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后,集墨鎮。
天子和太子對于朱佑極而言,最大的不同就是出宮麻煩。
太子時候,他想出宮就出宮,大臣雖然勸過幾次,也和成化帝告過狀,但久而久之,也都習慣了。
可成了皇帝還想隨心所欲出宮?
那是做夢!
皇帝是社稷穩定的根本,儒家大臣最怕的還是社稷不穩,天下動蕩,因為一旦動蕩,就意味著他們頭上的烏紗帽,可能會出問題。
比如太宗靖難。
建文朝的大臣諸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之流,因為和朱允炆關系親近,故而朱允炆登基后,立即得到重用。
可太宗皇帝靖難成功,他們這些鼓動皇帝削藩的大臣,一個個自然大難臨頭。
而朝中別的大臣呢?
他們面臨艱難抉擇。
是做逆賊的臣子,還是恪守心中的正義,怒斥篡逆賊子,最不濟也該掛冠而去吧?
現在對朱佑極來說也是一樣。
朱佑極是太子的時候,就算在宮外遇刺掛了,憲宗皇帝的兒子還有好幾個,盡管朱佑極被譽為古往今來最聰慧的太子,但終究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難聽點的意思是你死了,換最年長的朱佑樘當太子唄,朱佑樘要是死了,還有朱佑杬,朱佑杬沒了還有朱祐棆……
可現在朱佑極是皇帝了,他沒有兒子。
身為皇帝的朱佑極要是掛了,可以兄終弟及是不假,但按照傳統觀念,從宗室中過繼一個來給朱佑極當兒子繼承皇位才更靠譜。
那么選哪個宗室?
屆時,朝中支持過繼和支持兄終弟及的肯定會吵翻天……
所以朱佑極還想如當太子時候那樣隨隨意意出宮,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偷溜出去,這很靠譜。
反正讓陶鴻瞎編個理由,大臣難道還敢搜宮?
于是朱佑極換了身侍衛服,大搖大擺的出了宮,到了集墨苑后換上一身儒衫,便去了糧油鋪子。
從成化帝病重,朱佑極已經好幾個月沒來集墨苑了。
不過集墨苑的所有消息還是會準時送到他手上,所以朱佑極知道于海濤現在被送去了集墨營,成為當初太子親軍的一員。
現在集墨營挺尷尬,他們是朱佑極還是太子時候,自流民中選拔而出的親軍護衛,隸屬于東宮。
可現在太子是皇帝,按理來說,他們應該被充入上四衛或者勇士營,但是皇帝似乎把他們忘了……
于海濤入營后才知道孟燁孟公子的來頭竟然那么大,竟然是整個集墨地區的大總管,就是什么都能管的那種。
不過孟大總管身邊那個白面書生,于海濤還不知道是當今皇帝罷了。
至于于姑娘,現在則在制衣坊做工,也算是穩定了下來。
朱佑極和孟燁到糧食鋪子的時候,正看見李秀蕓嘟囔著嘴,抱膝坐在門口臺階上面,氣呼呼的樣子。
“呦,這是誰得罪了李大姑娘,咋了,和誰生悶氣呢?”
不知咋滴,見到李丫頭,朱佑極就忍不住想調侃幾句。
孟燁咧嘴,你朱佑極都成皇帝了,咋還跟當太子時候一樣沒個正行。
李秀蕓眼睛斜了朱佑極一眼,沒好氣道:“關你什么事!”
朱佑極嘿嘿道:“最近嘴里沒味,想著李姑娘那日做的幾道菜別有一番滋味,這不,我和孟兄來蹭飯了唄。”
“沒空。”
朱佑極跟孟燁兩人好不尷尬。
“朱兄看。”孟燁指了指店里。
店內,滿面滄桑的老李頭正陪著一名婦人說話。
那婦人滿身都是肥肉,跟座肉山似的,頭上還簪了朵紅花,此時正笑容滿面的絮叨著什么。
“那女人莫不是媒婆,這是來向你爹提親來著?好事啊,你都十八了吧,再不找個婆家,得成老姑娘咯。”
“你這人怎么這么煩!”李秀蕓橫眉冷對。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有啥好氣的。”
李秀蕓都想攆人了,不過看到玉樹臨風站在一邊的孟燁,終究還是把到嘴的‘滾’字,生生吞了回去。
“其實,你不想嫁,我倒是有辦法。”
李秀蕓眼睛一亮,旋即又暗淡了下去。
哪個少女不懷春,哪有女子不想自己能嫁上一位如意郎君的。
可店里這媒婆來說的媒是鄰村的凌家大兒子,就叫凌大郎。
這凌大郎小時候生過一場大病,自那以后就有點呆呆傻傻的,還口吃,以至于二十四五了也沒說上個媳婦,要是換在來京城前,這姚大郎注定要打一輩子的光棍。
可姚家一行逃難來到京城以后,也都被引來了集墨苑,姚家三個兒子,姚大盡管蠢笨,可當時玻璃作坊大量用工,于是姚大就進了作坊,干些不需要動腦子的粗活,每月也能拿一兩銀子的工錢。
姚二郎和他哥天壤之別,因為生的精壯,便被招進了集墨營,幾年下來,現在已是黑鐵五級的兵,每月餉銀二兩,去年成了親,是街西賣早點鋪子家的閨女。
那姚三郎才九歲,現在還在集墨苑里讀書,這可是讀書人,前途不可限量,自是無需多說,等歲數夠了,估計提親的能把門檻踏破。
總之,姚家算是否極泰來,這姚大郎雖然蠢,可現在姚家在集墨也算是相當不錯的人家,姚家老爹自然想張羅著給他找門親事。
這要是在他們原來鄉里,就憑現在姚家的家世、收入,愿意嫁給姚大的姑娘,肯定不在少數。
可這里畢竟是集墨,想找好的可不容易……
這倒不是說李家丫頭不是好姑娘,而是因為李姑娘已經十八了,在這時代,十八歲已經是老姑娘了。
李秀蕓性子直,脾氣不太好,這兩年也議過親,可最后都沒成,慢慢的也就被剩下。
歲數要是十四五歲,自然可以挑這個嫌那個,可歲數一大,那就只能被人挑,而且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挑。
李老爹也是個沒主見的,當初開糧油鋪子都是女兒鼓動半天才下的決心,這幾年也是因為閨女嫌這個嫌那個,才漸漸把終身大事給拉下。
可現在不能再由著閨女性子,過完年,閨女都十九了,再不找婆家,再拖下去,可能就真的嫁不出去了,于是李老爹自己找了媒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