是不是找過你了?”
袁紹心中暗自贊嘆。
不愧是縱橫宮內(nèi)多年的老江湖,他敢肯定,在此之前袁赦對此事一無所知。
關(guān)注他府上動向的人雖多,但這些人中絕對不包括已經(jīng)頤養(yǎng)天年的自家人袁赦。
然而,袁赦僅憑一個細微的舉動,結(jié)合最近雒陽發(fā)生的事情,便已大致猜出了事情的原貌。
袁紹點了點頭,神色凝重地回應道:“叔父明鑒,曹孟德昨日確實來訪。”
至于兩人交談的內(nèi)容,袁紹并未提及,在座兩人心知肚明。
袁赦并未順著袁紹的話繼續(xù)深入,而是話鋒一轉(zhuǎn),感嘆道:“趙忠可不是一個易于相處的人啊。”
袁紹點了點頭,附和著說道:“趙忠此人,目光短淺,喜怒無常,貪得無厭。與他打交道,必須時刻小心謹慎。”
這并非刻板印象,在此前半年的時間里,袁紹已經(jīng)通過袁赦暗地里和張讓、趙忠打過幾次交道了。
“哦,所以你的打算是?”袁赦聞言,目光微閃,詢問道。
“拒絕朝廷的征辟。”袁紹果斷地說道,“趙忠此舉,無非是在敲打和拉攏我,讓我拒絕曹操的請求。”
“趙忠這個人睚眥必報,如果你拒絕了他的好意,恐怕日后會有不少的麻煩。”袁赦“善意”的提醒道。
“那就讓他試試,我袁家兒郎可不是任人擺布的。”袁紹大氣凌然地回答道,“自高祖(袁安)以來,我們袁家就沒有低頭的先例,這個怎能到我這一代斷送?”
誠然,整個袁家的發(fā)展史都是從“不畏強權(quán)”起家的。
想當年,袁安僅是一介縣令,卻恰逢楚王劉英勾結(jié)權(quán)貴,圖謀不軌。此事被揭發(fā)后,波及甚廣,以至于無人敢審,無人敢斷。
在這危急關(guān)頭,袁安臨危受命,被漢明帝提拔為楚郡太守,負責審理此案。
他光明磊落,不偏不倚,既未偏袒權(quán)貴,也未屈從于來自皇權(quán)的壓力,贏得了明帝及涉案世家、外戚的一致贊譽,從此聲名鵲起。
而后,明帝駕崩,幼主登基,國家動蕩不安,外戚竇氏趁機全面掌權(quán),囂張至極。
為了防止竇氏篡權(quán),袁安挺身而出,率領(lǐng)士族與竇氏直接抗衡,為漢和帝的成長和反殺竇氏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然而,漢和帝亦早逝,外戚鄧氏掌權(quán),有“女君”之稱的鄧綏試圖拉攏袁敞。
面對鄧氏的拉攏,袁敞秉承其父袁安的處事,剛正不阿,堅決防止鄧氏擅權(quán)。即使在被鄧氏免職之后,他仍堅守信念,以死明志。
至此,汝南袁氏正式贏得了天下的認可,其聲望與地位晉升至頂級士族的門閥之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豪門望族。
聽到袁紹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袁赦滿意地笑了,眼神中流露出贊許之色。然而,還未等他開口,只聽見袁紹又繼續(xù)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無辜。
“而且,這還不是因為有您和二位叔父的庇護嘛。”袁紹眨著眼睛,目光灼灼地看著袁赦。
看著袁紹的表情,袁赦臉上笑容更甚,他撫掌大笑,“善。”
從袁紹剛進書房的那一刻起,他就在暗中一直觀察著袁紹的一舉一動。
他遇事沉穩(wěn),不驕不躁,深謀遠慮,慎重而不怯弱,果決而不莽撞。
無論是各個方面,袁紹都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不論外界對袁紹的評價如何,從袁紹的言行舉止中,他真切地看到了袁成的影子。
袁紹在某些方面的表現(xiàn),甚至超越了袁成,展現(xiàn)出了更為出色的能力和潛力。
而袁紹剛剛所說的最后一句話,更是為他心中的拼圖添上了至關(guān)重要的一塊。
即便出身于袁家這樣的顯赫門第,也需要學會借勢,懂得放下身段。
在宮中蹉跎不知多少歲月、一步一步爬到中常侍位置的袁赦深諳這點。
一味地自恃身份、剛愎自用,是無法有所成就的。
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從一個無賴最終戰(zhàn)勝項羽問鼎天下,正是因為他懂得這點。
雖然不知道袁紹在濮陽、汝南那幾年究竟經(jīng)歷了什么,使得他與離開雒陽前相比有了如此之大的變化,但隨著他重返雒陽,并在與其多次打交道之后,袁赦敢斷言,袁紹所達到的高度,即使不及袁基,也相差無幾。
說不定,整個汝南袁氏在下一代的手中,能夠達到更高的成就。
然而,袁赦心中也明白,自己恐怕無緣親眼見證那一天的到來了。
不過袁厚...
想到這里,袁赦緩緩抬頭,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袁紹,仿佛要從他的眼神中窺探出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他沉聲問道:“你的打算是什么?
此時,恰逢窗外驚雷轟鳴,震耳欲聾,更令人驚奇的是,原本還是一片晴朗的天空,此刻卻突然下起了雨,豆珠般的雨點傾盆而下,密集而有力。
一時之間,雨聲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