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朱家皇帝都怕水
- 大明:穿越后宮,朱元璋傻眼了
- 沃柑小俠
- 2098字
- 2024-08-07 12:00:00
“出名的幾個將領(lǐng)就是孫傳庭跟秦良玉,這是我最為了解的兩位明軍將領(lǐng)。
前者棄筆從戎十幾年,為大明嘔心瀝血,可惜的是,他擊敗李自成好幾次,卻都沒有能徹底滅殺他。
反觀孫傳庭,手底下的兵力經(jīng)過多年的浴血奮戰(zhàn),早就損失殆盡。
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年輕人都投奔起義軍。
加上后方的崇禎對他總是起疑心,動不動就將其帶回京城關(guān)押起來。
碰到危險的時候,又將邊軍總督的位置委托給他。
在他跟李自成的最后一戰(zhàn)是發(fā)生在汝州,當時的李自成士氣旺盛,而孫傳庭的明軍早已疲憊不堪,又餓又渴。
他試圖讓朝廷撥款,可崇禎卻告訴他國庫空虛,無力撥款,讓他自己想辦法。
開戰(zhàn)前,他曾經(jīng)邀請陜西周邊的富豪鄉(xiāng)紳,請求他們支援大明展開了一次募餉宴會,可惜的是,這些人并不愿意出手相助。
最后他拿著僅有的糧食,向著京城方向吶喊道:‘陛下!大明社稷不保了!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就是糧食!就是源源不斷的兵力!,可我孫傳庭沒有錢,沒有糧,棄筆從戎十幾年!我孫傳庭到底為誰而戰(zhàn)!’
征戰(zhàn)過程,他發(fā)現(xiàn)明明有許多良田,可這些良田卻不能收稅,對此他憤怒無比。
明知道豪強劣紳強占軍田,該征的不能征,該殺的不能殺,原因就是因為這些良田全部都歸屬于皇室親王的名下。
“傳庭死而明亡矣”,這句話是后世《明史》當中的記載,足見其重要性。”
簡單說一下孫傳庭的事跡,朱元璋似乎已經(jīng)看到一名儒將站在戰(zhàn)火紛飛的背景當中,獨自一個人看著敵軍不斷襲來卻無能為力的畫面。
他很清楚,打仗,打的就是家底,打的就是后方的運輸能力。
一旦沒有資源能支撐前線,那么潰敗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正如孫傳庭說的一般,民心就是糧食,起義軍背后有鄉(xiāng)紳支持,而他孫傳庭背后的朝廷卻早已被蛀蟲蠶食得只剩下軀殼。
實力懸殊差距太大,這仗!該怎么打!
“除了孫傳庭之外,還有一名女將,她叫秦良玉四川忠州人,你們可別看她是女將,她在大明末期經(jīng)歷了三代皇帝。
并且是歷史上唯一能以軍功獲得侯爵的女將,她率領(lǐng)的‘白桿兵’甚至能跟岳家軍媲美。
在南方鎮(zhèn)壓了無數(shù)個強勢的起義軍,并且還帶著自己手下的人飛奔前線北方,將努爾哈赤打得不敢前進半步。
甚至努爾哈赤派遣自己最為看重的兒子多爾袞前往交鋒,也被秦良玉打得不敢冒頭。
奈何她不在,南方就會發(fā)生動亂,為此只好將秦良玉從北方調(diào)回南方。
可惜的是,她不在的時候,南方已經(jīng)被張獻忠占據(jù)了大部分地方,加上秦良玉已經(jīng)五十多歲,只能守著自己的家鄉(xiāng),避免被對方屠戮。
而張獻忠也忌憚秦良玉,不敢僭越太多,擔心對方帶著白桿兵突襲他的后方。
于是乎雙方就這樣對峙,直到滿清入關(guān)。”
“咱的大明,就這樣亡了?”
朱元璋眼眸失神,仍是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王朝就這樣被取代。
他很想要像一頭雄獅一樣發(fā)怒發(fā)威,可大明末年的民間實在是太悲慘了。
各地起義軍揭竿而起,對朝廷群起而攻之,明軍在前線抵抗,卻得不到后方的支援。
這樣的情形何其相似,不就是他當初當大帥抵抗元廷的時候嗎?
“后來呢,異族重新奪得中原,咱們的百姓,是不是就......”
朱元璋帶有不是很自信的語氣詢問道,楊晨卻是直截了當。
“不錯,后來自然是滿清最后完成了統(tǒng)一,明朝僥幸存在的南明政權(quán)也存在不久之后消失在歷史長河當中。
說起來也實在是惋惜無比,大明末年的運氣是一言難盡。
當時南方已經(jīng)引進紅薯玉米等等高產(chǎn)量的農(nóng)作物,卻還沒來得及遍布全國種植,大明就滅亡了。
若是沒有內(nèi)憂,若是沒有外患,再堅持一會會,挺過小冰河的極端氣候,說不定民間百姓就能吃放一口熱飯,也就不會造反。
大明也不至于會就此滅亡。
不過大明滅亡也是遲早的事。
畢竟朝廷這個運轉(zhuǎn)國家的機器已經(jīng)被蛀蟲入侵太深,除非誕生出一位英明的雄主圣君。
否則根本救不活,但朝廷上的人肯定不會讓老朱家出現(xiàn)這樣的皇帝,因為根據(jù)歷史記載。
大明皇室傳承過程,有好幾位都是因為溺亡亦或者被庸醫(yī)給治死了。”
聽著楊晨的嘆息,似乎知道了后人對大明的消失也是感到惋惜。
聽到后邊的時候,朱元璋蒼老的眼睛頓時精神起來,眼眸充斥騰騰殺氣凝視著楊晨:
“你剛才說什么?咱的后人皇帝居然有可能被害死!此話當真!”
沉悶聲音忽然在耳邊響起,楊晨這才發(fā)覺朱元璋整個人像是變了一樣,讓他不由得認真對待。
“咳咳...必須你先冷靜點,這些都是后世人的猜測,有人說大明王朝從中途開始,就陸陸續(xù)續(xù)有皇帝因為意外離世。
這些背后的真相實在是有些蹊蹺,陰謀論就此誕生,不過我先說好了,確實是有兩名皇帝是亡于溺水。”
得知此事的朱元璋腦海瘋狂運轉(zhuǎn)。
他是皇帝,自然是知道權(quán)力背后的交手會多么殘酷。
三國有人當街弒君,這徹底打開了君王能殺的閘口。
當面都能如此,這背后到底能施展出什么手段,那就無人能知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朱元璋很清楚人為了自己的欲望能骯臟到什么程度,連鬼神都不能直視人心!
“若是有人敢在這背后針對咱的子孫后人,那咱不介意提前送這些人去見閻羅!”
瞇縫著眼,朱元璋這個舉動就說明將來不久,大明恐怕會再次發(fā)生大規(guī)模死人事件。
“楊晨,剛才你說大明運氣不好,后面又是什么紅薯,又是什么玉米,又是什么小冰河?這些是何物?”
相比于朱元璋,朱標卻是能抓住另外的重點。
紅薯跟玉米他沒聽說過,但他聽到楊晨將兩者描述為高產(chǎn)量農(nóng)作物。
大明為什么會滅亡?不就是因為百姓吃不上飯嗎。
孫傳庭已經(jīng)說了,民心就是糧食,沒有糧食,王朝必然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