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三英戰呂布

各地諸侯接到曹操討伐董卓的檄文后,紛紛率兵前來與曹操會盟。當時,響應曹操的有十七鎮諸侯,包括渤海太守袁紹、南陽太守袁術、長沙太守孫堅、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謙、兗(yǎn)州刺史劉岱等人。袁紹字本初,是司徒袁逢的兒子,袁家世代都是朝廷高官,四世三公[1],聲名遠播,深受世人敬仰。當初,董卓要改立劉協為皇帝,袁紹大怒,與董卓鬧翻,憤而出走。為了籠絡人心,董卓讓他擔任了渤海太守。袁術字公路,是袁紹的胞弟,擔任南陽太守。孫堅字文臺,是孫武[2]的后代,平定黃巾軍叛亂和區星叛亂時立下戰功,被封為長沙太守。

各路諸侯到齊以后,推選袁紹為盟主,負責指揮諸路兵馬。孫堅自告奮勇擔任先鋒,率先向汜(sì)水關[3]殺去。董卓得到消息后,急忙派驍騎校尉華雄前去汜水關迎戰。孫堅與華雄交戰,初戰告捷,掌管糧草的袁術心生嫉妒,故意不給孫堅提供糧草。孫堅軍中缺糧,軍心不穩,被華雄打敗。袁紹得知孫堅戰敗,急忙召集眾諸侯商議對策。正在這時,華雄前來挑戰,袁紹連續派出數員猛將與華雄交鋒,都被華雄斬殺。眾人大驚失色,都不敢出戰。

當時,劉備跟隨公孫瓚前來會盟,因為皇室宗親的身份,被尊為最末一路諸侯。關羽見沒有人敢出戰華雄,便挺身而出請求出戰。袁術聽說關羽只是一名馬弓手,呵斥道:“諸侯面前,哪有馬弓手說話的資格?亂棍打出去!”曹操勸道:“此人儀表非凡,華雄怎能知道他只是馬弓手?”于是,親自斟酒為關羽壯行。關羽說道:“等斬了華雄再喝也不遲。”說罷,提刀上馬沖出陣去,只一刀就砍死了華雄,回來時那杯酒還冒著熱氣。眾人震驚不已,無不佩服關羽的勇武。

董卓得到華雄戰死的消息,大吃一驚,便不敢怠慢,決定親自迎戰,令呂布為先鋒率兵先行。呂布來到虎牢關列陣挑戰,河內名將方悅、上黨名將穆順、北海名將武安國等人接連出戰,都被呂布在幾個回合之內打敗。公孫瓚親自出戰,只幾個回合就敗逃回陣。呂布窮追不舍,眼見就要刺中公孫瓚的后心了,張飛猛地殺出來,叫道:“三姓家奴休要猖狂,燕人張飛在此!”說罷截住呂布廝殺,公孫瓚才得以活命。

張飛抖擻精神,挺矛躍馬與呂布大戰五十回合都不分勝負。關羽見張飛不能取勝,拍馬舞刀趕來助戰,與張飛一起夾擊呂布,呂布毫不畏懼,反而越戰越勇。又打了三十回合,仍然不分勝負。劉備擔心關羽、張飛被呂布傷害,抽出雙股劍趕來相助,三兄弟聯手圍攻呂布。劉、關、張三人圍著呂布,轉著圈地廝殺,各路諸侯、兩軍將士從來都沒有見過如此精彩的打斗,全都驚呆了,目不轉睛地看著,心中不住地喝彩。在劉、關、張的圍攻之下,呂布漸漸落了下風,朝著劉備虛晃一戟,然后調轉馬頭退走了。劉、關、張揮軍掩殺,一直追到虎牢關前。

得知呂布也打了敗仗,董卓驚得六神無主,急忙與李儒商議對策。李儒說道:“呂布被打敗,我軍士氣必然低落,再打必敗。不如將都城遷到長安[4],避開盟軍的攻勢。”董卓說道:“妙計。”便召集文武百官商議遷都之事。眾人議論紛紛,極力反對遷都,因為長安已經荒廢破敗了,不適合作為都城,而且遷都勞民傷財,會引發百姓的抱怨。但董卓主意已定,沒有人再敢阻止。

董卓派兵以反賊逆黨的罪名殺死了洛陽一帶的商賈富戶,霸占了他們的家產;又令部將李傕(jué)、郭汜率領大軍驅趕洛陽百姓搬遷到長安,數百萬百姓浩浩蕩蕩地向長安走去。走得慢的都被殺死在路上,一時間哭聲震天,怨聲載道。臨走之時,董卓派人挖掘洛陽一帶的皇家陵墓,搜刮其中的財寶。最后,還命人燒毀了洛陽城,不論是民宅還是宮廟無一幸免,好端端的洛陽城變成了一片廢墟。

董卓離開洛陽之后,各路諸侯殺進虎牢關,進入洛陽。此時,曹操提議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董卓,但眾諸侯各懷鬼胎,不愿意繼續進兵。曹操大怒,罵道:“庸才飯桶!不配與我謀劃大事!”說罷,獨自率領本部軍馬連夜往長安追去。曹操剛剛追到滎(xíng)陽一帶,就中了滎陽太守徐榮的埋伏,受傷被俘。幸虧曹洪及時趕到,曹操才被救出,退回洛陽。

回到洛陽以后,曹操料定袁紹等諸侯不能成就大事,便去了揚州。公孫瓚見曹操退出會盟,認為諸侯之間會自相殘殺,便也回了北平。劉備也隨公孫瓚而去,依舊駐扎在平原縣。不出公孫瓚所料,后來果然發生了兗州太守劉岱吞并東郡太守喬瑁之事。袁紹見諸侯會盟成了一盤散沙,心灰意冷,也撤走了。聲勢浩大的十八鎮諸侯會盟共討董卓之戰,就這樣草草收場了。

袁紹回到河內以后,意欲占領冀州[5],便邀公孫瓚共同攻打冀州,約定事成之后平分冀州領地。冀州牧韓馥(fù)懦弱無能,得知公孫瓚要攻打冀州,主動將冀州讓給袁紹。公孫瓚派弟弟公孫越前來討要土地,卻被袁紹殺死。公孫瓚大怒,出兵討伐袁紹。兩軍對陣,公孫瓚親自出馬與袁紹部將文丑交戰,公孫瓚不是文丑的對手,落荒而逃,文丑窮追不舍。眼見公孫瓚命在旦夕,突然殺出一位少年將軍,他截住文丑與其廝殺,大戰六十回合,不分勝負。兩軍各自收兵。

這位少年將軍名叫趙云,字子龍,是常山真定人氏。趙云原本屬于袁紹統率,見袁紹不是個忠君愛民之人,便離開袁紹陣營,慕名投奔公孫瓚而來,正遇上公孫瓚被文丑追殺,便出手救了公孫瓚的性命。

第二天,兩軍再次交鋒,公孫瓚又被打敗,只得撤退。當時,趙云率領的是后軍,見袁軍先鋒鞠義沖殺過來,挺槍躍馬與鞠義交戰,幾個回合就殺了鞠義。隨后,趙云孤身殺入袁軍陣中,往來沖突,如入無人之境。袁軍大敗。后來,董卓以皇帝的名義發來詔書,令二人罷兵,袁紹、公孫瓚便退兵了。

袁術得知韓馥將冀州讓給了袁紹,便寫信給袁紹,索要幾千匹戰馬。袁紹與公孫瓚交戰不利,正在氣頭上,便拒絕了袁術的要求。袁術不甘心,又向荊州刺史劉表[6]借糧,也遭到拒絕,憤恨不已,便慫恿孫堅攻打劉表。孫堅看了袁術的信,說道:“劉表欺人太甚!不趁這個機會報仇,還要等到何年何月?”于是立即整頓兵馬,帶著長子孫策及部將程普、黃蓋、韓當等人向荊州出發。

原來,之前孫堅參與十八鎮諸侯會盟時,率兵進入洛陽,見皇宮里到處都是火災,便立即率兵滅火。半夜時分,軍士報告說有口井里透出彩色的光芒,孫堅令人下井打撈,撈上來一具女尸,其腰間掛著一個匣子,里面裝的竟是傳國玉璽[7]。程普對孫堅說道:“傳國玉璽在十常侍之亂時遺失了,現在竟然落到主公手里,主公定能成就帝王之業。請主公立即返回江東[8]謀劃大事。”

第二天,孫堅便借口生病,要返回江東。袁紹已經知道了孫堅得到傳國玉璽的事情,當場戳穿了孫堅的謊言。孫堅漲紅了臉,賭咒發誓說,如果私藏傳國玉璽就死在亂箭之下。與袁紹鬧翻之后,孫堅率兵回江東。袁紹不肯善罷甘休,寫信給劉表,令劉表攔截孫堅,奪下玉璽。劉表沒有細加考慮就貿然出兵,雖然打敗了孫堅,卻并沒有得到玉璽。不僅如此,還和孫堅結下深仇大恨。

孫堅與劉表交戰,接連獲勝,不僅打敗了劉表部將黃祖和蔡瑁,還將劉表圍困在襄陽城內。一天,孫堅軍營中的帥旗被狂風吹折了,韓當說道:“狂風吹折帥旗是兇兆,還是撤兵吧!”孫堅不聽,認為應該趁勢占領荊州,因此拒絕撤兵。

劉表被圍困在襄陽城中,只好派部將呂公突出重圍,向袁紹求救。為了防止孫堅的追擊,呂公率領五百名弓箭手殺出城,然后設下埋伏阻截追兵。孫堅得到呂公突圍的消息,親自率領三十多名隨從追來,結果中了埋伏,被亂箭射死。之后,呂公按照約定釋放連珠號炮[9],劉表聽見號炮響,率兵殺出城來。程普等人猝不及防,死傷無數。

孫堅被呂公殺死以后,江東軍沒有了主帥,兵無戰心,只好用俘虜的黃祖換回孫堅的尸首,之后便退兵了。后來,孫堅長子孫策將家人遷居到曲阿,自己則投靠到袁術門下,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注釋

[1]三公:古代的官職名稱,設置之初是實職,握有實權,后來成為名譽性的虛職。“三公”并不是由固定的職務組成,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說法,三國時期指太尉、司徒、司空。《三國演義》中說袁紹家族是“四世三公”,是說袁家世代都是朝廷高官,地位顯赫。

[2]孫武:春秋時期齊國人,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孫武是“兵家始祖”,被譽為“兵圣”,人稱“孫子”。他的著作《孫子兵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圣典”。

[3]汜水關:又稱虎牢關,洛陽八關之一。位于今河南省滎陽市市區西北部十六公里的汜水鎮境內。

[4]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地處關中平原中部,曾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西安與羅馬、開羅、雅典并稱為世界四大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

[5]冀州:東漢時期,全國劃分為十三州,分別是:幽州、冀州、并州、兗州、司州(司隸校尉部)、豫州、徐州、荊州、青州、揚州、涼州、益州、交州。其中冀州為富庶的大州之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可以提供充足的兵源與糧餉。

[6]劉表:東漢末年群雄之一,任荊州刺史。生性多疑,好坐談,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

[7]傳國玉璽:古代皇權的象征。傳國玉璽始于秦始皇。據說,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后,得到美玉和氏璧,便命人雕琢成傳國玉璽,又命丞相李斯在上面寫下“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作為秦朝的象征。秦滅亡后,傳國玉璽幾經流落,后來不知所終。

[8]江東:長江下游的南岸地區,也指三國時期吳國孫權統治下的全部地區。

[9]連珠號炮:能連續發射炮彈的信號火炮。號炮是古代打仗時用來傳遞信息的火炮,一般用于傳遞進攻的命令或表示即將發生某個事件。連珠號炮能夠傳遞的信息比一般的火炮更加豐富,發射炮彈的數量不同,所代表的信息也不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原县| 定远县| 轮台县| 大化| 察隅县| 大余县| 昌平区| 沛县| 淮南市| 班玛县| 醴陵市| 黄山市| 田林县| 汤原县| 温宿县| 屏南县| 美姑县| 盐山县| 新丰县| 会东县| 会东县| 贡觉县| 阳曲县| 扶沟县| 五原县| 施甸县| 泾阳县| 河北区| 武宣县| 溧水县| 香格里拉县| 保山市| 长沙县| 湖口县| 冀州市| 油尖旺区| 阿尔山市| 焦作市| 青浦区| 临夏县| 永嘉县|